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神经性眩晕的治疗体会

2015-07-04 13:56:32韩威
家庭心理医生 2015年7期
关键词:眩晕利多卡因治疗

韩威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病的临床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眩晕病患者30例,针对临床资料分析眩晕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经利多卡因治疗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B组患者经纳洛酮治疗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4例,通过显效率与有效率对比,说明A组与对B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用利多卡因加纳洛酮治疗眩晕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结论通过分析病因及病症针对性用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良性阵性位置性眩晕是眩晕患者最常见的病因,明确病因,及时用药治疗,改善预后。

关键词眩晕;利多卡因;治疗

眩晕是一种主观性运动幻觉,常有旋转感或感觉摇摆、升降沉浮,倾倒等错觉,眼睛睁开时周围的景物便开始移动,因此它与晕厥症状明显不同。常伴有眼震、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等,一般情况下运动可使眩晕加重。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神经内科除外,还涉及到内科、耳鼻咽喉科疾病及骨科的疾病。随着对脑缺的基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技术的发展[1]。对后循环缺m(PCI)的临床和病因亦有了重要认识。2012年2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眩晕病患者30例,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并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眩晕病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l8~75岁,平均54岁。18—39岁以下13例,40—7O岁17例。患者临床表现符合下列标准:主要症状均以眩晕起病,眩晕呈反复阵发性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缓解,眩晕持续2—3d以上。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出冷汗,耳鸣、听力下降,眼花、黑朦,头痛,头、面、上肢麻木,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瞳孔异常等症状。将30例患者分成A/B两组,每组患者15例,分别采用利多卡因与纳洛酮进行治疗,分析疗效。

1.2方法A组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5l岁,按利多卡因2~3mg/kg加入1O%GS250ml中,1h内滴完,纳洛酮0.8mg加入NS100ml中,1h内滴完,每日1次,连用3d。B组15例,其中男7例,女8例,平均43.5岁,采用654一II10mg加入10GS250mi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3d。

1.3统计分析利用spss19.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对比分析显效率与有效率(%),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1.4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患者临床恶心、呕吐、麻木等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患者临床恶心、呕吐、眼花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3)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或症状有加剧恶化征象。

2结果A组患者经利多卡因治疗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B组患者经纳洛酮治疗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4例,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显效率加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A组与对B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3讨论眩晕病分为中枢性、周围性两类,鉴别主要依赖于一些伴随的症状(如耳聋、复视等)以及发作的特征与前后情况(如良性体位性眩晕)。患者可发生水平性或旋转性眼球震颤。但在脑干损害时症状趋向持续,垂直性眼球震颤仅在脑干损害后出现。

临床上根据病变的解剖部位将眩晕分为系统性眩晕和非系统性眩晕两大类。系统性眩晕又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系统性眩晕系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包括内耳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及核、内侧纵束、小脑、大脑的前庭中枢颞叶等。本组30例患者中系统性眩晕眩晕18例,非系统性眩晕12例。30例患者中BPPV20例(占全部患者66.7%)其次PCI10例(占全部患者33.3%%)。

本组患者中门诊以BPPV和神经症诊断居多,住院患者以PCI为主,住院患者可能与病情轻重有关。而大多数住院治疗的BPPV患者人院初步诊断均为VBI。其原因是一些传统的认识和诊断概念不清,以及未做Dix—Hallpike试验而误诊。本组患者年龄分析显示,18~39岁组以BPPV为主,可认为BPPV是本组眩晕的主要病:40—70岁组BPPV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为第一病,PCI增加较明显;70岁以上PCI已是主要病因。

对眩晕患者应常规行Dix—Hallpike试验以便迅速识别最常见病凶。对这些检查的临床局限性缺乏认识。未做Dix—Hallpike检查,把BPPV当做头颅CT/MRI检查所见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或颈椎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病变[2]。导致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医疗资源浪费。对PCI患者及时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分析和确定病因,积极改善这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目前利多卡因是临床上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麻醉,是较為普遍的麻醉药,起到麻醉作用的同时能够调整心律、控制室速、室颤有显著疗效,是临床不可或缺的药物。其治疗眩晕症疗效满意,其治疗机理与以下几个环节有关:(1)可以稳定细胞膜,挽救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细胞离子泵功能衰竭.阻滞钾离子外溢和钙离子内流所引起的再灌注水肿、缺氧;(2)能有效改善由脑血管和迷路血管引起的痉挛症状,改善脑组织、前庭和内耳的微循环,降低内耳淋巴压力,从而迅速消除眩晕症状。纳洛酮治疗眩晕症的主要动力学作用机理是抑制脑缺血以及缺氧后脑内啡肽浓度值得升高。纳洛酮通过抑制脑内啡肽升高,有效改善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缺血时的脑水肿,达到治疗眩晕的目的[3]。

通过本研究显示,A组患者经利多卡因治疗显效12例,有效2例,无效1例,B组患者经纳洛酮治疗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4例,统计学处理,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显效率加有效率比较P<0.05,说明A组与对B组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临床根据不同病因对症下药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更能探索药物的新用途,通过本组病例显示利多卡因药物的作用效果与机理对眩晕者有显著疗效。

参考文献

[1]关秀萍.国人晕症的病因及治疗综合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7):755~756.

[2]粟秀初.眩晕的临床诊断[J].中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5(5):292—297.

[3]储旭华,夏怀林,汪滨农,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自我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6,39(2):122~124

猜你喜欢
眩晕利多卡因治疗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54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头晕或眩晕患者TCD及颈动脉彩超检测分析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0:52:15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1:42:39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中医泽泻汤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