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研究

2015-07-03 05:54于中根
新闻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刻板印象典型人物

于中根

摘要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浏览新闻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新闻评论亦易如反掌,但由此带来的网评詈词肆虐值得关注。本研究试图从刻板印象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消除网评詈词的心理策略。通过采集大量的网评实例,本研究探讨了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结果认为:提供增加宿主困难的外归因能分散宿主的注意,减轻刻板印象,从而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提供典型人物作为榜样亦可淡化刻板印象,弱化网评詈词;启动积极的身份特征能使宿主刻板印象积极化,网评詈词低频化。未来须注重多学科共同合作和交叉研究方能有效控制和治理网评詈词,改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刻板印象;网评詈词;增加宿主困难的外归因;典型人物;积极身份特征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给人们浏览新闻带来了极大便利。网络的互动性使受众在浏览新闻时可做出立即反馈,实现由“受众”向“参与者”的身份转变。无需笔墨纸砚和排版印刷,其观点一旦被键人计算机,网友即能即时分享,即刻传播。网络显著缩短了其传播时间,无限延展了其传播空间。匿名发表网络新闻评论使网民亦无需忧虑身份信息泄露。

然而,匿名发布网评亦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匿名网评常充斥詈词,潜在影响网民对社会群体、社会个体与社会事件的看法,形成刻板印象。网民倾向于用此刻板印象去评价类似的人和事。一旦刻板印象被赋予了消极性和片面性,网民易再次产生詈词,固化、加深刻板印象,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詈词的产生和传播难以遏制,从而污染网络环境,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刻板印象对网评詈词的作用,寻求消除刻板印象,减少网评詈词的解决机制。

二、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亦可称为“定型化效应”,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对其他群体或个体由于某种原因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的、一成不变的特定社会认知图式。刻板效应对社会认知既有正面影响,亦有负面影响。一方面,刻板效应能使宿主对类似的社会事件和社会群体成员运用已有的刻板印象,惯性地理解和加工,降低认知负荷。另一方面,刻板印象为人们对社会群体和个体逐渐形成的概括性、稳定性的认知结构,它将类似的认知强加于社会群体的全体成员上,罔顾成员间的差别,难免造成认知上的偏误,对人们的社会认知产生先人为主的作用。如果社会事件的真相和表像不一致,宿主利用刻板印象直接认知即会产生错误的判断,曲解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加认知负荷。在网络环境下,宿主由于刻板印象而做出的错误判断可能会产生负面社会心理。一旦该负面的社会心理达到或超过心理承受力的临界值,即可能产生和传播网评詈词,污染网络环境。本研究旨在探讨刻板印象的消除对网评詈词的影响机制。

三、网评詈词

詈词是指为了发泄不满、愤怒、嘲弄、蔑视或其它负性心理,用来侮辱、咒骂、诋毁或痛斥社会个体、社会群体或社会事件等的词语。信息时代的网络交际实现了匿名评论的便利性和即时性。匿名性极大催生了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

詈词詈语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有其存在的社会逻辑和研究的必要性。已有诸多学者探讨了詈词现象,如有学者通过对一则微博中的回贴简要概述了四川方言中的詈词詈语,指出了四川方言詈词詈语的主要特点;也有学者从本体研究、历时研究、修辞及艺术表达角度研究、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应用语言学角度研究和中英比较研究论述詈词的特点;还有学者探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对詈词的影响。

信息时代的网评詈词形式不仅包含文字,而且包含符号、图形、数字、英文字母、汉语拼音或者混合体,如逗比、傻B、傻逼、TMD、250、魂淡(混蛋)等。网评詈词的衍变形式与网友选择的输入法有关。使用网评詈词的网友多为年轻群体,较熟悉汉语拼音,所以多使用智能拼音输入法而非五笔字型或其它输入法,这样就产生了诸如魂淡、傻逼、尼玛之类的谐音网评詈词。多形式的网评詈词亦反映了年轻一代幽默诙谐的心理,一方面起到了将网评詈词委婉化的作用,同时也使网评詈词的侮辱、咒骂属性更隐蔽化,更具传播性,更难遏制或消除。刻板印象亦为网评詈词不可忽视的心理驱动机制。本研究试图从刻板印象的视角,研究消除网评詈词的心理策略。通过采集大量的网络新闻评论实例,本文探讨了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

四、减少网评詈词的刻板印象消除机制

刻板印象的消除可减少偏见,纠正社会认知偏差,从而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相关研究已揭示出一些消除刻板印象的有效干预策略,主要有训练策略、意识性抑制策略、熟悉性策略和树立无偏见信念。本研究主要探讨另外三种消除刻板印象,减少网评詈词的机制:(1)提供增加宿主困难的外归因;(2)提供典型人物作为榜样;(3)启动积极的身份特征。

(一)提供增加宿主困难的外归因

向社会个体提供与任务相关的诸如焦虑、烦躁、压力等的外因,可适度降低刻板印象,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困难的外归因(如焦虑、烦躁、压力等)减轻了刻板印象和偏见,因为此外归因可使宿主将注意集中于当前任务而非困难的外归因,淡化刻板印象,从而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遏制网评詈词的传播。

网易网于2014年9月14日发布了题为“‘土豪买下整个居民楼顶自建花园别墅(图)”的新闻,主要内容为:武汉市江岸区一栋12层居民楼顶藏着两层楼的“空中花园”,非常像去年被曝光的北京市海淀区的人济山庄小区B栋楼顶天台上的两层别墅。据当地城管称,业主因房屋漏水申请加建,暂无法定性为违建。此新闻掀起了惊涛骇浪,当日即吸引了5,353人跟贴,69,652人参与。现摘录部分跟贴如下:

(1)妈的。我也住顶楼。楼下的,我找人修漏水时,你们谁帮我掏钱了。去年我在顶上加了个石棉瓦棚子,下面放了几个泡沫盒种的韭菜,几个傻逼打城管电话。

(2)我觉得也是,看现在人家整的好了眼红了吧?漏水时候为什么没有人说是整个业主的,找各个部门反映时候也没有人一起站出来,现在人家什么都整好了有人站出来了,什么玩意儿?

(3)中国人这是怎么了?见不得别人好。

(4)人家自己花钱解决漏水问题,还美化了楼顶有何不可?告状的你是嫉妒吧。

(5)漏水时,顶楼业主的。修建完,全体业主的。我想问,你出钱没?或是搬块砖没?还是种了株草?

上述网评表明,提供增加宿主困难的外归因可以减轻刻板印象,减少网络詈词。例(1)、(2)反应了网友痛恨人们反对居民在楼顶自建建筑物的心理,并用詈词“妈的”、“傻逼”、“玩意儿”表明了对患“眼红病”者的蔑视,说明了居民在楼顶白费建建筑物有利于防漏水。例(3)将此问题上升到“中国人”的更高层次,质问中国人为何不指望别人好。这给下面的网评施加了压力,产生了困难的外归因,将网友的注意自楼顶建建筑物转移至评价中国人的素质上,减轻了刻板印象,减少了网评詈词,于是例(4)、(5)用理性的语言分析了楼顶自建建筑物的利弊,并进行了支持,詈词踪迹难寻。

外归因模型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困难的外归因能减轻刻板印象,减少网评詈词。处于外归因困难下的社会个体倾向于将困难归因于群体弱势导致的个体内在稳定的能力欠缺。困难的外归因将此稳定的能力因素外化为不稳定的任务困难,转移了刻板印象宿主的注意,减轻了刻板印象,减少了网评詈词的产生,遏制了例评詈词的传播。因此,提供困难的外归因是减少网评詈词产生,遏制网评詈词传播的有效心理策略。

(二)提供典型人物作为榜样

提供现实生活中或虚拟的成功人物可有效弱化刻板印象,纠正社会认知偏见,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遏制网评詈词的传播。非裔美国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常受美国白人的冷眼相待。而奥巴马同样为非裔美国人却成功竞选为美国首任黑人总统,这给美国社会树立了成功榜样,弱化了刻板印象,纠正了社会认知偏见,减少了对非裔黑人的网评詈词。社会群体对城管的认知以负面为主,已形成了刻板印象,人们早已对辱骂、斥责、蔑视城管的网贴习以为常。然而,如果网络上能出现一位举止文明、彬彬有礼、善待百姓的城管,则将弱化该刻板印象,减少网评詈词。

网易网于2014年4月21日发布了题为“还原温州5名城管临时工打人后遭千人围殴全过程”的新闻。主要内容为:从2014年4月19日上午8时30分许到当晚20时许,5名浙汀温州苍南县灵溪镇城管与拍照劝阻暴力执法者的争执,演化为波及全县的群体事件。此新闻激起了轩然大波,截止2014年9月15日已吸引了17,298人跟贴,199,146人参与,其中网评詈词俯拾皆是,现摘录主要评论如下:

(1)“打人的城管”是临时工,“打城管”的人是社会闲散人员。好狗血的关系……

(2)打死那群没人性,无耻的畜牲

(3)怎么没把这几条狗打死???

(4)仆人占了主人的家,还嚷嚷不爱这个家滚蛋,我操,什么世道。

(5)一名城管说:我也纳闷,为什么忽然遭到一顿暴打,草泥马逼,你好意思说这话啊。

城管的频繁粗鲁执法已然使社会大众对城管队员形成了负面的刻板印象。以上评论反应了社会公众对城管队员鄙夷、奚落、嘲弄、不屑的心理。例(1)用詈词“狗血”揭露了新闻报道的虚伪性;例(2)用詈词“无耻的畜生”痛斥了粗暴执法的城管队员;例(3)用詈词“几条狗”来比喻暴力执法的城管队员,反映了对城管队员强烈的厌恶情感;例(4)用詈词“滚蛋”、“我操”表明了反对城管地位高于百姓的社会心理;例(5)用詈词“草泥马逼”揭露了城管队员畸形的欺压百姓的心理。

可见,由于对城管队员产生的负面刻板印象,社会认知产生了片面性,网评詈词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然而,典型人物却能淡化此刻板印象,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

新浪网于2013年11月9日发布了题为“近日一组‘城管女神的图在微博走红”的新闻,主要内容为:II月9日,四川安岳网友发贴称,他是安岳的一个小摊贩,最近他所在的片区来了一位长相甜美的女城管,她执法中始终保持微笑,“她一笑,我们就乖乖听话了”。该新闻吸引了众多网友跟贴,当日即有756条评论,共846名网友参与,大多跟贴充满了对女城管的赞美之词而非詈词,现摘取典型评论如下:

(1)只有心存善意的女人,才是最美丽的,才是上帝的女神。

(2)要是这样倒好啦,哪有(介)莫听话的。

(3)城管女神……

(4)看来以柔克刚在各个领域都管用。

(5)估计城管全换美女当,就不会老发生开打的情况呢?

由上例可见,在典型人物出现后,对城管的社会认知片面性被纠正,社会公众对城管的刻板印象被冲淡,网评詈词亦极大减少。例(I)用“上帝的女神”赞美了女城管的形象;例(2)表明这样的城管能使人愿意服从管理;例(3)直接用“城管女神”高度赞扬了女城管;例(4)说明女城管可以柔克刚,更好地管理好城市秩序;例(5)认为,美女当城管能预防很多暴力事件的发生。大部分评论对女城管充满了溢美之词,与前面的网评形成显著的差异。因此,作为榜样,典型人物能冲淡社会公众的刻板印象,纠正认知偏差,预防和遏制网评詈词。

(三)启动积极的身份特征

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个体往往在身份的框架内感知、理解周围情境,往往选择特定身份以适应不同的情境。特定身份的凸显意味着相应身份特征元素的携带,身份特征有积极元素和消极元素。含积极元素的身份特征启动可抑制消极刻板印象,激发积极刻板印象,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反之,含消极元素的身份特征启动可抑制积极刻板印象,激发消极刻板印象,增加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

新浪网于2014年09月14日发布了题为“南师大军训男上女下做俯卧撑,教官道歉(图)”的新闻,主要内容为:9月14日,一条“南师大泰州学院教官体罚学生,男上女下做俯卧撑”的微博在网上热传。微博还配有男生在上,女生在下,做俯卧撑的图片。该新闻一石激起千层浪,截止2014年9月16日即吸引了582429人参与,11234人留言评论,其中多数充斥网评詈词,现摘录部分网评如下:

(1)垃圾学生+脑残教官=导演出了一次变了态的军训。

(2)教官本身就是个流氓。

(3)为人师表摇篮爆出如此丑闻,大学堕落到这种地步,把个数千年民族道德文明推人粪坑,何堪垂范、青年何辜!

(4)这是教官吗?简直就一帮人渣!

(5)狗杂碎!流氓!追责!

俯卧撑的规范动作应单独完成,而非两人上下位完成,这是尽人皆知的常识。网友看到此新闻时,立即产生了惊讶的心态 继续阅读,发现是在大学校同里男女上下位做俯卧撑,网友的心态瞬间由惊讶转为不耻,同时启动了消极的身份特征(如性格乖戾、粗暴低俗),激发了消极的刻板印象,故用詈词“垃圾”、“脑残”、“流氓”、“粪坑”、“人渣”、“狗杂碎”来发泄刻板印象,满足自己的泄欲需求,达成语用平衡。相反,如果此时网友启动了诸如谦恭有礼、举止文明的积极身份特征,则会激发积极的刻板印象,网评詈词无从产生,更无从传播。请看下例:

(I)看看现在思想品德缺失地多严重,教官学生连好坏都不分!

(2)教官需要严格审查。

(3)军训的意义到底在哪?那么多军训丑闻爆出,没有人管吗?

(4)这是中国的军人吗?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上那里去了?部队怎么不加强军人的思想教育问题?

(5)这类教官应该永远开除出军人队伍。这个学校的军训出(处)负责人应该撤职,校长记过处分!

卜述五例不见詈词踪迹源自网友启动了积极身份特征,将自己视为具有受社会约束的、文明的个体,激活了积极的刻板印象,理性、客观地评价了网络新闻。例(1)、(2)启动了身份特征里的积极元素,激活了良性的刻板印象,站在具备优良思想品德的评论者高度指出教官的思想品德缺失;例(3)、(4)、(5)同样启动了身份特征的积极元素,形成了良性的刻板印象,立足于刚直不阿的执法者角度指出这些教官应受到严惩。因此,积极的身份特征有助于良性刻板印象的形成,抑制消极的刻板印象,消除网络詈词的产生和传播。

五、结语

本研究主要结合社会心理学的刻板印象理论,从消除刻板印象人手探讨了减少网评詈词的社会心理策略。结果发现:(l)提供增加宿主闲难的外归因能分散宿主的注意,减轻刻板印象,从而减少网评詈词的产生和传播;(2)提供典型人物作为榜样亦可淡化刻板印象,弱化网评詈词;(3)启动积极的身份特征能使宿主刻板印象积极化,因而使网评詈词大减。诚然,网评詈同的控制手段尚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辅以科技手段进行“堵”,亦可利用专业评论员、知名人士、意见领袖的影响力进行舆论的有效引导,实现“疏”的治理。网评詈词亦可通过其它社会心理学机制或语言学、传播学、计算机学等学科考量加以治理。未来须注重多学科共同合作和交叉研究方能有效控制和治理网评詈词,改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刻板印象典型人物
对文艺晚会影视化段落特征的探究
典型人物报道的时代特点与创新经验
论新形势下改进军队典型报道真实性的基本方法
采编札记
豪车交通事故报道中媒体刻板心理及对策分析
恢复高考至今图书馆员刻板印象变迁研究
污名视域下“屠呦呦获奖事件”解读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从四个维度提升典型人物报道的传播效果
唱好三部曲写出好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