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融资风险与相关创新

2015-07-05 19:42徐俊杰
2015年27期
关键词:融资风险创新

徐俊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票据市场也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其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融资风险。本文就目前票据市场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票据市场的各种风险进行了界定,并进行理论的研究。另外,为了更好的应对融资风险,应该积极的进行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降低融资的风险,满足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票据市场;融资风险;创新

随着票据市场的飞速发展,票据融资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尤其对于商业银行和工商银行来说,票据贴现金额在逐年增长。但是,我国的票据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市场规模、中介机构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融资的过程中,必然会由于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引起债权人的风险。对票据融资的风险进行控制,是市场主体以及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内容,并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1.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现状

1.1 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主要特征

首先,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的初期是比较稳定的,也是外部积极推动的结果,在其发展的后期,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局面,这主要是由内部市场引发的。政府在1994年就颁布了《票据法》,这为票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保障,另外,政府通过对利率的调控,进一步引导票据市场的发展。但是,政府并没有关注票据的融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其规模的扩大。而企业开始逐渐追求票据融资,使其市场规模逐渐扩大。

其次,我国票据市场的发展的主导还是银行信用。票据融资的最初是以商业信用开始的,但我国的商业信用相对比较薄弱,政府为了规范其行为,推动银行开展票据贴现业务,逐渐使商业信用发展起来。在票据融资发展的后期,企业则开始主动利用票据进行融资。商业银行为了获取利润,也逐渐开展票据业务,这样就推动了票据市场的发展。

1.2 我国票据市场的现状的评价

在政府的引导,商业银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我国的票据市场的发展十分迅猛,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的很大的差距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票据市场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并且贴现的比例在不断的增加,贴现的增长率已经超过贷款的增长率。

第二,我国票据市场交易的品种在不断的增加,如商业本票、承兑汇票、短期债券等,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商业本票。在票据市场上不存在融资性票据,只具有交易性票据,在交易性票据中,银行的承兑汇票所占比例最大。

第三,我国票据市场上的中介机构包括两种模式,一种是工商银行全国性票据营业部,另一种就是商业银行设立的票据贴现窗口。这些机构调动了票据市场的交易规模。

第四,目前我国票据市场的基础建设比较滞后,没有统一的票据业务信息系统,这对票据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制。在进行票据的签发、承兑时,采用的都是实物券形式和手工操作,这使得我国交易的现代化程度较低。

2.我国票据市场发展中的融资风险

2.1 票据融资的信用风险

商业汇票主要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因此,对于债权人来说,承兑企业的信用直接决定了债权人的风险。而经过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具备了银行偿还的保证,它的风险就大大降低了。但对于银行来说,也面临了与债权人同等的信用风险。这说明,这两种汇票都是存在信用风险的,只是承受的主体不同。

另外,票据是可以用来流通的,在经过背书转让后,票据有了新的债权人,新的债权人在向承兑人收取票款的时候,还是要承担无法被偿还的风险。每一个后拥有票据的债权人称为后手,都有权利向前手追偿,所以说,票据转让后,并没有转移风险。而对于银行承兑汇票来说,银行要承担相应的信用風险。

2.2 票据融资的流动性风险

造成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票据的持有者没有及时的将其转手或卖出而导致的损失风险。票据的流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背书转让或者向商业银行贴现。对于企业来说,票据的流动性就是将其转让给其他企业,或是获得银行的贴现。而票据的流动性的强弱主要是由承兑人的信用决定的,承兑人的信用较高,票据的流动性也就很强。所以,对承兑人信用的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在判断其信用时,除了要了解它本身的信用状况,还要获取它的相关信息。

除了企业持有票据之外,商业银行也会持有票据。当商业银行进行了大量的贴现业务之后,就会拥有大量的票据。票据无法变现就会破坏其经营的稳定性。这使其不得不向金融机构或者中央银行再贴现。而货币市场的资金状况直接决定了票据能否实现转贴现。

2.3 票据融资的利率风险

票据的利率也会对其融资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票据的持有者在进行贴现的时候,就要承担贴现的利息损失,利率的变化同时也会影响融资成本的变化。所以,企业更多愿意进行现金业务,不愿意承担利息损失的风险,而进行票据交易。其次,在进行票据贴现业务时,银行要先收入利息,而后进行资本的核算。这样就很有可能造成银行融资成本的增加,进而出现亏损的可能。也就是说,银行也会面临融资的利率风险。

3.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的相关创新

3.1 制度创新

通过制度的创新能够促进融资市场的不断发展,使票据融资成为一项独立的货币信用行为。而随着票据融资功能的不断增强,风险也随之增长。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有效的实施对风险的控制,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形成良性的运作机制,保证票据市场的稳定发展。

通过对风险方式的分析,制度创新可以分为风险规避、风险抑制、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规避是一种预先的控制措施,对认识到的风险采取主动限制的方式,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风险转移与风险规避一样,也是一种预先的控制措施,在发生风险之前,将风险转移到其他的机构,这些机构承担风险的能力更强,或者说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更强。风险分散是一种不经常使用的制度,它不改变风险的总量,只是扩大了风险承担的主体。风险抑制制度是对风险的总量进行控制,它是在不损失效率的基础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它是一种积极的风险控制方式,比如背书制度、保证金制度等,可以有效的减少风险的发生。

3.2 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对传统的票据业务进行改进和整合,但是对票据的品种很难实现创新,主要是在传统的票据业务中寻求突破。另外,在进行创新时,主要是侧重于商业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在票据市场中所占的比例虽然比较小,但是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它为银行信用的介入提供了空间。

产品创新可以通过增强信用来降低融资的风险。通常情况下,在融资时,引入第三者,它比债务人的信用要高,当债务人违约时,可以代替它履行付款的业务。另外一种创新产品可以称为“信用-引致型”创新。这种产品主要是针对有融资需求但是没有达到银行的直接授信条件的企业。通过该方式,能够实现对信用风险的弱化,从而帮助企业获得银行的信用支持。为了更好的确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可以开展质押开票业务,另外,可以根据企业的业务特点,提出整套的融资方案,以降低融资的风险。

4.总结

针对目前票据市场的发展现状以及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可以采取相应的创新方式,使票据市场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内容,同时降低融资的风险,推动经济的发展。(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保军.浅议农商行票据融资业务风险防控[J].现代商业,2013,(21):64-65.

[2] 张宗益,古旻.我国票据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J].预测,2010,29(3):44-49.

[3] 张程,尹志锋.中期票据市场回顾及发行利率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0,(6):90-94.

猜你喜欢
融资风险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及防范研究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对策分析
市政 BT 项目投资人融资风险研究
企业并购融资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