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峰
摘要“管窥效应”是理解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的一种新阐释。本文从摄影自身的特点、媒介特性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摄影拍摄与观看的方式,指出观察能力的不同是相机和人眼的重要差别之一,透过镜头产生的新闻照片受到“管窥效应”的深刻影响。“管窥效应”从揭示、选择与遮蔽三个层面体现在新闻摄影传播过程中,新闻照片是有超越人眼的揭示能力,但也是主观建构的结果,同时也遮蔽了很多信息。
关键词 新闻摄影;照片;传播;效应
摄影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机械、客观、精确的特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中照片具有明确无误的真实性。典型的拍摄场景中,照相机透过镜头按照严格的光学折射原理在成像部件上记录外部世界的影像并最终形成照片。快门闪动的那一刻,影像和它的再现对象同时存在并当下在场。普通人的观念中均认为,照片中的一切一定是在某一个时刻客观存在于物理世界的。因为照片的这种属性,摄影在要求真实、客观的新闻传播领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并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有图有真相”某种程度上成了新闻传播工作者和受众的默认心理共识。
影像的制作和传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关于真实性的看法也因人而异。随着大众媒介素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认识到“照片是会说谎的”,造成照片无法真实、客观再现事实的原因很多,学者任悦就认为主要有“摄影自身的特点、摄影记者的态度以及媒体的特性”三个方面的因素。本文将从摄影自身的特点、媒介特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认为新闻摄影传播中存在“管窥效应”并深刻影响新闻照片的真实性表达。
一、“管窥”与“管窥效应”
在当代最典型的拍摄场景中,摄影活动可以理解为一种“管窥”行为。摄影师(为行文方便,本文将把拍摄照片的人都称为摄影师)在拍摄场地拿出单反相机举到眼前,外部景物的光线透过或长或短的镜头进入机身,摄影师通过取景器观察并选择拍摄对象,测光、聚焦、按下快门,一张照片就形成了。影像是透过镜头生成的,现代使用最为广泛的135规格单反镜头无一不可视作一根高科技的圆形管状物。照相机的“管窥”意味着什么呢?
“管窥”在中文里是成语“管中窥豹”或“管窥蠡测”的略语,最早出现于《庄子·秋水》。词典的解释是“意为从管中窥物,比喻目光短浅,见闻不广”。和人眼裸视相比,透过中空的管子观察世界时,视野将受到极大限制,从认知世界的角度来看,这是不明智之举。但管中窥物并非一无是处,东晋时期(323年)前赵史官孔挺制作的天文仪器“浑仪”上就安装了一根“窥管”用于定位人体。当中空的管子和玻璃透镜相结合,望远镜和显微镜诞生了。1609年,伽利略用改进的望远镜观测星空,开启了天文学的新时代,为近代科学的思想和实践树立了典范。1674年,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他划时代的细致观察为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英国学者托马斯·克拉普在《科学简史——从科学仪器的发展看科学的历程》中叙述了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在与宗教势力的斗争中,“新科学最后终于胜利,主要是凶为它有了可以利用的仪器,其中望远镜和显微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839年摄影术的发明实际上是影像同定技术的发明,作为照相机前身的“暗箱”(cameraobscura)早在15世纪就被西方艺术家用米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16世纪人们用凸透镜代替暗箱的小孔,获得了更为明亮和清晰的影像。在暗箱获得了鲜明的影像后,将影像保存下来成为人们的梦想。经过反复的实验与探索,法国的达盖尔与英国的塔尔博特在1839年先后公布了银版和卡罗版摄影术。1839年,由达盖尔授权的第一批量产相机“基卢克斯银版照相机”发售,它是达盖尔实验阶段所用器材的改良版,配置了光学设计师夏尔·雪弗莱( Charles Chevalier)制造的双片消色差风光镜头,镜头以铜质的管状物外形安装在木制暗箱前部。照相机制造技术的改进除了体现在成像介质和化学方法上,也体现在镜头光学系统的改进上。为了在成像平面上获得清晰准确的影像,消除透镜成像的像差和色差,现代镜头往往由多片透镜组成,固定在圆筒形的金属或塑料镜身内部 透过镜头这根管子,人类凝同了时间、保存了形象、记录了历史,照相机释放了人类制造图像的欲望与潜能,“世界图像时代”因此到来。
镜头的“管窥”视觉和人眼的视觉有着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的差异。物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表明,照相机与人眼在光学构造方而遵循相同的原理,比如有一个光圈可调的透镜,在一个感光面上形成倒像。从这个角度来说,相机记录的影像和我们看到的世界画面是极度相似的。相机和人眼的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视野的不同是最显而易见的一点。相机视野是有边框的,无论从取景器中观察还是看照片,我们都能很容易看到影像的边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绝大多数镜头的像场是圆形的,但是取景器和照片的边界却通常是矩形的,这导致“管窥”的结果是矩形的视野而非圆形。观察能力的不同也是相机和人眼的重要差别之一。相机可以通过选择具备不同成像能力的透镜来延伸或扩展观察的距离,增强观察的分辨力和准确度,但是人眼无法实现只一点。这些因为镜头的原因导致的差异最终也体现在照片上,当我们观看照片的时候,这些差异也潜在地影响着我们对影像的解读。本文把由这种差异带来的一系列影响称为“管窥效应”,就是在照片生成和传播的过程中受镜头“管窥”世界特点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系列现象和效果。
二、新闻摄影传播中“管窥效应”的表现与成因
“管窥效应”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揭示、遮蔽和选择。
(一)揭示
“揭示”是指以聚焦式的“透明性”呈现世界的真实切片,记录历史,扩展和延伸人眼的能力。安德烈·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沦》一文中说:“摄影与绘面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质上的客观性。……外部世界的影像第一次按照严格的决定论自动生成,无须人加以干预参与创造。……摄影的客观性赋予影像以任何绘画作品都无法具有的令人信服的力量”。“管窥”是对视野的限制,同时也是对注意力的集中,“聚焦”既是摄影的操作术语,也是精确观察的最好隐喻。随着光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机镜头的“透镜成像”能力日趋完善。多镜片的组合、特殊材质的选用、镀膜技术的改进,以及镜头的自动聚焦和变焦能力,让普通人都可以便捷的拍摄高清晰度的照片。透过镜头,麦布里奇发现了奔跑中的马运动的细节,罗伯特·卡帕记录了诺曼底登陆的战况,哈勃太空望远镜向我们呈现了遥远星系的细节图像……因为光学成像的在场性,照片具有了强大的证据性。美国摄影师刘易斯·海因凭借拍摄的有关童工悲惨遭遇的照片最终直接导致了美国相关法律的修订。中国摄影师解海龙的希望工程系列照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对农村失学儿童的关注。
(二)遮蔽
“遮蔽”是指为了达到揭示的目的,必须尽可能在面面中摒弃与主题无关的元素。照片是以二维平面的方式呈现世界的三维场景,在此过程中事物的一些信息已经被去除。在二维照片中,边框构成了影像的边界,边框之外的世界将被遮蔽。遮蔽现象本身是“管窥”的必然结果,也是照片有效传达信息的内在要求。在国内影响广泛的《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摄影教材》中总结了好照片的三条原则: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必须画面简洁。这些原则也是媒体在选择照片时参照的标准。对摄影师来说,“构图”往往就是一个有意识的遮蔽过程。斯蒂芬·肖尔在《照片的本质》一书中认为平面、边框、时间和聚焦是四个将镜头前的世界转化为照片的要素,“摄影师从混乱世界中选择图像。他站在房屋和街道、人群和树木,以及带有文化色彩的各种人工制品之前,通过构图来简化混乱场景,给这个场景增加秩序。”“遮蔽”效果除了体现在空间上,也体现在时间,“决定性瞬间”就意味着对非决定性瞬间的遮蔽。和“揭示”效果相比,“遮蔽”往往是隐藏的,观众往往只注意看到了什么,而不注意没看到什么。
(三)选择
“选择”是指在主题和形式上为了实现有效传播而主动建构影像的过程。选择也是“揭示”和“遮蔽”的必然要求。约翰·萨考斯基认为“摄影术的发明昭示了一种全新的制图过程,它是基于对图像元素的筛选而非合成”。摄影是选择的艺术,摄影师透过镜头在取景框中要决定拍摄那些事物、舍弃那些事物,要考虑如何利用环境和时间因素突出被摄主体,通过合理的构图形式制造有冲击力的画面。镜头成像遵循物理定律,但是镜头指向哪里却只能听凭摄影师的大脑。选择造就了无数照片,从摄影术诞生以来,凡是能够被拍摄的几乎都已经被拍摄了。借助媒介的强大力量,现代社会通过影像构建了一个“景观社会”。摄影师是社会中的人,受各种不同目的的驱使,也潜在地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影像,这些影像以技术内在的“真实性”为手段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空间。苏珊·桑塔格在《影像世界》一文中讨论了安东尼奥尼的记录片在当时的中国引起的批评:安东尼奥尼被责备只拍摄残旧或过时的事物——他“专门去寻找那些残墙旧壁和早已不用了的黑板报”……以各种角度来拍摄同一个被拍摄对象——“镜头时远时近,忽前忽后”——即是说,不是单单从一个站在理想的位置上的观察者的角度来展示事物;以使用高角度和低角度——“故意从一些很坏的角度把这座雄伟的现代化桥梁拍得歪歪斜斜、摇摇晃晃”:以不够全面地拍摄的镜头——“他挖空心思去捕捉各种特写镜头,企图歪曲人民群众的形象,丑化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摄影机和照相机在拍摄中的取景效果是一致的,这段描绘生动地表现了镜头“选择”带来的强烈效果。
三、“管窥效应”与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样是新闻摄影的生命。美国新闻工作者比尔·科瓦奇和汤姆·罗森斯蒂尔认为“希望得到真实的信息,这是人的基本欲求。冈为新闻是为人们了解和思考自己身外世界的主要依据,所以有用和可靠成为最受重视的素质。……真实会产生安全感,因为安伞感求自知晓。真实是新闻的本质。”相对于文字,新闻照片借助更少人为干预的相机获得了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声誉、但是,从摄影术诞生之日起,关于照片真实性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通过对“管窥效应”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闻照片具备的客观性基础就是相机拍摄时的在场性,“管窥效应”所体现的揭示效果就是以这一前提为根本保障的。对瞬间的记录和细节的精细刻画是吸引受众观看新闻照片的外在因素,人们相信新闻照片记录的事实是基于对镜头成像的物理特性的认可。但是真实的记录与充分的了解事实还是有距离的,因为“管窥效应”的遮蔽效果让我们只能通过有限的时空片段看到事实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新闻照片所传达的真实只能是一个侧面。“管窥效应”的选择效果意味着任何照片都是摄影师对场景选择的结果,这是必然会带有主观色彩的选择,因此,新闻照片也是主观构建的结果。那么,新闻照片在本质上就是不真实的吗?
学者陈力丹详细区分了不同种类的真实,认为新闻的真实是事实的真实。哲学的真实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文学虽是虚构的但是也必须来自生活,是生活与感受的真实;宗教真实是指信仰的真诚;司法真实强调的是证据的关联;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叙述必须与事实相符但毕竟不是事实本身,这两者间的距离如果适中人们就会认为新闻是真实的。作为对事实的一种认识,新闻的真实表现为一个认识过程,因为任何报道都只能是对事实的一种简约的、一定程度上割断的、扬弃的、概括性质的报道,不可能完全将事实原原本本地展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受到“管窥效应”影响的新闻照片依然是对事实的客观记录,符合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原则。
说谎的新闻照片除了利用暗房技术或数字化的后期处理篡改影像,就是干预拍摄对象进行“摆拍”,这是对相机的“管窥效应”的“利用”,因为只有在被遮蔽的有限场景中才能摆得真实。伍振荣在《影像谎言》一书中梳理了摄影史上失实照片的案例,其中涉及新闻照片“说谎”的包括罗伯特·卡帕(Roberl Capa)在1936年拍摄的《西班牙战士之死》(Death of a LoyalistSoldier)、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1936年拍摄的《漂泊母亲》( Migrant Mother)、乔·罗森塔尔(Joe Rosenthal)1945年拍摄的《硫磺岛升旗》(Lwo Jima Flag)、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 Alfred Eisenstredt)拍摄的《胜利之吻》(VJ—DavKiss)等著名作品。这些照片基本上不存在后期篡改的情况,但是都被质疑进行了现场摆拍。证据显示,卡帕拍摄的《西班牙战士之死》并非是在战场捕捉到的“决定性瞬间”:一个共和军士兵被子弹击中倒地的时刻,而是在非战斗情况下表演性质的拍摄。
通过对“管窥效应”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照相机具有超越人眼的揭示能力,但同时也遮蔽了很多信息,照片的选择性也有强烈的主观建构色彩 在新闻摄影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都需要了解这一特性才能更好地实现意义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