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新育
【摘 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之一。科学教材中有许多科学探究实验,就是要让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来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要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获得好的效果,就得遵循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教学组织;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根据实验教学的特点、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提出来的,反映了实验教学的规律,也是实验教学经验的总结。对制订实验计划、实验方法、实验教学的实践等具有指导作用,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实验遵循规范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是组织实验教学最基本的原则,这个原则要渗透到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培养学生实验的规范意识。从科学课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的内容和方法,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要领,规范科学地记录实验中的数据和现象等,教会学生边实验、边观察和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2)指导学生规范化的操作。很多实验和所用仪器的操作步骤都有规范化的要求,教师一定要讲清操作次序,指导学生一步步按规定操作。对于一些有难度的实验应由教师先做演示,要严谨、科学并且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提高对自身操作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养成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
(3)指导学生掌握实验的科学方法。实验前教师应指导学生要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仪器性能,预测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实验设计。在实验中,要引导学生养成细致观察、忠实记录、整理器材的习惯;使他们学会观察、记录、处理数据、推理分析等。鼓励和组织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究。实验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很有必要。
二、科学实验强调探究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像《简单电路》一课,探究的内容很简单:学生通过联接电路使小电珠发光,这一点,学生平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那么怎样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呢?比如可以通过改变实验器材来增加探究的难度:比如增加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器材,在实验器材中加入不通电的导线、没有电的电池、损坏的电珠、需要较高电压的电珠等。当学生在使用这些器材后会产生许多问题与发现:为什么有的电池不能用?为什么有的电珠用几节电池才能发光?联接时有一处中断小电珠就不能发光;可以使两个小电珠同时发光等等。增加的实验器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探究空间,加大了探究的难度,提高了本课科学探究的质量,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增长了他们科学探究能力。教材中像这样的能放手讓学生探究的题材是比较多的。
三、科学实验倡导学生主体性原则
现在的课堂教学理念一直倡导“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师要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意识,培养创造性个性品质和主动创新精神。比如《研究磁铁》这一课,课前可以对学生说:“这堂课我们来‘了解磁铁,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开动脑筋,发现磁铁的奥秘,看哪些同学发现得最多”。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甚至可以拿着磁铁离座位去碰碰门、窗、上的插销、暗锁,黑板周围的物体、自己的各种文具等。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做小结在‘了解磁铁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这个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索过程,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又使每个学生都达到本课的教学认知目标要求。这种实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只起了架桥铺路和引导启发的作用,学生自己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四、科学实验显现民主性原则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来说,最好的老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和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近会引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和爱好。我们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弊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氛围。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和认真对待学生中“与众不同”、 “别出心裁”等方面的疑问和猜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在学习中的创造力。
五、科学实验引导合作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课堂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组织科学实验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从具体操作方面讲,主要是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要确立实验小组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规范,保证小组合作活动正常开展。在科学实验课上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的方法。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其次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关系。第三是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教师应关注整个实验,包括知道谁已经发言了、谁还没有发言,要想办法限制那些发言时间过久的人,从而给其他同学留出发言时间。
六、科学实验讲究有序性原则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三维目标。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促使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比如为学生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促进有效探究,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
在小学科学实验课上还会出现一些课堂教学的纪律问题,从而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和作用。所以教师要很好地组织实验,尽量减少纪律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课教学效率。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实验规则,给学生分配任务,要求学生做必要的实验记录和书写简单的实验报告,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恰当运用暗示纠正,停顿吸引等教学策略。建立实验课的学生评价制度等等
七、科学实验考虑安全性原则
科学课的特点决定了学生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学习一直到课后的拓展探究,可能都有些动手、动脑的探究活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兴趣同时,首先就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安全和健康,要真正扮演好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时的安全问题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应当采用必要的策略加以控制,确保学生安全快乐健康地学习,教师要以谨慎的态度来认识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并且以恰当的方式处理,保障科学探究活动的安全性要未雨绸缪,洞悉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力求防患于未然。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长期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尽可能的避免不必要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科学实验具有德育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不仅是一种求知、求真的活动,还应该有科学精神的支撑,贯穿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渗透哲学精神,与学生人格培养融为一体的活动。因而构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教育学生在观察实验中珍爱生命、树立节约环保意识、增强持久探究和耐挫的意志品质、培养实事求是和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渗透,贯穿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当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
参考文献:
[1]李润.迎难而上 全力攻坚 再创“普实”新辉煌[J].云南教育(视界).2010年01期.
[2]张静.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分组实验[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