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松琴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的方式就是进行课堂提问。但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提问,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呢?本文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入手,提出了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就是进行课堂提问。但大部分教师往往事无巨细,导致随意性提问过多,课堂提问占到了一节课的85%之多,语文课堂既缺乏效率,又缺乏语文味。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不能脱离语言和言语的核心,那么,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呢?笔者认为,要善用提问,从文本中品析语言,体悟情感,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体会。
一、着力语言提问,品出语文味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蕴藏着丰富的语文味。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所感悟呢?这就需要教师从语言入手,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带领学生品读语言形式所渗透的浓郁语文味,感受语文所独有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时,为了让学生对这篇文章中唯美的语言有所体会,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对园子里的什么最感兴趣?为什么?萧红是怎么写园子的?学生根据这一问题,进行文本阅读,找到了相关的段落,有的喜欢园子里的蝴蝶,这里有五颜六色的蝴蝶,白蝴蝶、黄蝴蝶,还有大红的蝴蝶;有的喜欢这里金色的蜻蜓、绿色的蚂蚱,还有胖圆圆的蜂子。还有学生喜欢园子里的自由,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一样,黄瓜愿意结一个黄花就结一个黄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也没人管,这里到处都是自由的,天空也是高远的。在问题指引之下,学生一步步品析萧红笔下的园子,感受萧红独有的感受,领会她笔下的深情。这个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希望和自由。没有束缚,包括“我”这个小孩子,跟着祖父再怎么胡闹,也都是被允许的。祖父从不会怪“我”,他浇水我也跟着学浇水,却只是乱扔而已;祖父拔草我也跟着拔草,祖父铲地,我也拿着锄头乱勾一阵。我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最喜欢哪一段描写?有哪些有趣之处?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学生认为,文本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园子里的蝴蝶、蜻蜓等,这段描写无比形象,非常令人难忘。也有学生认为,作者的语言很朴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很朴素真实。
以上教学,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本的语言形式,对文本的表达形式进行有效梳理,积累了丰富的品读经验,品味出课文中浓厚的语文味,为下一步诵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点引导提问,读出语文味
良好的语文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也不是凭借对语文的品味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进行充满语文味的朗读。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比如精读、引读、范读,还有齐读、默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等。无论哪一种形式的阅读,教师都要加强提问引导,让学生从声到形,从形到境,因境生情,缘情动声,把握课文的思想和情感基调,读出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理解语言中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课文《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文中是这样描写玉澜堂的海棠花: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针对这段话,我让学生进行朗读,先让一部分学生进行精读,并要求找出朗读的几个重音词,学生抓住重音词:大,密密层层,喷花的飞泉。又进行配乐读,此时我提问:读这段话,需要表现什么感情?学生认为,这里的花开得旺盛,繁花似锦如泉水一般,因而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蓬勃的生命力,朗读的声音要有力并非常向往。接下来,我让学生展开齐读,整体感受句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把握了文本的思想内涵。
以上教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从精读到配乐读,再到齐读,一步步分层朗读,实现了对文本情感的深层领悟,把握了课文的意涵,体会并读出了课文所蕴藏的语文味。
三、加强文本赏析,写出语文味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師对加强课堂引导,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此时就要紧扣文本内容,通过文本赏析,进行有效的问题引导,带领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写作技能,写出语文味来。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夹竹桃》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之妙,笔者先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赏析:想一想,作者抓住了夹竹桃的什么特点来写?你怎么理解夹竹桃的主要特点?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的描写,梳理出文本的脉络,认为文本写出来夹竹桃的韧性,还有月光下的美。如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再如,从春天到秋天,从迎春花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此时我提出问题:请你能根据这些描写,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学生写道:我看到夹竹桃在风雨中迎风绽放,就想到了自己身边的老师。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默默地奉献,教给我们知识,他们多像这迎风吐艳的夹竹桃啊!
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学生在赏析之余写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了语文味。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离不开语文味。教师要建立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同时要加强赏析、品读的基础能力培养,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提升语文素养,让语文课堂实现高效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5(09)
【2】张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3】王庆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4】田会梅.议小学语文教学的提问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