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苏牙勒图
【摘 要】高中地理新课标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作为目标列入新课程中”,使学生情感培养与教育得到重视。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地理教师在情感教育中应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组织好教学,课堂教学应饱含激情,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情感教育;教学效率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是创设富有生机课堂的必备因子。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情感的深层次交流是获得地理课堂教学成功的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藉此使学生主动、自发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那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建立融洽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以情激情
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学生能否参与教学过程,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在森严肃穆的氛围中,在教师的严厉呵责下,学生是不可能充分地表现他们的个性和灵气,不可能积极地参与教学、大胆幻想、勇于创新。反之,教师态度和蔼、亲切、不压抑、不专横,热爱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与积极性。
作为地理教师,我坚守着地理课堂中民主平等师生关系,重视教学相长,不断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把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尊重他们对地理的看法和观点。例如:在一次评讲测验卷课堂中,自己对某道题目讲评错误了而导致改错成绩分数,当时,我立即坦率地承认自己的失误,并解释道:“老师不是圣人,我也有许多缺点和不足,需要你们勇敢地指出和帮我改正。”采取开发、平等、诚实的态度与学生共同研究思考,克服学生缺乏自信或产生自卑的心理,使学生和教师的思想脉搏融为一体,学生的思维就会充分地得到调动,使学生在愉快而和谐、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中,激励思考、勇于创新、不怕露短与出错,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地去获得地理知识。
二、营造学习情绪,促进课堂教学效率
在《论语》中有这样的片段:子路问政。(孔子)子曰:“先之劳之。”请益。(孔子)曰:“无倦。”两个回合的问答可以发现都是子路主动提出的,而反观现在的课堂,学生的主动提问越来越少,总是教师在假设他们需要问什么,应该问什么,“请益”就更少了。因此“情”不仅要停留在情境上,更要激发学生的情绪,营造和谐积极的氛围。学习情绪是指学生对教学所产生的态度和体验,包括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的教学激情。积极的情绪往往能让学生认真听讲、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消极的情绪只会使课堂走下坡路,效率低下。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重点之一是在板块交界处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上课时学生大胆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时,在大洋西部形成的是岛弧,在大洋东部形成的是海岸山脉?这个问题使全班兴奋起来,却是教师备课“盲区”,虽以“理科班不作要求”而搪塞过去,但也看到了学生脸上失望泄气的表情,课堂情绪低落了许多。积极的情绪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正能量,但情绪又是不稳定的,这需要教师及时地关注和适时地调控,为随时可能相逢的精彩做准备,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使地理课堂更加充满智慧。
三、启迪心灵,激励内心志趣
“志趣”是志向与兴趣的结合,这是兴趣的最高境界,已达到十分稳定的程度。对学地理有志趣的学生而言,他们学习地理知识,就不是简单地停留在新鲜、有趣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层面上,而是与自己的远大理想联系起来。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明确的理想,就会影响智力水平的发展和智力活动的顺利进行。良好的志趣品质可以使学生摆脱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把注意、感知、思维等智力活动坚持下去,从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止于传道解惑,更要从地理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情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人格。不仅日常生产生活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而且如今面临的人口问题、气候变化、资源限制、荒漠化、空气污染等诸多问题,无一不包含很强的地理成分。通过地理教学,将环境意识、忧患意识、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扎根于学生的情感和心靈深处,形成远大志趣。激励内心志趣,使地理课堂更加有深度。
总之,地理教学的情感教育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既有共同性,又有独特性。高中地理教学中情感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有待我们每一位地理老师不懈地去作更深层次的探究。
参考文献:
[1]赵小月.探究情感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17期.
[2]高秀栋.高中地理情感教学刍议[J].学周刊C版,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