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顺
【摘 要】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智慧宝藏,直接影响到个人的身心成长和各种综合素质。本文认为,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应当以“培养想象力”为目标,利用音乐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唤起学生想象力的萌芽、成长与升华。唯有正视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想象力”的重要地位,并探寻出多元化的实践路径,才能真正创建出“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音乐教学与想象空间。
【关键词】
营造和谐 活跃思维 生动情境 想象力
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没有想象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著名学者吴克杨在《创造之谜》一书中指出:想象力不是生来就有的先天因素,而是后天开拓的结果,它是完全能够培养的一种能力。为了让想象的源泉永不干涸,有必要在教育事业中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通过音乐教育这个渠道,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各种思维素质。在农村小学开展音乐教学,应充分开掘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出一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教学空间。小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培养想象力”为重要教学目标之一,不断在教学活动中探寻出多元化的实现策略,以构建一份现代化的农村音乐教学课堂。
一、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启发想象力的萌芽
“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唤醒与鼓舞”,由此可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中保持轻松和愉悦,有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态度、情感总是伴随着知识的传递、接受、反馈的过程互动的,它是影响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动机、启发想象里的有利因素。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在学习过程中是处于积极取向还是消极取向,首先来自教师对他们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建立一种平等、自主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们开展密切的交流和探讨,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感。唯有如此,让学生的想象力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得以启发,扬起心中的音乐之舟。
二、活跃教学对象的多向思维,唤起想象力的成长
思维是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反映了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和人的智慧潜能。思维的发展与想象力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想象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思维越活跃,想象力就越强。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创造性、敏捷性和形象性等品质。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明确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培养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抓住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便设置恰当的教学流程。教师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想象力在活跃的思维中得以培养,并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喜爱“敲敲打打”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打击乐器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快乐地敲敲打打中学习音乐。为降低乐器学习的难度,教师可以从游戏设置环节入手,逐步深入到音乐教学过程中来。例如说,在欣赏一年级下册打击乐曲《鸭子拌嘴》时,教师先出示钹、锣、碰铃等常见的打击乐器,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敲一敲、打一打、玩一玩。与此同时,学生们可在玩乐中听辩乐器的音色,掌握不同乐器的发声特点。这样一来,小学生不仅初学了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并且易于对打击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教师可引入“讲故事”环节,带领学生聆听音乐《鸭子拌嘴》,鼓励学生们将其中的故事情节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讲述出来。最后,教师再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手中的乐器自编自演“鸭子拌嘴”的情景。学生在游戏式的教学活动中,展现了生动、活泼、可爱的小鸭形象,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到《鸭子拌嘴》中所表现的喧闹场景。这种教学流程在潜移默化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让整个教学活动处于輕松、愉悦的氛围之中,自然也激发了学生想象力的成长。
三、多元设置生动的教学情境,引导想象力走向升华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兴趣的产生和想象力的引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而生动的情境又能增加学生内心的体验,引发学生愉快的情绪和探索的兴趣。学生是最富有情感的,真情总是激荡在他们纯真的心灵间。但是受制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深,小学生往往难以深入领会旋律优美的音乐中蕴含的情感。这个时候,就应当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融入生动的情境,使音乐艺术在具体可感的场景空间中得以彰显。“情境”有时是一项活动,有时是一句话语,有时则是一种意境。营造音乐情境的最大目的,还是在于拉近学生与音乐艺术之间的情感距离,创造一个想象力充裕的音乐空间。
创建音乐情境的方法是多元化的,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加以探索、研究。例如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辅助力量,借助图片、声音、影像等多样载体来构建音乐情境。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运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他们徜徉在想象的广阔天空中。比如五年级课本中有一首《彩云追月》,曲中描述了浩瀚的夜空,迷人的景致。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闭上眼睛,随着音乐的旋律而想象这样一番情景:月亮时而牵引着云朵,时而破云而出,高高悬挂。彩云前追后赶,上下翻涌……音乐之声静静流淌的时候,一幅幅美的画卷在学生眼前浮现。情境教学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延伸学生的想象力,让音乐的“画面”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学而有味、体验无穷。
无数名人都在强调想象力的可贵之处。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农村小学音乐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条势在必行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持续地探索、发现,通过教学中每一个细节,调动学生主动性与参与性,一步步地丰富想象力的殿堂。唯有如此,农村小学音乐课堂才能在素质教育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不断获得更大意义上的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