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庆华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后,学生开始学习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学生虽然对常见的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酸和碱化学性质知识理解掌握不够,仍不能真正理解酸和碱之间为什么发生了中和反应,而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又是历年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为了让学生理解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我从探究反应后酸碱指示剂的存在、比较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存在四个方面设计实验:
一、探究反应后酸碱指示剂的存在
在探究酸和碱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时,课本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当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证明所加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确发生了化学反应。但学生认为加稀盐酸后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也可能是滴加的稀盐酸与酚酞试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因此不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针对学生的疑问,我又设计了一个實验环节:取少许反应后滴在点滴板或玻璃片上,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证明反应后的溶液还存在酚酞试液,也强有力地证明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确发生了化学反应。
二、比较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的变化
氢氧化钠与盐酸或硫酸在发生中和反应时无明显现象,因此我们借助酸碱指示剂展示实验过程中溶液颜色的变化,从而分析得出实验过程中溶液酸碱性变化,证实酸和碱之间发生了反应。除了借助借助酸碱指示剂外,我们也可以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值,先测定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这时也不断测量溶液发现溶液的PH值,发现溶液的PH值不断减小,学生也可能认为溶液的PH值不断减小是由于加入稀盐酸相当于在不断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但后来溶液的PH值等于7甚至小于7,更说明了二者之间的确发生了化学反应。
三、测量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
酸和碱在发生中和反应时也放出了大量的热,根据这个原理我又设计了一组分组实验:
(1)用温度计分别测量反应前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2)将约20ml的稀盐酸和20ml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用玻璃棒搅拌测量后测量温度,并做好记录。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出现放热现象,证明二者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四、检验反应后溶液中氢氧化钠的存在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氯化镁等反应会生成沉淀,而盐酸或硫酸不具备这些化学性质,因此我又设计了一组学生分组实验:
(1)用两只试管分别取少许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分别滴加硫酸铜溶液,记录实验现象;
(2)在小烧杯里取约2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溶液呈红色;
(3)向烧杯里逐滴滴加稀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停止滴加稀硫酸;
(4)用一只试管分别取少许烧杯内的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氢氧化钠与反应会产生蓝色沉淀,当向混合后的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没有生成蓝色沉淀,证明混合的溶液中不存在氢氧化钠,从而证明二者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
通过以上四个分组实验使学生更进一步加深了酸和碱化学性质的理解,并为后面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打下了基础,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较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