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纪鹏
【摘 要】对我国近十五年内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发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研究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问题反思期,积极探索期,稳步发展期。回顾其发展历程,从发展现状及特点出发,认为未来将向着普遍化、全面化、专业化、科学化、,民族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发展特点;走向
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结果,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于20世紀80年代开始起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发展,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模式,但存在诸多的问题,与西方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研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总结,并探求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深化该领域研究做出积极的推动。
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
笔者通过对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数据库中的2000~2014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1.问题反思期(2000年~2003年)
自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并下发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后,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逐步展开。但实际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显而易见,概括起来主要有这几方面:①政策执行流于形式化;②具体实施个别化;③运用手段医学化;④开展途径课程化;⑤负责教师兼职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深入反思。
2.积极探索期(2004~2008年)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受到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在反思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后,对此方面的研究和探讨也逐步展开了。此时期的研究成果主要以教育模式探索,体系构建及课程建设为主,更加注重从实践角度出发,对深化该领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3.稳步发展期(2009~2014年)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历经了近三十年的发展,现已进入了全面稳步的发展阶段。国家从基层探索上升到有计划地推进,主导作用进一步加强,同时我国的研究与实践结合的也更加深化,各学科、措施、方法、手段的实际应用性研究层出不穷,以取得优秀教育成果的实例性研究为主导,此类研究较之前进行的探索式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之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发展提供了良好借鉴。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走向
近三十年来,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绩显著,国家和政府还有社会各界都在为之付出努力,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作为人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未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
1.普遍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别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由现在的少数实验学校逐步扩展到一般学校,由重点学校逐步扩展到普通学校,犹如星火燎原之势,得以全面实施,取得普遍发展。
2.全面化
在学校的开展中,将不仅限于针对个别有问题的学生,而是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教育。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筛重点、抓全面,并非等到学生心理出问题了再进行教育,而应当是从一开始就开展全面的教育,防患于未然。
3.专业化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在未来的工作中,教育者的专业化程度将有所提高,培训时间和频次将延长和增加,以保证执教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此项工作专业化发展方向有积极的意义。
4.科学化
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代化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例如信息技术的介入,计算机将会根据学生各方面的心理信息,来判断学生的心理状态,实时更新心理信息,及时反馈处理并提供有效的心理问题解决方式,使心理健康教育变得简单快捷,并可以掌控。
5.民族化
一直以来,我国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所使用的一系列理论、方法、手段等多数都是欧美国家的,缺乏与我国民族特点和民众心理的相结合,不适合我国学社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此,在未来,我国将立足于本国国情,从民族特点和我国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方法,来更好的指导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深入科学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回顾其发展历程,总结出发展现况与特点,科学并准确地把握其未来发展方向,这将为开创21世纪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吴明霞.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的理性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27-31
[2]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48-155
[3]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8):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