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搞好地理课堂教学,关键是要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激活地理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实现高效是体现素质教育宗旨,培养和造就跨世纪人才的关键性举措,也是实施高效课堂目标所在。本文结合作者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谈一谈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最重要的一笔,就是实现学生的主体性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 地理课堂 主体性 独立性 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39-02
目前我校正在着力学习山东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地理课堂当然也不例外,“优质和高效”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笔者认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的学习,懂得自主合作和探究。所谓“自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通过自主探究总结知识规律,解决部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主导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适时予以点拔和引导,起 “画龙点晴”的作用。“合作”是指基于学习组织的建设和学习活动的开展,不仅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帮助、相互影响、相互启迪、相互评价、相互检查,实现学习上的共享共赢,还指学生在个性和人格上的相互影响、相互弥补、相互制约及共同发展。通过合作能够大大增加学生表达的机会,交流的机会,思维碰撞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学习组织内部的交流合作,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所以高效课堂模式是非常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并进一步的推进,既然说高效课堂要想真正实现高效来源于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实现,那么在我们的地理课堂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呢?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笔者浅显认为主要有以下五点方法: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一种高昂和主动的情绪开始学习,可以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以图像、生动的描述、问题、游戏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授到“大气的热力状况”时可以反问学生如果没有大气我们地球上的日出和日落会是怎样的情景?为什么?讲到大陆漂移学说时,可以问南极洲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了什么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讲究方法,激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要因为一两次的回答错误而影响了学生的自尊心。为此,我在地理教学中坚持全面开展赏识教育,创造性地探索出了赏识晨会课、无批评日、优点卡等行之有效的活动。
二、诱导学生主动探究。
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是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机会,学生缺乏探究的兴趣。我们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必须诱导学生自觉学习,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标。在教学实际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例如,我上学期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每节课上课前每个人必须提出至少三到四个问题,然后进行交流,并适时的给予一些鼓励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效果比较良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在课堂上强调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动态化,创设情境真实化。
三、促进学生主动发挥主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诸如城市区位的选择、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为什么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而西部人口稀少等练习,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原理解决这些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再学”的欲望,从而达到着重培养学生主体能力的目的。我校现在采取的小组合作形式就是4-6人为一组。合作交流时,大家围绕预先下发的由备课组教师共同研制的地理导学案讨论,通过4-5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在小组内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及方法,还可以有机会分享他人的想法,在讨论辨析中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课堂气氛很活跃。
四、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够提高学习活动成效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教師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面向全体学生,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要“尊重个性、体现差异、激发活力、促进发展”,对不同学生提出适宜其发展的不同要求,为学生提供能够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与人交往的机会,注重个别指导,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
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内感知久远的地理年代和宏大的空间是非常困难的,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在自然与社会的情景和场景中扮演角色,观察树木、动物、土壤、山石等地理事物,感知经济、社会现象;读地图、辩方向、用罗盘定方向、制模型,感受地理事物的美感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关系,自己体验知识的真谛。
总之,地理课堂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接受”“适应”已有的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们具有改造和发展社会、实现自我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弘扬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自我激励,从而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这也是高效课堂所倡导的最终目的,使我们的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狂欢”并进而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李炳亭.高效课堂22条[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09.
[2]王跃.高效课堂101个细节[M].广东:广东高教出版社,2009.
[3]刘清法.高效课堂-五环节高效教学法[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
作者简介:
王明柱(1965-)男,江苏南京人,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普职融通教学管理和高中地理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