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若群
【摘 要】创新语文教学,要依纲据本,立足课堂,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扩展教育时空,延伸教学触角。我们应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教育效果。在教学就应注意抓住课题特点,文章结构特点,文体特点,课文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处理教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教学效益和过程的最优化。
【关键词】语文;创新;扩展;教育;引导
语文本身具有工具性、思想性、综合性、社会性、知识性,决定了语文教育是有外职能:知识教育、思想教育、审美教育、能力训练,所以创新语文教学,就要把师生从语文知识的微观教育中解脱出来,升华为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教育。
语文的创新教育要依纲据本,立足课堂,更要在课堂教学中扩展教育时空,延伸教学触角,向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创造出良好的语文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能在课堂外时时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自己的修养、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课本上的范文,虽是名家名作,或个人生活经验体会,或是人生总结,或是繁芜的社会生活,或是抒写壮丽山河,但对课堂学习毕竟也单一抽象,和小学生生活实际联系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将眼光投向广阔的社会,将书中间接生活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为人民服务》一课,在讲军队的宗旨时,我就引导学生回忆:“我们班哪些同学有这种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说为人们做好事的例子?”课堂短暂的沉寂,接着陆续有同学举手回答了。讲到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时,强调了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重大意义,也特别强调生活中为人们做好事也“重于泰山”的伟大意义。
在講解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我特意插入了武警官兵抗洪抢险事迹,介绍了李向群烈士,让学生在课堂也能了解到国事,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更为深层的意义。课堂作业中,以陕北工程机械学院学生张华跳进粪坑抢救掏粪工人而牺牲的例子写一篇讨论交流的日记,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向广阔社会生活。
生活中任何一种工作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外延,融入生命,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又可以为语文学习注入生机动力,从中受到启迪,萌发灵感,提高语文素质。
创新语文教学,不但要在内容上延展补充,更要对教法的更新,在现代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教育效果。正如叶老说过:“国文教材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着理解他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知识……”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就应注意抓住课题特点,文章结构特点,文体特点,课文类型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处理教材,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达到教学效益和过程的最优化。
例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从题目我们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于是我就要求学生阅读课,用一至二句话来回答“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分析学生的回答后问:“他怎样炸的?”接着又问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概括形容这一种壮举?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伟大的友谊》一课,我就利用文章结构特点直接从过渡句(课文第四自然段)入手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上半部分,弄清恩格斯生活上怎样帮助马克思的,第二课时再学习后半部分,体会他们在事业上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田忌赛马》是一篇记叙文,依据本文特点,我改变了课堂结构,先让学生学习事情结局,造成悬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阅读课言语,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学理解,不要把阅读课当成讲读课来教。阅读课教学重点应放在训练项目中的运用巩固上,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创新语文教学,就要扩展教育时空,在教学中不时地向学生注入新的内容,丰富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思想教育;就要革新教法,教学模式,使讲堂变成学堂,教师当导演,学生当主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素质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