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

2015-07-05 11:01:34罗丽娟
南北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角色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罗丽娟

【摘    要】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方式提倡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文学性思维。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方面,教师多采用对话或者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本文中我将具体谈一谈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角色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097

在素质教育“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各阶段的学校教育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都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新型的教学方式配合着新型的学科内容使得整个学校教育状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尤其是高中阶段,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学校教育要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考试至上”的教学理念逐渐退出舞台,尊重差异、培养个性等新型的人才理念取而代之。因此,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更加平等、和谐,教师要多采用交流与互动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并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我看来,语文是一门感性思维占主导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多愁善感”、思维发散的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死板性强“大水漫灌型”的教学方式更加不适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会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印象,更会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建立。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从教学者转变为引导者,实现由教到导的教学角色的转变,从而建立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一、实现思想上的转变

过去几十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应试教育教学体制,而应试教育最主要的教学理念就是“一切为了考试,一切只看分数”,尤其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而且面临着高考这种淘汰制的人才选拔模式。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学校和教师就容易不自觉地就将教与学双方互动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师主导单方面进行知识灌输的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人为的压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能动性,导致学生成为知识接收的容器,只会死读书,读死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想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首要的任务就是转变思想观念。

(一)对学生有信心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存在一种错误的教学思想: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根本不可能自己学好知识。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课堂教学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教师想象的那么“无能”,高中生大部分已经进入成年人时期,生理和心理方面渐趋成熟,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处于巅峰时期。相对于注重方法教学的数学等客观性学科来说,语文这门学科主要是启发思维,激发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师的依附性反而不强,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记忆能力和思维发散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掌握绝大多数的知识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有信心,公平可观的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从而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立能力。

(二)思想上自我定位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我们要在思想上给予自己一个准确的课堂角色定位。尤其是在备课过程中,备课是实际是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的虚拟性演练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实现对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选择和安排,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条不紊。因此,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就要明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一切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因此备课过程中教师就要本着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进行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置,确定自己引导性、辅助性的教学位置。

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

教师与学生是保证教学环节完整性所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和操作者。现阶段,素质教学逐渐将学生放到教学环节的主导地位,教师则成为教学方法引导者和示范者。这不仅需要教师从思想方面做好准备,更要适应教学方法上的转变,根据班级的实际教学情况,创新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班级的课堂教学效率。

(一)学导式教学

学导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催生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主要通过引导式教学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高中阶段,语文知识主要是通过课文的方式进行呈现,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时间都会用在课文的阅读与分析上。而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共鸣活动,学生由于思维方式和个性的不同对于同样的文章产生情感共鸣的部分各不相同,对于同一种观点的认知度也迥异,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阅读方式、思維角度方面给予引导,让学生学会如何读,如何更有效的理解文章意思。

(二)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也可以称为交流式教学。语文是一门注重思维发散的学科,同一个问题思维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答案,无法确切的划分对与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产生非常多的疑问,并且需要教师给予准确的答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交流式的教学方法,在对话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在思维角度和思维方式上给予科学的指导,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师生关系的转变

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相处时间远远高于学生与家长的相处时间,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做好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基础性的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健康的相处模式。

(一)长辈式相处模式

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一种长辈的教学形象,将学生看作是家人来对待,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苛责但也不姑息,语重心长的进行教导和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对教师的敬重感。

(二)朋友式相处

对于高中生来说在智力与情感上都已经处于成熟状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用对待成年人的方式去和他们交流与沟通,尤其在课下阶段,教师可以暂且放下为人师长的严肃面孔,利用朋友式的相处方式去接近学生,了解学生,从生活中定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对症下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帮助学生最大限度的提高语文成绩,顺利通过高考这个升学门槛,更要教给学生具体的学习技巧,保证其在未来社会生活中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角色转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谈新课改后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未来英才(2016年18期)2017-01-05 11:36:28
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师角色的转变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未来英才(2016年2期)2016-12-26 20:22:21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0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