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主创业瓶颈及对策分析

2015-07-05 05:06:32李沁璘
2015年52期
关键词:自主创业职业指导就业

李沁璘

摘要:自主创业是大学生临近毕业找工作的一种选择,也是一艰难的选择,但这项选择具有深远的意义。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是利用本身所学到的的知识技术或者拥有的资金或者凭借技术入股、寻找合作伙伴等方式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国家虽然已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但自主创业是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冒险性的一项选择,是对创业者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考查,只有能够承担风险以及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失败的大学生才比较适合创业。本文解析了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形式以及相应的对策,旨在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给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作出一些引导。

关键词:职业指导;自主创业;就业

创业是发展之基。创业越多的地方,经济生长就越快,经济社会发展也越快。创业是富民之本。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有效途径在于能够让剩余劳动力就业,而创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创业者本身可以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多种创业方式,发挥创业就业的倍增效应,给社会供应更多的就业岗位,以便缓解就业压力。创业是活力之源。创业能够极大地带动劳动者的就业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形成人人各挥所长、各司其职、和谐相处的充满生机活力的氛围。创业是崛起之路。通过创业能够转移农村里剩余的劳动力,保证了农村的生活水平,还可以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然而大学每年不断扩招,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也是有增无减,在社会供给的就业岗位没有相应增多的情况下,社会就业形势将会越来越严峻,社会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就业与市场的矛盾渐渐显现出来。而与急剧增加的就业需求相比,就业职位的供给能力却在不断的下降,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形式只会更加严峻,就业压力也更加巨大。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成果,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深刻感觉到高校教育提供的个人基本的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拓展已经不能让他们顺顺利利的找到一份好工作,工作经验的不足、所学专业的单一、面试经验相对较少、专业知识基础不够扎实这些问题使得求职之路越加艰难。但是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成为了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1]。

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重要性

(一)创业是就业的最高形式

当大学生走出青涩的校园而迈向复杂的社会大门的时候,首先面临的就是找工作养活自己的民生问题。虽然大部分大学生向往着能够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例如成为国家公务员或者企业的高级白领,但仅仅只有少数人能够得偿所愿。在坎坷的漫漫求职路上,最好的选择或许也是最艰难的选择莫过于进行创业,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信心。如果真能够创业,那么创业的人可以从事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行业,这就有利于利用社会资源,整合有利资源,实现自己人生价值,迈向成功的阶梯。

(二)创业可以极大的带动就业

大学生创业不仅能解决自己的溫饱问题,还能为社会供给更多的就业岗位,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2]。我国现在大学生参与创业人数少之又少,如果能调动300万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创业大军,那么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能基本得到改善。

(三)创业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各种待就业的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一类,他们的创业方向一般偏向于技术领域,所以大多数在第一、第二行业[3]。他们在技术上能得到母校专业的教师在技术上的支持和指导,而且他们创业时有志同道合的人组成的团队经营方法、理念、模式等进行革新,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同时创业能够增加财政税收,有力的拉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创业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

社会上有大量的待就业人员会给社会埋下不安定的定时炸弹,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有些许自命不凡,但又眼高手低,如果他们长期不能找到工作,最易产生心理上的扭曲,如果温饱问题解决有困难,更易走向犯罪的极端。如果人们的收入提高了,那么人们会更加自觉遵纪守法、讲究文明礼貌,社会争端相对就会减少,因此能够极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五)创业可以促进科技变成现实生产力

以前我国研究出的科技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成功率非常之低,许多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不能应用于生产实践,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果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他们必然会使科研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他们会将高校的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根据在生产实践中的反馈,又会不断促进科研成果的改善,这样二者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当前形势

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国家推出激励政策,当地政府部门为激励大学生创业建立了大学生的创业高新技术园区、创业相关教育培训中心等,部分高校建立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后台技术支持和指导[4]。然而尽管有政府和高校支持,但是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形势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自主创业参与者少

尽管国家和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但是大学生的参与度仍不是很高。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教育教会我们恪守本分,尽管当代大学生站在社会的顶潮浪尖,但是还有许多人头脑中的保守因子根深蒂固。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拒绝风险的思想,正因如此,公务员考试才让人如此热衷。虽然有国家小额贷款的支持但是创业失败的阴影还是会让大学生选择谨慎行事,不敢轻易尝试。

(二)自主创业多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

大学生在校内大多是用技术项目来参加创业大赛,而一旦毕业后,仅凭本身的一己之力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往往要面对很大的困难。没有人愿意投资这样规模小且风险极大的企业,正因为如此,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传统行业,其启动资金相对较少,容易开业,风险小到大学生可以承受,而且操作简单,例如餐厅、零售等,这样虽然可以节约成本但是成功率往往很低[5]。

(三)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

创业首先要有足够的启动资金,然而调查发现,资金是大多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大学生在寻求外部资金的合作比较困难,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开始创业,特别是毫无创业经验的大学生;投资者更不会无私的拿出自己的钱给他们创业,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是稳赔不赚的买卖。而父母也没有足量的资金支持他们的创业。

(四)对于创业行业的选择比较模糊

大多数大学生在选择创业的行业时选择和自己学习的专业相关的行业进行创业,这有好处也有坏处。选择和自己相关的行业自己至少有些熟悉感,甚至对这个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但社会发展是迅速的,或许今天选择的行业是热门,在明天就被淘汰了,而且既然你选择它进行创业,必然其他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这就会增加了很多同行的竞争压力。当然也有大学生只凭自己的兴趣或者“想发财”的想法,没有准备好就匆匆投身到某一个行业中,行动过于盲从,往往没有任何收获。而目前中国高校的教育中综合素质教育还相对不够完善,因此,如何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创业的资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对于多数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五)大学生自己缺少创业经验

实践证明,许多大学生在回顾本身的创业之路经常提到在应对困难没有做足够的准备成为创业失败的主要原因。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大部分大学生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凭借自己的直觉去创业,这样略显得盲目。同时,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仅限于仿效,没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新,对行业认识也比较肤浅,不够深刻。

(六)政府的鼓励措施存在局限性

虽然政府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很多激励政策,放宽了市场进入的门槛限制,在财政上给予扶持,在税收上提供优惠,在金融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提供培训和创业方面的补贴,社会保障优惠也做一些偏向,一方面也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也放开政策。但是,为了享有这些政策需要辦理的各项手续以及走流程是相当繁琐,很多大学生根本无力办理,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委托专业的机构进行打理,但这无疑会使得花费突然增多,对于初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方法

(一)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固有观念

首当其冲是要转变大学生保守的就业思想观念。许多家长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而大学生更加希望自己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所以他们大多数认为个体经营者比不上国家干部有面子,更宁愿去考工资低、相对稳定的公务员而不向高回报的创业这方面考虑。另外许多人虽然有创业的想法但歧视某些行业,在选择行业上体面的不多,甚至盲目的选择一个行业匆匆了事。所以,高校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心态,降低姿态,避免眼高手低,在行业选择上要一视同仁,只要是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或者项目,就要毫不犹豫的付诸行动。

(二)进行就业培训,提高综合技能

目前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擅长的技能单一,这很大程度限制了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所以要让大学生毕业后积极的参与到创业中,必须在学校的教育阶段就对积极他们开展创业和管理方面的培训,以及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以为他们后续创业夯实基础,他们在创业中也能够借助政府政策扶持的推力,提高创业的参与度和成功率。

(三)政府给予扶持,政策给予倾斜

大学生成功创业少不了政府从各方面给予的支持和鼓励,例如在经济、行政以及法律上给予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程度的偏向,在项目的申请上、工商税收上、银行贷款上、专家指导上都降低门槛,多行方便,促使大学生选择创业,缓解就业压力。

(四)组织相关活动,营造就业氛围

社会应该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引导舆论导向,让大家认识到创业的意义以及回报,社会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大学生创业才会有积极性。同时国家劳动就业部门应该组织开展各种创业教育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并给予帮助。

(五)示范带动就业,增强创业信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有社会上成功的创业者,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家帮助大学生创业,或者学校邀请创业成功的校友回母校进行讲座授课,用现实中创业成功的故事鼓励大学生选择创业,那么必然会调动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通过学校的牵手,创业成功的校友与有意向创业的大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对象,这样会极大的增强大学生创业的信心,提高成功率。

四、总结

政府和高校高度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创业工作,而目前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广大大学生毕业之后的比较好的一种选择。在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大学生在校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能力,不管是对于以后就业还是创业都是一大筹码。而社会则要大力营造有利大学生创业的就业环境,这样多方面努力才能推动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并提创业成功率,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储亚平,常敏.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8.

[2]徐欣然,孙玲玲,黄景章.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6).

[3]柏连阳.大学生创业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20).

[4]钱玺.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5]王英文,林秋萍.新形势下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31(10):72-74.

[6]刘利萍.提升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路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

[7]韩欣玮.基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及高校创业教育的政策支持问题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8]李明莉.大学生创业困境的探索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9]李娜.大学生创业问题调查研究[D].郑州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自主创业职业指导就业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做法探析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38:36
高职高专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优劣势分析
徐州市残疾人就业问题策略研究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43:51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25:02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13:25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7:56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