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艺术,艺术的语言,含英咀华,百谈不厌。往往于寻常字眼,平平话语中,飞出机智与幽默,溅起情感与意念,令人陶醉。
领袖与人民,情意绵绵,佳话连连。
红军转战陕北的艰苦岁月,一天深夜,毛主席和十几位同志共睡一个小窑,房东大嫂十分不安,抱歉地说:“这窑洞太小了,地方太窄了,对不住首长了。”毛主席听了微微一笑,随着大嫂的语调,回答道:“我们的队伍太大了,人马太多了,对不住大嫂了。”说罢,大家哈哈大笑。幽默风趣的三“了”对句,把人民对领袖的歉意,领袖对人民的谢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国际风云,诡谲多变,大国总理周恩来立于世界舞台,既友好交往,也斗智斗勇,留下了一席席外交佳话。
一西方记者挑衅地问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要叫马路呢?”发问够恶毒的,周总理不假思索地回答:“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回答幽默轻松,大长国人志气,轰动了整个会场。要知道,马克思、马路的二“马”不是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政治敏感,与文学灵感瞬间的美妙结合。
还有一名记者的提问,包含着一个恶毒的阴谋:“请问周总理,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自然是没有,但总理的回答是:“有。”见大家诧异时,随即补充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这一罕见的二次跟进简短回答,挫败了“两个中国”的阴谋,维护了我国声誉,幽默风趣中,取大胜,显大智。
外国政要,文化名流中也不乏机警幽默的语言交往。
画坛巨擘毕加索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德国官兵常出入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次,毕加索在艺术馆出口给每个德国军人一幅他的名画《格尔尼卡》的复制品,画的是西班牙城市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的惨状。一德国盖世太保头目指着这幅画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毕加索面色严峻地说:“这是你们的杰作。”毕加索话语妙在转移话题,在答话中转换概念,将“油画作者”暗换为狂轰滥炸者,从而当面控诉了德军惨无人道的罪行。面对强敌,画家做了最出格的反抗。
市井纵横,来来往往;公交的士,上上下下,生活的海洋里,天天亮出有趣的浪花,响起多味的语言佳话。
公交车上——
行驶的公交车猛一颠簸,一男青年没有站稳,一下撞到了前面的女同志,女同志很不高兴地叫道:“德性!德性!”男青年尴尬之中忙接口:“惯性!惯性!对不起!”满车闻听,不免一笑,那位女同志也忍俊不禁。
还是公交车上——
车上坐着一位漂亮的女青年,一男子瞥见了,硬凑上去,无话找话:“你的这条裙子多美呀,穿起来真漂亮。在哪买的?我给我女友也买一条。”女青年不回避,平静回答:“我劝你还是别买的好,你的女友要是真的和我一样穿上这样的裙子,就会有不三不四的人凑上来纠缠她的。”那男子听罢,狼狈地退下了。
——前一辆车上,那位男士用“惯性”代“德性”,一字之变,点明原委,化解了将起的纠纷。后一辆车上,那位女士欲擒故纵,绵里藏针,挫败了对方的邪念,又不失高雅、大度。二位年轻人真是善于生活的智者,语言艺术的高手。
还有一种幽默叫心酸。吴祖湘先生酸楚写道:“老舍先生四九年之后是一直受宠的,我一直没有受过宠。另外,比这更重要的是人格,老舍先生是要脸的,我是不要脸的。所以当一个人忽然不受宠的时候,他跳了太平湖。当他跳太平湖的时候,我每天在北大打扫厕所。我是北大打扫厕所里面打扫得最干净的人。”——面对这轻描淡写,你的心紧缩,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文革中不同的学者大师,他们的遭遇竟然是如此的不同又相同!正是:无泪的文字,有泪的苦果。
特鲁·赫伯有言:“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普遍意义的传递艺术。”这也是我们青少年朋友的追求,为此,在实际运用中,对涉及的对象,要分清是敌、是我、是友;在语态上要界定是认同、反击、还是取乐;在语言风格上要吃准,是刚,是柔,还是刚柔相济。語言规范有致,手法力求创新,让机智和幽默有趣地飞。
周章轼,著名语文教育家,著有《徜徉在语文世界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