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盛照 季晓明 杨洋溢
摘 要 本文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培训体系建设为案例,通过企业的需求和当前人才匹配能力的矛盾来分析建设企业培训体系的必要性,研究了“三支队伍 三个级别 两个层次”培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展望了培训体系建设的预期目标,为航天企业培训体系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企业发展 人才队伍 实际需求 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32
Aerospace Companies Training System Building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CHEN Shengzhao, JI Xiaoming, YANG Yangyi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94)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training system as an example, by necessity contradictory needs of enterprises and current talent matching capabilities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enterprise training system, to study the "three teams, three levels, two stages" Training 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look to the target training system,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the aerospace enterprise training system.
Key words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alents; actual needs; training system
百年大计,人才为本。企业要发展,必然对人才有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员工能力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是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当前,随着国家深化改革的推进,航天大部分单位面临着事业单位改革现状,传统的依靠型号任务支撑单位发展的运营模式已不能满足航天企业的发展,大部分航天企业开始进行业务改革,逐步走向竞争激烈的市场。同时,人员规模“零增长”迫使航天企业不得不在现有人员规模基础上,不断提升人员素质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有效提升现有人才队伍的能力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成为航天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航天企业发展需求和人才队伍能力的矛盾,尝试探索基于实际需求的航天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设模式,为航天企业提供参考。
1 航天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1.1 航天企业发展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我国空间事业发展的主力军,航天五院既要继续确保发射任务连续成功和在轨卫星稳定运行,又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要求,这就要求航天五院明确发展方向,提升核心能力,才能在改革进程中经受住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的考验。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511所)是航天五院飞船和大中型卫星总装工作及所有航天器系统级试验工作承担单位,也面临着事业单位改革现状,传统的依靠型号任务支撑单位发展的运营模式已不能满足转型需求,更不能满足单位的长远发展需求,把握核心能力进而开发新产品、拓展航天器试验新领域、开拓空间环模设备新市场等业务已经成为511所的迫切需求。
1.2 航天企业人才现状分析
航天企业人才特点具有行业普遍性,以511所为例,511所现有职工913人,平均年龄34岁,35岁以下青年员工614人,占在岗职工的69%。其中管理类人才144人、技术类人才409人、技能类人才341人,分别占比16.11%、45.75%、38.14%。以下对511所人员结构做简要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表2、表3。
表1 人员学历情况
表2 管理、技术队伍技术分布情况
表3 技能队伍技能等级分布情况
从以上三个表格可以看出,511所员工整体上呈现年轻化、学历高的特点,职称和技能等级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布局。年轻化决定了人才队伍的可塑性强,需要组织提供良好的培训体系,为队伍成长提供支持。学历高决定了队伍学习能力较强,需要组织搭建学习平台,创造学习的机会。“中间大、两头小”的人才结构,要求我们的培训体系要着重加强中间类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使得单位的人员结构更加优化。
2 航天企业培训体系构建
2.1 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开展培训工作最关键和基础的一项工作。培训需求是企业需求与当前人员匹配能力之间的矛盾,它是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变化的。针对某一项具体的需求和人员匹配能力,其需求的培训可以用了下列的公式表示:
: 某一具体的培训需求
:企业某一具体需求
:当前某一具体人员匹配能力
企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所对应的能力是多样性的,企业整体的培训需求如下列公式所示:
〖(〗) = ()∣():企业培训需求
():企业需求
():当前人员匹配能力
实际培训需求甄别时,不仅要分析单位业务实际(),还要综合分析人员能力(),并分析判断当前人员能力是否能够满足业务需求,根据需求结果。
其中,航天企业需求又包括了发展需求、业务需求、员工需求,在需求分析时,可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航天企业根据发展需求,确定长期的培训需求,业务部门根据业务需求,确定业务培训需求,员工结合单位实际和个人职业发展提出培训需求。航天企业发展需求可采取自上而下方式,主要由航天各单位高层根据发展目标与现有能力,分析出单位整体培训需求;业务需求和员工需求可采取自下而上方式,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部门、员工的培训需求。通过两种方式相结合识别有效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全员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2.2 基于“三支队伍 三个级别 两个层次”的培训课程体系
企业培训不是简单的“培训实施”,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层次、多部门的统一认识、密切合作。基于培训需求甄别,根据企业战略发展、业务需求、岗位要求进行培训课程规划和设计,改变以往松散、独立、缺乏持续性的课程设计状况,搭建常态需求与动态需求相结合的培训课程,需要分析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别人员要求,搭建纵向和横向交错的培训体系框架,511所基于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类队伍,以及部级、研究室级两个层次搭建“三支队伍 三个级别 两个层次”培训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三支队伍 三个级别 两个层次”课程体系设计框架
X坐标是指并列的各类人才队伍,根据经营管理、型号任务的要求和部门业务需要,主要分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类,每个大类又可以分为各个小类,如管理类分为经营管理、型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Y坐标表示不同职级的员工接受的培训级别不同,体现“能力进阶式”理念,分为基础类、资格类、提升类三个级别。基础类主要培养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工作习惯,获得所在岗位所需的基础知识、技巧与能力,达到帮助适应工作岗位的目标;资格类旨在帮助员工获得相关岗位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从而为其轮岗、升迁做好准备;提升类模块旨在为员工提供管理知识、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训,为员工提供领导岗位所需要的战略思维、人才培养、公共关系处理等方面的知识。Z坐标表示部级和研究室级两个层次,研究室级培训内容针对实际业务设计,专业性强,部级主要针对重点人群、重点事项的专题性培训,通用性强。
这一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将单个的、不连贯的培训课程有机地、系统化地组合在一起,为培训体系的系统化和规范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培训体系预期目标
3.1 培训项目品牌化
通过搭建“三支队伍 三个级别 两个层次”课程体系,形成与单位发展需求、业务需求、员工需求匹配的动态更新的课程体系,同时积极推进重点课程的实施与评估,打造一批长期性、品牌化的培训班,如新聘中层干部培训班、中青骨干培训班等。
3.2 搭建灵活培训平台
借鉴高校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模式,搭建灵活的培训平台,借助教育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育学习平台,实现员工自主选择培训套餐,并配套对应的鼓励措施,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3 建立完善的培训数据库
通过搭建培训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培训工作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培训数据库,实现培训信息查询与跟踪,规范培训流程,严格培训实施的管控,共享培训资源的目的。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和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决定性的工作。随着国家大力推进深化改革,航天企业面临着转型和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建设适应航天企业发展的培训体系有利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从而增强航天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为实现航天强国梦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彬.建立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提升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8.14(3):53-55.
[2] 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著作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 丁雷青.基于战略导向的培训体系建设研究.现代企业教育,2010(16):227-229.
[4] 仲阳,胡伟伟.基于CTOM模型的四位一体化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7):35-38.
[5] 朱振中.关于加强当前国有企业教育培训的探讨.管理科学文摘,2006(1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