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教好《我的叔叔于勒》,请不要将它看成是一个发生在异邦的100多年前的故事。因为类似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实在是太多了,只是经过了一些变形,没那么一目了然罢了。比方说学校的校庆,多半都是杰出校友唱主角,那些不大杰出的呢?是不是就成了校长眼里的于勒?还有,媒体过年时经常会有的话题:异乡的游子既盼望回家又害怕回家,这里的害怕回家,不就是因为工作、生活现状不如意,害怕回去成为乡邻亲朋眼里的于勒吗?
莫泊桑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大师,但我们千万别以为他的作品只是批判他那个时代的。莫泊桑的作品具有永恒的经典性,其原因就在于,即便在今天,这样的小说也颇有锋芒。
莫泊桑这篇小说非常生活化,大量的细节,还有微妙的心思、盘算,点到为止。正是这些,让小说生动,让小说成为小说,而不是一篇道德批评稿。但是我们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呢?似乎主流还是搞道德批判,抽干小说的血液,将它教成木乃伊。
由此,我来教这篇小说,教学目标就是让这篇小说所包含的丰富细节,与我们在生活中感到、发现的类似细节相互激发、相互反应,由此深化同学们对生活和对小说的认识。
小说开篇写道,“我”小时候,家里生活拮据,但是每周日都要穿戴整齐,到海边栈桥散步。请问,“我”会喜欢这样的散步吗?如果是你,你会喜欢这样的散步吗?为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联通文本和生活,目的是让同学们体会这个场景所包含的丰富意味。或许这里会有争论,比如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这样挺好啊,会让人感到某种生活的希望,也意味着某种做人的尊严——虽然我们穷,可是我们也需要有品位的散步呀。”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这一细节的含义就可以完整呈现——这是一种“装”,但同时又是一点可怜的自尊和希望的体现,也正因为此,所以它在可笑的同时也是可怜的。而孩子显然不会喜欢这样的散步,那是因為孩子对生活的感受和要求最为本真,在他们眼里,一捧沙子和一捧宝石没有什么区别。
再比如说,“终于有一个看中二姐的人上门来了。他是公务员,没有什么钱,但是诚实可靠。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我们通常的教学点就是告诉同学们这个细节表现出那位公务员女婿的贪财,带有讽刺意味。这就是抽空了文本的血液。这段文字的微妙处在于,这位公务员“诚实可靠”,而他的求婚又与看了于勒叔叔的信有关。这里的内涵难道仅仅是揭露或讽刺吗?这些信息的叠加,让人感到悲哀,它让人感到对金钱的追逐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理所当然的普遍的人生、感情选择的重要筹码,即便“诚实可靠”者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什么例外。而一个孩子的“总认为”显然更多是直觉,而非缜密的分析。但是他的直觉一下就能将“求婚”和“看信”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不正说明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早早就懂得了“现实”是怎么回事,早早就对大人的婚恋失去了浪漫的幻想吗?这同样令人悲哀。
去哲尔赛岛的旅游无疑是全文的高潮。但是除了情节外,我们同样不可忽视这样的陈述:“哲尔赛岛是穷人们最理想的游玩的地方……一个法国人只要航行两个小时,就可以到一个邻国,看看这个国家的民族,并且研究一下这个不列颠国旗覆盖着的岛上的风俗习惯。”
这难道仅仅是一段陈述吗?它还为整个小说提供了更为丰富可感的故事场。它告诉我们莫泊桑生活的时代,通过消费来获得某种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是富人的特权,同时也成为穷人的选择,只不过对于穷人来说这是一种虚拟的实现、虚假的满足。这就和买仿名牌的包是一个道理。而“我”的父亲因为被两个“漂亮的太太”“高贵的”吃牡蛎方法所打动,因而请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吃牡蛎,其背后的心理亦是如此,这不是出于对亲人的爱,而是为了获得自我的虚拟的价值满足。
所有这些,就是消费时代的生活。由金钱支撑的高消费成为自我价值的源泉,成为人生的目标和动力,所谓事业、成功不过是其表面的幌子而已。而于勒之所以成为于勒,不仅是因为他由富变穷。如果他知道他的亲人将敞开家门迎接游子,他还会成为那个于勒吗?所以于勒之所以成为于勒,更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甚至他自己对此也是认同的。我们今天是否就不是这个时代了呢?在这样的时代里,我们想不成为于勒,实在不容易。
金立群,评论家,代表作有《中国短篇小说经典探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