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2015-06-30 17:44董海燕
甘肃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董海燕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人生观;

健康人格;行为举止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0—0033—01

让青少年学生能健康快乐成长是每个教育者共同的愿望。当今青少年身上所反映出的许多的社会问题,也让广大的教育者有了新的思考,那就是青少年身体健康,并不代表他的心理是健康。因此,需要对当今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更加理性地对待生活中的各个问题。

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从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来看,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心理上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心理复杂而多变。不掌握他们的心理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不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将难以塑造其优良的道德品质。

良好的人生观,使得每一个人遇到困难,能够积极乐观面对;遇到灾难降临,能够豁达处之。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总会遇到许多大小各异的矛盾、挫折和冲突,那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能发挥个体的主动积极性,通过自我调节和控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塑造健康人格

每个青少年健康的成长,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不一定是指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而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需要家长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教育观。然而,在许多的家庭中,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尤其应该重视。

从教育角度来看,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给孩子的教育工作和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提供了较充足的物质基础。但是,就因为“只有一个”家长就更加视为珍宝,一切都由着孩子,迁就放任。一切都属于孩子,任其独享。一切都服从孩子,孩子可以指挥一切。因此,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自理、自立能力较差,依赖性强,较娇气,个别还不会和别人相处,性格孤僻,这些“问题行为”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什么都不让孩子去做,全部代替完成;一方面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缺乏和他人相处的能力,不会关心他人。心理学家指出:儿童同伴在指导或训练孩子掌握社会交往的技能方面,具有为成人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作为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出门去寻找“兄弟姐妹”,让孩子把“独”溶进“群”中,这样可使孩子身上的 “孤”克服许多。

健全学生人格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在现代社会里,人的个性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或民族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就意味着有丰富多彩的创造力,意味着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加。从国内目前改革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希望教育、成功教育或是创造教育、愉快教育和爱的教育,都无不把侧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其主动精神和能动性的追求上。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他们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一方面能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调适、应付挫折、确立目标,另一方面又能帮助学生恰当地表现自我、善于协调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

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现在有的青少年行为举止令人咋舌:如上课起哄、搞恶作剧、欺负同学、顶撞老师、考试作弊、无故旷课等,而影响青少年行为举止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学生品德不良是一般违规行为的扩展与恶化,它与家庭的溺爱、放任,学校教育中的粗暴、坏同伴或校外集团的教唆以及本人道德判断力、抗诱惑能力的薄弱密切相关。可以说,问题行为是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的直接表现。问题行为发现得越早,纠正得越快,就越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会越来越重要,教育的专业性、科学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班主任及广大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不断加强学习,积极总结教育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个性发展、心理预防和康复治疗等各个层次进行,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人生观心理健康教育学生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赶不走的学生
人生观(一)
学生写话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