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思维导图延伸 助力学生思维发展

2015-07-05 15:18:19于海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圆柱长方体导图

于海云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延伸,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所谓思维导图,就是用来组织与表征数学知识的工具,通常把相关概念放在一个区域中,接着用连线把相关的概念与命题连接到一起,从而让两个数学概念建立起关系.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造清晰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一、合理的预设,使思维导图更具针对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从而建立数学知识结构体系.但是,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教师拓展的内容难度过大,学生会感到很吃力,如果学生听不懂,教师讲解也会变得很困难.因此,教师要进行合理的预设,把握延伸的度.并且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设立拓展内容.学生的天赋不同,他们的思维能力也会有所差异,有些学生对于较难的问题听几遍就能听懂了,但是有的学生不能,教师要注意针对性,有些学生不懂的,教师在下节课可以再提一遍.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内容时,教师讲解到“比较分数与百分数有什么不同”的环节时,教师可以适当导图拓展,在比较一些简单的区别后,接着提升难度.教师同样可以向生活实际拓展,问问学生,百分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分数呢?结合生活实际,改变思维角度同样可以提升学生思维.数学应用到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学生探讨时,难度也会有所降低,能达到适度拓展的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联系很紧密,让学生爱上数学.

二、延伸知识面,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以教材为起点进行拓展,发散学生思维.教材上的内容通常是非常精但是简略,学生可能不能独自将教材参透,教师要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内容时,首先教导学生教材上的公式,让学生先接触公式,脑海中有个映像,有利于教师的进一步拓展.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圆柱与正方体之间有何相似点,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先量出圆柱底面的面积,接着切割圆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让学生画出拼接后的长方体的底面,计算出面积,比较圆的面积与长方体底面的面积.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推导方式.让学生自己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更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不仅仅讲解公式,而且讲解推导过程,可以拓展知识面,有助于学生提升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可以设立小组,将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拥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对于学习数学是非常有利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这一方面的教学.

三、适时延伸知识,培养学生思维延续性

思维导图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支持与帮助,通过思维导图教师能够更清晰地呈现知识的框架结构,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教学.教材上的内容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多的,因为一节课的时间并不多,教师在拓展的时候,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数学教学不只是教学课本上的内容以及拓展内容,还有其他数学文化,所以时间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涉及一些课外的知识,如公式证明人的历史故事等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内容,不单单停留在数学公式定理上,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由于课堂内容有限,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拓展延伸,了解数学家的一些相关知识或者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探索“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自己总结探索,接着小组内进行相关讨论,让课代表进行汇总,教师在课堂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又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时,就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东方明珠塔建筑中蘊含了“黄金分割点”,让学生了解到一些生活中的事物利用了数学中的哪些知识,提高学生认知度.

四、通过开放习题,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

数学问题的答案通常是唯一的.学生在解题后,如果答案错了那么就重新算,却不注重错在哪里,可以在哪里改进.因此,要设立一些开放性的习题,答案不唯一.开放性的习题相比那些答案唯一的题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热情.以小组为单位探讨自己想出的答案,接着借鉴别的同学想出的答案,看看自己为什么没想到这个答案.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调动思维,拓展延伸思维.开放性的习题,可以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文字题”内容时,让学生自己先随便报出4个数字,接着每个人再编一道题,在小组内进行解答,看看哪个组编的最多.编出的题目很多,学生解出的题目也有所不同,改变了以往教师出题教师改题的模式,优化教学结构.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出题中发展智力,在解题中掌握数学知识.又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立这样一道题:“同学们,如果你们家买了一套新房,要装修了,你们能不能把你们的新家装的漂亮的同时给你们爸爸妈妈节省钱呢?”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总之,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知识延伸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延伸知识面,还助力学生的数学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通过设计开放性的题目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思考,从而提升思维能力.这样,在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发散思维活动,进而提升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圆柱长方体导图
有几个长方体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圆柱的体积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