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玲
【摘 要】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而语文则从小学开始就是学习的重要科目,几乎贯穿整个学习生涯,并且语文的学习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审美感受、情感培养以及感性思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了朗读的基本涵义,进而分析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现状,并通过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为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朗读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审美感受
一、引言
小学阶段不仅是人身体发育的高峰期,也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教育改革一直秉承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的思想,旨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全的人格。朗读训练正是围绕这一理念而形成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性思维,然而,如何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依然是众多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需要研究和努力的方向,任重而道远。
二、朗读与朗读训练
朗,有大声的意思,朗读,顾名思义,便是大声的阅读,是将文字转化为声音的一种阅读方式。朗读训练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朗读训练的方法讲究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气连贯、富有情感。宋代朱熹曾言:“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便是对朗读训练最贴切的解释,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现状
1.小学语文课程特点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做出了这样的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是语言学习的学科,古人学习时看重读书,直到现在我们也常用“读书”来指代接受教育,因此语文学习的精髓便在于“读”字。课程特点便在于知识积累和应用,以及感性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由此可见语文除了让学生认识更多的字以外,还让学生学会词汇、句子、语气、情感等的使用和控制,这些都是需要通过阅读来训练的,在所有的阅读方式中,朗读是最重要的一种。
2.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的现状
(1)从教师来看。教师是教授过程中起引导的作用,在小学,学生的素质和基础几乎没有差异,因此教学效果主要还依赖教师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教学能力很强,却缺乏对朗读的训练,“听、说、读、写”学生只学会“听写”,变成“哑巴”教学,要求学生强背课文,忽略了诵读,这类呆板的教学方法看似学习效率高,实则效果很差,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课堂枯燥无趣,课后“背课”任务繁重,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其实语文是对母语的学习,应当轻松活跃一些,并注重实用性,培养人文情怀,重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这些都是朗读训练所能达到的效果。
(2)从学生来看。小学生多动好玩,但课堂上因为对教师权威的天然敬畏,会比较害羞被动,课堂上朗读课文时,一方面由于学生多动好玩的特点,难以静下心来好好感受文章的情感,另一方面又由于羞怯不敢在同学面前大声地朗读,影响朗读训练的教学效果。因而需要教师更多地引导和鼓励,让学生从小便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四、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可以从重点词句、情感把握、审美情趣、联想思维这几个方面着手。
1.重点词句和情感把握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字、词、句以及知识的积累过程,在朗读训练时也应当注意重点词句的学习和巩固,以课文《草原》为例,在文章中作者展现了独特的语言魅力,文字舒畅优美,在朗读训练时,抓住描写景色的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诵练习,例如“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一句,简练又充满色彩感的句子,描绘了草原的清新和明朗,应当反复朗诵体会其中的意味。文章中还含有许多带有关联词的句子,需要划出来让学生重点学习,并且试着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造句。
还是以《草原》为例,作者在文章中充分表达了对草原的喜爱和惊叹,文中多处有饱含作者情感的句子,例如“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一句,从中不仅能体会出草原的美丽与寂静,更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因此在朗诵训练时,学生需要有情感的朗诵,表现出愉悦的感觉,在情感上贴近作者。
2.审美情趣和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朗读训练的目的,以课文《春》为例,文章十分具有画面感,语言美,意境也美,因此在朗读之前引导学生情感的酝酿,尽量以舒缓又灵动的语调,营造春天活泼充满生机的氛围,从而深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热爱。
在朗读文章时,文章常常出现景象以外的描绘,比如声音、感觉、气味等,例如《春》中对花、风、雨的几段描写,都需要学生在朗读时能有丰富的联想,从而身临其境般感受到春天的斑斓,春天的甜美和春天的活力。朗读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通感,让学生在朗读时能想象出声音、气味、味道和触感。虽然小学生具有创造力,但是还是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启发,所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联想能力的提升。
朗读是从小学就开始训练的基本功,在语文的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汉语和阅读早在学龄之前就有接触,但是语文系统的学习是在小学,小学时培养起来的学习习惯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朗读有助于学生联系普通话,培养学生的自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阅读的语感,这些在以后的学习当中都是十分重要的素质。又因为小学生知识的有限,也缺乏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朗读来巩固新学的词汇和知识,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除此之外,较之默读,小学语文教学中更适合朗读训练,不仅因为朗读不容易走神,需要人集中精神,对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小学生来说也是较为合适的方法,而且也因为朗读的过程其实也是识记的过程,更符合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要求。
五、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习不单单是学习成绩的比拼,更多的是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不单单只是词汇、课文的机械记忆,更多需要激发并培养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是教师的重要挑战,如何选择适当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变得至关重要。朗读训练是在机械训练的表面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学生在朗读中获得共鸣,感受到文章之美,比教师生硬的传授有效果得多,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不足之處,如何加强朗读训练也有很多的研究,但是相信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日后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地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丁春玲.练出能力 读出精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能力训练[J].新课程研究,2012,08(158):145-146
[2]杜莉琴.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技巧和形式[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O,12(O9):37-39
[3]吴海洲.抓好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11,15(01):19-20
[4]卢秀珍.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加强朗读训练[J].教育科学.2013,11(0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