体育教学中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2015-07-05 13:52:48周瑞芬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5年1期
关键词:运动负荷体育教学学生

周瑞芬

【摘 要】体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因此,安排适当的运动量,对增强学生的体魄有重要意义。如果运动负荷不够,密度小,则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同样,运动负荷和密度过大,就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只有正确合理的掌握运动量,才能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运动负荷;体育教学;学生

运动负荷,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中都是关键问题。在教学和锻炼中没有运动负荷,就不会有锻炼和教学效果,而如何运动负荷安排不当,就会导致运动损伤等不良后果,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负荷是对体育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评价体育教师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往往直接关系到一节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目的。这个问题必须引起广大体育教师的极大重视。那么体育教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负荷呢?

一、依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

在现代体育教育的领域里,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关键就在于有一定运动强度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学生的运动量。在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的把握应该在教案制定时就应该有个整体的预计。由于不同类型的课任务不同,安排运动负荷也不同,运动负荷应符合学生的身体发展和训练水平,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展、体质强弱等方面,同时要考虑课的内容、性质、活动范围、难易程度、练习强度以及与学生生理特点之间的关系。

二、依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安排

合理安排体育教学的运动负荷,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来安排,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要大、中、小负荷合理的交替。到课的结束部分,应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平静状态。

教师在备课中要周密地安排负荷,预计心率曲线,而且在上课的过程中还要仔细观察学生,通过学生的各个表情及完成动作的质量、动作的准确性、控制身体的能力、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等方面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合理。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研究,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可以通过改变联系的内容、重复次数,延长或缩短练习的时间、练习之间的间隔时间、练习的顺序和组合,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三、依据课堂的时间安排

在现在体育教学的课堂中,时间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关节。把握时间的制约在很大的程度上对教师是一个考验,往往使教师在安排练习内容和运动量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难度。小学教学课现在的上课时间是每节课40分钟。除去开始的准备活动、结束部分的时间,一节体育教学课的实际时间为25~30分钟,其实这段时间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课的基本部分,这还包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讲解动作技术要领所占的时间。如何安排课的内容和运动负荷,这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安排的内容多,我们的时间不够,学生难以完成,练习的效果一般;安排少了就達不到课前的要求,也达不到课前的预计。所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必须掌握好并合理的安排密度,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锻炼,达到课前预计的效果。

四、依据课堂中对运动负荷评价

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能根据上课时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运动负荷,所以我们必须要合理掌握学生运动负荷的评价。一般比较常用的评价学生运动负荷方法主要是询问法和观察法,这两种方法是通过评价对运动负荷刺激的自我感受和运动负荷给学生生理带来的外在表现。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往往会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经常询问学生练习后的“感觉”等;有的是根据学生课后的各种表现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如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学生的脸色、表情、流汗情况进行判断。

学生在课堂中承受了一定的运动负荷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运动效应,但并非只要施加了负荷就一定产生良好的效果,因此,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意义重大。实践中,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主要体现在根据运动任务、对象的水平、年龄阶段及规律这些方面做相应的构思,切忌盲目的加大负荷,运动负荷的大小是相对的,对于绝对值同等的运动负荷,其对不同人体的刺激反应程度是不同的,这是人体存在着个体差异及个体在不同时期承受负荷最大限度的能力具有变异性特点所决定。所以,体育作为学校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对增强体质、掌握与提高运动技术、技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锻炼只有达到合理的运动负荷,才能达到防病和健身的效果,但运动负荷超出一定上限就可能出现危险。所以教师在具体的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时,必须遵循有效性和安全性原则,一定要结合每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机动,科学调节,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

参考文献:

[1]《运动训练学》.人民体育出版社

[2]《体育与健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体育游戏》.人民体育出版社

[4]《体育周刊》

[5]《体育保健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运动负荷体育教学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浅析在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方法
学生写话
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与密度研究
体育选项课实施健身运动计划模式教学的实验研究
浅议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地安排
考试周刊(2016年75期)2016-10-12 21:23:42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