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和评卷的实践研究

2015-07-05 07:27:34龙思松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素质教育

龙思松

【摘要】根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有关精神,笔者在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探索中,进行了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和评卷的尝试,在尝试中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多种学习方式有机结合。不断的总结经验,调整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标  自主命题  自主评卷  发挥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35-02

一、前言

孔老夫子早就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学习在中国也曾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而今发现学生有或多或少的厌学情绪。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作业越来越多,迫于考试的重担、升学的激烈竞争,学生的作业单一化,为考试而做作业,为升学而考试。我们的教育成了名副其实的“应试教育”。在中国目前来说要改变高考考试制度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也意味着高考的选拔性功能还会一直延续下去。学习为“应试”这也较难改变,关键是我们如何使学生更快乐的更加积极的“应试”,如何在“应试“中渗透素质教育,如何让学生成绩提高的同时,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提升。

《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明确提出:学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地理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从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为主动课程的开发者,从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与学生成为新课程的合作者。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李政道教授说过:“学问,就是学习问问题。”《地理新课程标准解读(实验)》也指出:要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时候,长期以来都是教师出题,学生考试;学生考试,教师评卷和讲评。学生成了考试的工具,成了背诵标准答案的机器。“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类似这样的话在学生中流传甚广。可见学生对考试及分数的厌倦和反感,也折射出学生对教师出卷命题的不理解。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地理学习兴趣,更好掌握知识的重点及难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利用适当的时机,让学生参与地理命题和评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学生参与自主命题的策略及注意问题

学生参与命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往往习惯于被考,而不善于去出题。因此,在让学生命题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当引导,启发,组织,切不可放任自流。

⒈适时。笔者曾在高中三个年级都尝试过该方法,最后发现在高二进行得最顺利和成功。主要原因是高一学生对教材的重点难点比较难把握,另外,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上来,初中的以知识记忆为主的地理试题对学生影响较大,很多学生出题的时候将题目出成类似于知识竞赛的题目,如:行星中卫星最多的是___星?行星中___星最大?日地距離为___米?地震波有___波和___波之分?而高三学生学业繁重,面临高考,时间紧迫,所以出题时出现潦草,应付的现象。而高二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对教材有宏观把握,对难点重点把握较好,时间较充足,因此在该年级进行得最顺利。

从一个学期来说,教师要把握好命题的时间,一般在大考前一到两个星期效果最佳,因为学生此时正准备进入复习状态,让学生命题可以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以出题者的心态去复习,此时往往大脑清醒,思维活跃,无论是复习还是出题的质量都会比较高。

⒉适量。一次命题覆盖的内容要适当,太少了则会考得太细,太多了则让学生难以把握。一般情况下以一到两章为宜。另外,有些章节可重点突破,如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重难点内容较多,同时该节知识又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因此该节可单独作为命题的范围。笔者在学生学习完该节内容之后让学生命题,为了自己的成果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公认和表扬,学生们认真思考,突破难点,把握重点,不懂的就花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课本和资料。

适量还要求命题数量和次数不可太多,如果太多,学生会感到厌倦,或觉困难重重,应付了事,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命题宜精不宜多。

⒊适当引导。在学生自主命题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发挥好组织者和倡导者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主要是:⑴激发学生兴趣。考试是学生都不大喜欢的,一听到要命题也或许会有一些学生抵触,不喜欢,甚至讨厌。这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建立一些激励机制。如优秀命题可录取为班级地理题库,可在班里宣读,可在考试中引用,可在家长会中张贴在班里,在课堂上表扬和鼓励等等,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会将命题作为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的大好机会,有了参与的热情和行动。⑵面向全体,适当倾斜。在组织学生命题时应让全体学生参与,无论平时成绩好还是差都很有可能被选用或宣读,在选用时,可适当向一些学生倾斜,如成绩较差,平时较内向,自信不足的学生。这样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⒋形式多样:在选择命题方式时要结合新课程倡导的几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式,小组合作讨论式等等。

⑴自主式:主要体现在选题的自主性,如在学习完必修一后,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章内容作为命题范围,这一章的内容可以是自己掌握的较好的,但更鼓励学生选择知识点掌握得不是很好的章节,这样可以促使学生迎难而上,激励学生去把知识点弄懂弄透。自主式命题主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⑵小组合作式:小组合作有利于学生之间互补,如有的学生《行星地球》掌握较好,有的学生《地球上的大气》掌握得较好。进行合作式命题时,大家可以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同时又可以向小组成员学习自己掌握得不够好的部分。⑶全班轮值式:可以按照学生学号,或者按照合作小组编号轮流,在每次上课前由一位同学或一个合作小组提出问题考大家。这个问题可以是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重点知识,也可以是接下来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要联系到的知识点。这样的方式要求学生在课前要下足功夫,好好复习和预习,只有这样才能提出较好的问题。⑷开辟问题园地:在班级中开辟一个角落为地理题目的园地。将每次较好的命题贴在班里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欣赏和学习他人的作品,同时也可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地理知识。另外,可以采用每天更新方式,如第一天由一小组出题,第二天贴出答案,接下来第二小组出题,后面的出题小组出的题目不能和前面的一样,这样可促使学生留意每天出的题目

三、学生参与评卷的意义和策略

《走进高中新课程》指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营造一个开放、主动和受教育者真正参与学习设计的教育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一个学生的禀赋得到最为充分的发挥。

在传统教学中,评卷一向是教师特有的权利和任务,学生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评卷则是旨在改变学生的这种被动状况。它的意义在于:⑴借鉴学习他人精彩答案,达到互助互学的效果;⑵通过评卷,学生明白了每道题的评分细则及答题技巧,从而养成认真审题,答题规范的习惯;⑶通过评卷可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公平公正的做事态度。

在组织学生评卷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⒈讲清标准。

答题标准对于评卷非常重要。学生由于知识掌握的局限性,对答案标准无法准确把握。特别是人文地理综合题的答题标准,有时往往一字之差就差之千里了。如在让学生批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与中国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发展的共同区位因素”时,答案有一项是:“市场广阔”,有不少学生答成“接近市场”。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属于什么自然带?”答案应为:“温带荒漠带”有不少学生答成“温带沙漠带”。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评卷之前要预想到学生可能答到的错误答案,而且还要告诉学生错误答案错误的原因。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评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点,在以后的测试中避免自己出现同样的错误。

⒉注意适当引导

学生自主评卷的目的意义是让学生从评卷中了解每道题的评分细则,参考标准答案,欣赏别人的优秀答卷,这些对自己今后的答题起到借鉴作用。这样的目的和作用要在评卷之前告诉学生。改卷时要求学生要有求实的科学态度,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公平公正,不要隐瞒虚报,也不要压抑打击别人。

⒊形式多样:评卷时要注意形式多样,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评卷兴趣。形式主要有:

⑴自评:这种方式可以普遍用于课堂上,如对课堂小测或上节课的课后作业进行自评,注意评分时用不同于答题原色的笔。学生自评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对正确的标准的答案会记得更加牢固。自评之后教师宣布评分标准,学生为自己打分。再用不同于答题的笔将错误答案改正。在作业最后写上自己评分心得,如答错原因,今后努力方向等。最后教师将试卷上交,由教师有针对性地抽取部分学生的试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⑵互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互评可以让学生之间借鉴和欣赏彼此精彩答案,也可相互之间知道不足之处加以改正。起到互助互学的效果。可以是同桌之间互评也可是同个学习小组内组员互评,或不同学习小组之间的批改。批改之后,给对方写上评语,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丢分的原因等。与自评一样,教师有针对性地抽取部分学生的试卷了解情况。⑶众评:众评对于引导学生正确答题,规范答题起到很大的作用。如在一次测试之后,教师可将答题规范,优秀的试卷用多媒体投影的方式和同学们共同分析其优点,得分高的原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该种方法,对受表扬的学生起到很大的鼓励作用,使其更热爱地理,同时在以后的答题中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对于其他同学也起到模范和借鉴作用。众评也可拿一些得分较低,答题不规范的试卷进行分析,但要注意不要公布其姓名,这样也有助于这些学生不断改进自己。

⒋建立好激励机制

如果教师对學生的评卷成果不加以重视,会导致学生评卷热情减少,评卷质量降低。最后可能导致应付了事,流于形式。因此建立好激励机制和及时跟踪非常重要。教师对于自评和互评成果应加以关注,对于批改得认真,准确,到位的,评语和建议写得贴切,有建设性的应给以表扬,可用书面表扬的形式也可在班级中公开表扬;可以用投影的方式放映出来让学生欣赏,也可在班级中宣读;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评分制度,对于优秀者进行加分或者给予文字性的描述。

四、结束语

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和评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通过自主命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去努力钻研教材和其他资料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过程与方法方面,可促进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百折不挠地去钻研,不遗余力地去创造,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相互学习;从情感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认真命题和批改,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及公平公正的做事态度,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参考文献:

[1]走进高中新课程编写组.走进高中新课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走进新课程丛书编委会组织.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1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4

[4]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中学地理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02.9

猜你喜欢
新课标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40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4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8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