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常春
【摘 要】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语文教材选文应强化人文性,高中语文选文时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即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教育应有机地体现在语文教材中。因此,新课改形势下,高中语文教材与过去相比选文加强了人文性篇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在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变成了急需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指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把“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贯彻到学校教育实践中,最终要落实到学生人格设计上来。教育要站在高处,以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意义为核心,延伸到知识、道德、审美各方面,“唤醒”人格,努力使学生“独立的人”趋向完美。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转变语文觀念,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渗透人文精神,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表现、培养和塑造个性的过程。新课改后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明白人文精神不能靠强行说教传给学生,人文精神传输重在熏陶、感染。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渗透人文精神呢?笔者以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浸透人文精神的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人文语文观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的性质明确规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时,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人文语文观,要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及目的、语文教材建设、语文教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重新建构基本价值体系,同时,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文修养,培养教师实施文化教育、陶冶人文精神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读懂至情至孝的《陈情表》;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至情至性的《项脊轩志》。改变语文教学观吧,把人文精神渗透于我们钟爱的语文课堂。
二、把握教材的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材较传统教材一个明显变化即是人文性加强,课本的编排体系更体现了对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更注重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必修设置的四个专题“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让学生一起体验青春的激情;尝试规划未来的人生,寻求获得教养的途径;回望家乡的山山水水,重温亘古不变的乡土情怀;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感受她的深长意味。面对这样一组文质兼美的文章,只要教师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人文情趣,那么,实施浸透人文精神的教学并不是无米之炊。如果教师不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那么,具有人文精神的教学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把握教材中文本的人文精神,是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第一步。语文教材并不缺少人文精神,关键是教师有没有善于发现人文所在的眼睛。
三、链接生活,感悟人文情怀
语文学习学的就是语言文学,而自然万物、生活实践的一切,是语文学习的“思维源”。语文课堂应该向自然、生活拓展,书本知识的学习应该与动手实践结合,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观察、发现、体验、积累和活化语文知识,提高应用语文能力。除了课堂,要让学生投身社会,在社会长河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听说读写,无不包容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等待学生去探究、训练。新的世纪,需要生动活泼的“大语文教育”。
四、实施人文评价
语文教学要实施人文的评价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第一是学生主体原则。语文课程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见解应持一种宽容的态度,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体验语文课的魅力。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要珍视学生的建设性和创新性的观点看法,以肯定和表扬为主。第二是言语激励原则。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受到激励的状态下其学习状态好,学习劲头足,学习成绩提高快。高中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课堂上教师的评价应多用褒扬、激励性言语,少用贬抑、批评性言语,多些鼓励期待,少些责备,将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第三是因材施“问”原则。语文课堂上提问学生时,可依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分别由不同知识基础水平的学生来回答,让优秀生、中层生和学困生均有在课堂上好好“表现”的机会,都有享受成功快乐的机会。
总之,充满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定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使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语文,在自己的人生大道上昂首阔步,为他们的人生打上最亮丽的充满人文精神的底色。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文教学观,让人文精神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渗透,体现对“人”的理解、宽容、尊重和爱护,才能使中学生的个体精神得到充分张扬,开创更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真正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在根本上体现高中语文教育的本质与理想。
参考文献:
[1]陆勤辉.立足语文课堂 关注人文精神.上海教育,2004年第15、16期
[2]丘葵花.创新评价制度 提高教学质量.福建教育,200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