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 刘爱琴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教学面临着重大的挑战。高中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高中数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结合笔者研究,分析了高中数学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高中数学中提升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学习习惯;创新能力;策略
高中数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还是提升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与措施。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育,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所以探讨如何利用高中数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高中数学创新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1.高中数学创新能力概念
所谓高中数学创新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数学思维的熏陶下,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科学、技术、数学实践等领域或活动中展现出有价值、新颖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或者数学发明等,并能够以数学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除了要学会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还应该借助数学使得自己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其中就包括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2.在高中数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高中时期正是学生最为辉煌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较为迅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正是因为如此,高中阶段的数学教育,理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所谓创新,正是将已经掌握的理论内容和知识进行再加工,通过反复的实践与思考,从而寻求突破,推动科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的数学,尤其是高中数学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其有意识的运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维,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
1.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众所周知,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与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性密不可分。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重点训练他们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性。一般来说,要想强化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可以借助提问的方式,或者利用兴趣教学法、数学游戏等方式,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教师还可以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问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回答问题。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教师的问题必须有针对性,且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的快速提问与回答的方式对于高中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是非常明显的。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一些贴近生活实际的趣味问题作为导入,比如在学习等比数列公式时,就设置了如下的问题:将0.1mm厚度的报纸对折100次,那么它的厚度将达到多少?学生对于最终答案会感到不可思议,此时笔者就抓住机会进一步讲解,学生就能聚精会神的听下去,积极思考并与笔者互动,从而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性。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没有兴趣学习数学,那么一起免谈。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笔者的经验就是课堂上充分利用“两心一美”。
(1)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理应将问题或者教学内容设置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得到创新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求知欲。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以便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提出质疑实现创新。比如设置该题:
数列{an},已知a1=1,an+1=an/1+an(n=1,2……),求出a2,a3,a4,a5,并猜想{an}的通项公式。
通过该题,学生可以在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由a1=1这一条件不断推出a2 a3 a4 a5,学生在推导的过程中感受递推思想,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样一来,学生必然对高中数学抱有兴趣,教学过程就能针对数学问题提出疑问,锻炼其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2)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每个孩子都有好胜心,高中階段学生表现的尤为明显。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创新兴趣。笔者一般在课堂上通过竞赛、演讲等形式,将学生的好胜心鼓动起来,从而推动其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中。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够找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关联的切合点,从而体验到一种竞争的喜悦与成功的乐趣,培养了他们创新的兴趣。
(3)有效利用数学的图形美。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展现数学的美学意境,比如说在学习几何时就可以借助几何图形的线条、形体甚至色彩等审美,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创造图形美的乐趣,激发创新的欲望。
3.转变教学思路,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要想通过数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转变教学思路,将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应用到高中数学教育中。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发动学生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引导组内学生互相合作,针对各种数学问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与讨论并发表意见与看法。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他们必然会团结一致,通过调查与总结,得到结论。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就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4.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创新机会,提升其实践动手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挥还与其实践动手能力有关。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与比赛,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5.设置个性化的数学作业
高中学生能力高低不一,传统作业一般很难兼顾到所有学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数学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设置个性化的数学作业,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笔者在教学中,曾经以人教版高中二年级第52页第八题为原题,引导学生自己编制作业。
原题:从一个正方体中,如下图所示那样截去四个三棱椎后,得到一个正三棱椎A-BCD,求它的体积为正方体体积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此为基础编制的题目为:求面ABD与面CBD所成的二面角,如下图。学生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创新能力,是高中数学的首要任务。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通过实践不断总结,将普通数学教育课堂转变成具有丰富创新素养的课堂,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其能力,从而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蒲振国.创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与使命——浅谈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21).
[2]唐赛娟.试论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