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村小学教育探微

2015-07-04 19:39李建刚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农村小学

李建刚

【摘 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足或滞后,尤其是小学教育阶段尤为突出。不断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意义深远而重大。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始终遵循三大原则,即博精统一、教学相长、智德育结合的原则。更新理念,育人重于育分,立足本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开财路,切实解决资金问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农村小学;策略应对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中的基础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材的重要阶段,它必将为一个人的一生发展和一个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断提升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意义深远而重大。

一、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基础教育质量进一步升华,进而,我国的学生质量和人口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这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现象,尤其是在农村小学教育方面,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育观念滞后。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的历史,但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和评价学生方式方法还不够健全和完善,还基本上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评价标准,以“分”论教师的教育成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手段和方法还大行其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正确评价导向。

(2)办学条件落后。近年来虽说农村的小学办学条件有所改善,但与城区学校相比,与教育发展的要求比,则差距较大。一些生源较好的学校,不仅缺少课桌,而且缺少教室。部分学校没有像样的生活用房、办公用房,文体设备陈旧,学生活动场所极其有限。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即使有一部分,但都没有合理的使用,甚至有些学校的供水、供电设施都十分老化。

二、小学教育的原则性思考

原则性问题是教育中的根本问题,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根据我国小学教育的性质、特点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始终遵循三大原則,即博精统一、教学相长、智德育结合的原则。

(1)博精统一原则。“博”与“精”二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在“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真正的“精”;反过来,只有通过“精”,才能丰富和充实“博”的内容。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必须始终贯彻博精统一原则。

(2)教学相长原则。教与学也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过程。教学相长是教学工作的必然效果。《礼记·学记》上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奖励学生、启发学生,鼓励学生通过适当方式提出批评建议。同时,教师也要主动深入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激发创造性。

(3)智德育结合原则。智育,就其内容来说,不仅是知识教育,更是智慧教育。智育应该使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增加创造知识的能力。德育从广义上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个性教育,是四者的内在统一。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对一个人的基础知识结构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教育中要把智育和德育结合起来。

三、小学教育的对策性思考

(1)更新理念,育人重于育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在实践中,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高举“人”的旗帜,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体现育人重于育分的观念,驱散应试教育的阴影,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立足本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鉴于以上教师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更要做到:一是引进招聘高素质高水平人员,要想方设法引入年富力强而具有时代精神的人才,逐步改变教师老年化的状况,使其年轻化、专业化;二是加大教师进修培训力度,做好业务尖子、学科带头人对其他教师的帮扶带工作;三是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能力。

(3)广开财路,切实解决资金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学校的扶持力度,在办学资金、设施设备、教师配置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起城区学校带农村中心校,中心校管村小学、强校帮弱校、弱校学强校的工作机制。

(4)开拓创新,改革教学方式。第一,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这要求我们全面理解教学质量的内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全过程。第二,坚持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教师既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又是师生关系的主导,教师要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坚持普遍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客观上要求普遍教育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课堂教学因为受学生人数、学时、教材体系、教学方法等限制,只能狭隘地满足一般学生的广泛性、普遍性要求,而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性需求,致使教学效果无法保证。为了把握好因材施教原则,就必须拓宽教育渠道,通过第二课堂,形成启发式教学和兴趣性学习,从而淋漓尽致地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克服和弥补缺陷,保障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农村小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