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及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04 08:12陈艳青
校园英语·下旬 2015年8期
关键词:生词语篇语境

【摘要】英语阅读作为语言知识学习的载体,是学习者获得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大多数英语教师仍然坚持采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重词汇,语法的讲解轻阅读策略和语篇整体的把握。本文旨在针对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利用话语分析理论来改善英语阅读进而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话语分析

一、话语分析介绍

话语分析这一概念开始逐渐为人们所熟悉是在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ellig Harris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iscourse analysis"的论文以后,紧接着一批研究者相继进入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性研究。那么究竟什么是话语分析?话语分析,从广义来讲,可被定义为是对基于交际的语言的研究或是对基于语言学的交际研究。更详细地来说,这一定义通常涵盖以下概念:运用语言,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在互动中生成意义的语言及不同情境和文化语境下的语言。话语分析涉及了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同时包括对口语和书面文本的研究。

大多数的话语分析是由语言学家来做的,但随着这一领域的不断发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学科,比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疗法等。所以说话语分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部分但并不是专属于它。既然话语分析是一个多学科的领域,不同学科对它的兴趣点自然不同,于是产生了话语分析的不同流派。根据研究重点的不同话语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一是英美学派,它的研究侧重点是语言本身及语言的使用,主要涉猎话语结构及类型,衔接与连贯理论,篇章语法,图示理论,体裁理论,会话分析,语用学等;二是以法国哲学家福柯理论为基础的学派,他们研究重点是通过话语分析所折射出的社会实践,社会事实以及相关问题,所以他们对话语秩序,意识形态,社会关系,社会联盟等有关社会实践和社会变革问题更感兴趣;三,批评话语学派,这一学派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受Halliday关于语言是社会符号的观点影响,主要关注社会问题。所以他们感兴趣的是语言的选择是怎样反映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权势关系,以及人们又是怎样利用语言来保持或消除社会结构的不平等。而本文主要是探讨话语分析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所以主要是基于第一种学派即英美学派的话语分析理论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二、传统的阅读教学及弊端

人们掌握一门语言主要靠大量的语言输入,唯有这样才可能有良好的语言输出。而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中国学生而言,阅读无疑是很好的途径。因为在没有丰富的语言环境的前提下,通过阅读,我们才能学到地道纯正的语言表达,进而才能说出甚至写出纯正的语言。于是阅读课质量的好坏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否有很大关系。然而,现阶段我国中学英语阅读课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阅读教学方法几乎没有创新,仍然受传统阅读-翻译法的影响,过分注重词汇和语法的讲解而忽略了语篇整体的解读。于是你会发现在绝大多数的阅读课堂中,教师花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生词短语以及复杂的句式却鲜少注重文章背景知识介绍和语篇整体的解读。久而久之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仅仅学到了些词汇语法同时却因为过分关注词汇而丢掉了语篇的理解。但是高考英语阅读要求的生词量是不超过3%,也就是说单词在中学英语阅读中并不是最大的障碍。

其次,针对阅读理解设置的练习题题型单一且缺乏对阅读策略的考察。大多数时候阅读理解的练习题都以客观选择题或者是非判断题为主,且这些客观题往往注重对细节的考察。于是大多数学生在做这样的题时只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却极少关注文章整体大意和结构。另一方面,这类题考察更多的是学生迅速查找信息的能力但缺乏对学生其他阅读策略的考察:如记忆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等。

最后,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过分参与。“阅读”顾名思义是学生通过与文章的交流进而达成对文章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辅助的作用,可以进行边缘性的参与。然而当下的阅读课仍旧是教师的主秀场,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被动地学习些生词短语而已。

于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经过十几年英语的学习,也许我们的单词量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我们在面对老外时仍旧说不出一口地道的英语,仍旧写不出一封得体的电邮。甚至读完一篇并没有太多生词的文章后还是不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为了克服这一弊病,在中学阅读教学中有必要引入语篇分析理论。

三、话语分析相关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如果说传统的阅读教学是由小见大,从词汇到语篇的话,那么话语分析则是自上而下,从整体到部分。它常常是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上去分析段落及句子。在理解一些长句复杂句式时,通常是把他们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分析而并非是从语法角度,以便让学生从语言所表达的交际功能方面去掌握语言进而培养他们语篇构建的能力。

1.衔接理论。随着Halliday&Hasan《英语中的衔接》一书的出版,“衔接”这一术语开始被人们广泛使用。在Halliday和Hasan看来,句子之间的衔接与连贯是决定其能否组成语篇的主要因素。Hoey认为衔接是将两句话连接起来的手段和方式。然而在我看来,衔接不仅仅局限于句子间,还可以是词或短语之间甚至是段落间。于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语篇衔接手段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常用的5种类型的衔接手段有指示,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词汇衔接关系如下义关系、局部整体关系、组合搭配关系进而理解句子间及段落间的关系。还可以利用如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和时间关系的连接词去分析句子进而理解全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老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衔接手段。

2.语境理论。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并受到语境的制约。小到一个单词大到一篇文章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会有意义。因此在分析文章之前必须要知道它所处的语境。这里的语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背景知识,它主要涉及时间、地点、人物等。语境通常又被分为:文化语境,语言语境和情境语境。文化语境是一篇文章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宗教等因素;情景语境是文章产生时的社会背景,作者及文章中相关人物的社会背景等;语言语境则是文章内部环境。在我看来文化语境了解的多少对于一篇文章的理解至关重要,这也解释了读完一篇生词量极少的文章还是不能理解其意思的原因。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这三类语境进行语篇分析,这样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图示理论。“图示”一词最早出现在康德的著作中,后来的心理学对图示理论给与了高度重视,但最终是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Rumelhart把它发展为一种系统完整的理论。图式就是存在于人头脑或记忆中的知识单元和认知结构,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大量个别事例的抽象。每個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于是当人进入一个熟悉的环境,就可能根据记忆中原有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思维或行动反应。此外,这些图式会按内容分门别类形成一个图示网。于是当眼睛看到一些本身没有意义的语言片段后会短时间刺激到大脑并激活大脑中储存的相关图示进而形成对语言的理解并完成阅读理解。图示通常分为语言图示,内容图示和形式图示。语言图示是读者对构成文章的语言的掌握程度;内容图示是读者对文章主题和体裁的了解程度;形式图示指的是对所要阅读材料的类型,结构,题材和布局方面的研究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语言图示:如谐音记单词和联想记忆法;优化学生的内容图示:如可以在课堂上先向学生介绍文章发生的时间背景,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帮助学生掌握所学文章的形式图示:向学生分析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结构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文章大意。

四、结论

无论是从新课程标准对英语阅读技能的要求,还是从近几年的中、高考英语命题方向来看,对语篇、语境、及阅读策略的考察已然成为阅读的走向。所以要想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有必要引入话语分析。

参考文献:

[1]George Yule.The Study of Langua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2]Trappes-Lomax,Huge.Discourse Analysis.The Handbook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4.

[3]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介绍:陈艳青,女,1990.11.29,山西忻州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2014级,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英语)。

猜你喜欢
生词语篇语境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