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娟
摘 要: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是促进师生平等交流、双向互动,最后共同创新学习英语的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但目前的初中英语课堂由于受到教师权威或对对话教学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而使得其在实施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正是从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出发,发现其存在的种种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究实施策略,以求能帮助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有效实施对话教学。
关键词:对话;对话教学;初中英语课堂;实施策略
The Exploration of Dialogue Teaching Implementary Strategy in Junior High English Classroom
Chen Dajuan
(School of Education, SISU, Chongqing, 400031)
Abstract: Dialogue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English class is to promote equal communication and bilater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 in the end creating a brand-new wa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learn English. Howev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 currently has been hindered by certain hostile factors, such as the teachers authority and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it. This paper starts right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junior high English class to find serial existing problems. Then, it begins to analyze the hidden reasons and explore some implementary strategies in an effort to help our English teachers better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dialogue teaching.
Key words: dialogue; dialogue teaching; junior high English class; implementary strategy
伴隨着新一轮基础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我国的英语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意识到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的重要性。新课程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需要彻底变革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建构师生平等、互动交往、积极参与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而英语教学中的交往互动主要是通过对话来进行的。对话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立即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1 对话及对话教学
1.1 对话
对话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方式,对话能力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现代汉语词典》对对话做出的解释是:“两个人或多个人进行的谈话;两方或几方进行的接触或谈判。”此处的解释其实就是从语言学现象的角度指出了对话所需要的外在条件,即不是单个人独白而是多个人交谈。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话的涵义的理解也早就超出了语言学现象范围,而更多是体现为一种心灵或精神的平等沟通。哲学家马丁. 布伯认为真正的对话是“从一个开放心灵者看到另一个开放心灵者之话语”。教育家保罗. 弗莱雷认为对话要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即平等、爱、谦恭和信任。我国教师徐洁认为对话意味着双方各自在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并且彼此接纳,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对话意味着双向互动,平等交流,其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有声、有形的交流,也可以无声、无形地交流,如心理沟通,心灵的共鸣和感应,思想的碰撞与默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对话界定为两个或多个心灵之间通过借助一定的中介进行双向互动、平等交流而形成思想碰撞,达到心灵共鸣,最后生成新观念的过程。
1.2 对话教学
对话理论由来已久,在我国古代和西方早期都有先辈采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就是采取的对话的方式对其弟子进行启发式教学。而西方最早采用对话方式进行的教学的当属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的对话过程通常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定义”四个步骤,俗称“产婆术”。
以上都还属于朴素的教学对话,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把对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教学形式。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话时代已经来临。对话不仅仅是一种古老的教学艺术,还应该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精神。对话是一种时代精神,对话教学正是这一时代精神在教学领域的回应。在对话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也就是说,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除此之外,对话教学中师生之间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的语言谈话,而且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双方的相互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接纳、共同参与。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的内容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的;其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其对话形式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因此,我们可以把对话教学界定为教学主体通过借助一定的中介进行平等沟通、双向倾听、相互接纳,最后生成新观念的过程。
2 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现状
2.1 “假对话”大量存在
1、由“假问题”造成的“假对话”
所谓假问题就是那些不需要思考就可直接作出判断、得到答案或只要翻开书本就能找到现成的答案的无价值的低级问题。这种虽然看上去是对话的形式,但实际上并不是教学所真正需求的对话。如在学习一般疑问句的时候,师生呈现的一段对话:
T:Are you in Class 5?
S: Yes.
T:Is Miss Li your math teacher?
S: No.
T:Do you like your parents?
S: Yes.
T:Do you like English?
S: Yes.
……
这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极为普遍,而且许多人都认为这就是对话教学。的确,这里面是存在对话,但是教师根本没有考虑这些问题是否具有探讨价值,是否能够唤起教师和学生进行思考。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的课堂有问有答、热闹非凡,但是这只是为问而问,学生的思维完全没有展开,这完全是毫无意义的对话。
2、教师霸权式的“假对话”
當前师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的对话教学中,教师始终是牢牢的把握着话语权。虽然表面上也是有对话的形式,但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体现。例如: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sentence pattern------there be, okay?
S: Ok.
……
T: Is there a pen on the desk?
S: No.
T: Are there two books?
S: Yes.
……
仔细分析这些对话,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种问答方式不是对话教学。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人,决定了教学内容,而学生只是回答。教师在课前准备好问题,在课堂上抛给学生,学生只需要一一作答,对于学什么怎么学毫无思考。这是一种由戴着对话帽子的灌输方式。
3、把讨论、辩论视为对话的“假对话”
表面上看,讨论和辩论都具有“对话”的成分,但是讨论和辩论都是“对话”的方式,但是前者和后者不能完全对等。讨论一般而言是指许多人在一起围绕一个主题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或者解决方案。而“对话”没有确定的主题,也没有得出一个结论或者解决方案,而是在平等的交流互动中达到达到心灵共鸣,最后生成新观念。辩论一般是双方基于一定的论据使一种观点力争驳倒另外一种观点。而对话没有体现输赢的性质,参与者在对话过程中只是求得心灵的解放和创新生成新的观念。
2.2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相比较以前的传统教学,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中,学生们说英语的机会更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但是在当前对话教学中仍然有大量的学生只是进行死记硬背的“哑巴英语”,能够对教师提问质疑的很少,敢于站在讲台上去当小老师的则是少之又少。除此外,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意识的现象在前面列举的两个案例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学生在初中英语对话教学课堂上没有较好的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也还没有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因此,课堂中学生们对追求真理而锲而不舍的精神还是很缺乏。激发学生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对话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在对话教学课堂上,学生由于自身水平限制而容易偏离主题,东拉西扯,没有形成有意义的对话,最后降低了课堂效率。或者是当学生恰好没有问题提出时,而教师又缺乏抛出话题的技巧,最终真正的对话难以维持。或者由于对话课堂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而使得课堂秩序掌控难度加大,加上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参与意识还不强,最后经常会出现课堂无纪律、无组织、学生偷懒散漫的现象。这些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对话教学的效率亟待提高。
3 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原因分析
3.1 教师的因素
1、受传统教师权威的影响
对话教学是一种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教学模式。部分教师虽然披上了学生民主的外衣,骨子里的变化却很少,始终摆脱不了教师的老式权威、放不下教师的身架,让学生提问或提不同的观点时都只是装样子,骨子里还是教师第一。认为上课就是把课标要求的内容教给学生,能用不同的方式,包一层糖衣已经很不错。抱着传统的成才观、知识观不放。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中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一套较为固定的模式,课堂设计非常的严密,传统的讲授式仍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2、对如何进行对话教学尚不明确
现阶段,教师们普遍认识到对话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对如何进行对话式教学却模棱两可,存在种种误区,结果导致课堂中“假对话”大量存在或把对话等同于讨论、辩论等,这样的对话、互动对于英语教学无实质意义。教育过程的基础应该是学生的个人活动,而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会学生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习成为学生生存的一种能力。因此,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对话教学理论并将其有效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去。
3.2 学生的因素
1、学生的主体性意识还有待加强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们习惯性的承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学生们基本上就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精神。在新型对话教学中,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主体意识有待加强。
2、学生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
英语在中国是作为的一门外语来学习。由于新的事物在接受起来是需要一个消化过程的,所以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之初就会觉得很困难,就会产生学不好的心理倾向。而这个心理倾向就会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对话教学中保持沉默或不愿意多说一句。
3.3 评价标准的误导
目前关于英语教学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难点足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教学过程安排是否衔接得当;板书是否工整合理。仔细分析这几个要素,不难发现他们基本上是把教师如何设计、如何展开教学作为评价标准,而把学生的学习以及师生互动状态等抛在一边。在英语对话教学课堂上仅仅关注教师的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范围及程度、学生主动性发挥的状态。
4 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4.1 准备策略
1、目标设定策略
(1)知识目标
对话教学要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文本等的对话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在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整体性和层次性的结合。也就是说首先要落实阶段目标(一学期或一学年)和英语课程总目标的相互体现;接下来落实上下年级之间,前后单元之间,甚至是单元内部之间的层次性。
(2)技能目标
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培养交往沟通能力、批判能力、反思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对话教学中,通过设置多种形式的对话,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在与各种对象进行沟通生成新知识后,学生学会对其进行批判吸收并及时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反思。学生在日常交流对话中发现问题,并一起探讨,促进智慧火花的碰撞,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培养对话人生态度和对话精神,使得两个或多个心灵之间可以在课堂内外都平等的进行思想碰撞、心灵共鸣,随时都能创新生成新观念。
2、话题设计策略
(1)“好话题”的特点
对话教学话题是对话教学开展的中介或中心,它不同于日常对话或谈话中的话题,而具有自己的特点。那么一个好话题应该具备哪些特点呢?第一,话题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之上。对话话题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切合点,形成正迁移。第二,话题应该是不良的、开发的、真实的。这样的话题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解决问题的欲望,最后找到成就感,形成正强化。第三,话题应该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景以促进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合作对话,共同建构知识,最后达到自我的意义建构。
(2)话题设计的具体策略
第一,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话题。这种策略需要明确在对话教学过程中本堂课的三维目标和重难点,话题一般就放在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讨论。
第二,根据话题的产生途径来设计对话话题。在教学准备阶段,对话话题有三种生成的途径:教师确定;学生自发生成;师生共同产生。在教师确定话题时,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切忌满堂讲解;在学生自发生成话题时,教师要适应学生的多样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话中;在师生共同生成话题时,要注意合理统整。这种途径主要是通过“现行预习—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合理统整—展示问题”的过程来实现。教师和学生都课前预习课本,与课本进行对话,然后再上课时将全班分成小组进行组内和组际讨论并整理想讨论的话题,最后展示出本堂课进行讨论的话题。
4.2 过程策略
1、发起阶段策略
(1)对话情景的创设
第一,联系实际生活,将学生带入对话情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熟悉的场景作为铺垫,再次基础上生成问题,然后带入对话之中进行讨论。
第二,借助多媒体展示对话情景。在对话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可以呈现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视听上共同认知,获得直观感悟,直接进入对话情景中。
第三,借助肢体语言进入对话情景。教师在进行肢体教学时,实际上也就是肢体语言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对话。当学生读懂了教师的肢体意思时,师生之间也就进行了互动从而顺利地进入对话情景之中。
(2)对话话题的引入
话题是对话教学的中心,而话题的合理引入则成为重中之重。在引入话题时,应注意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站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直观地抛出对话话题。
2、对话阶段策略
进入对话阶段,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时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忌造成教師主导的霸权式对话。第二,师生共同把握好对话的节奏和进度,保证对话教学的效率。第三,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对话,提高学生对话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4.3 评价策略
1、由对教师的单向评价转向对师生的双向评价。
以前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围绕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进行的,而现在对话教学的评价则要兼顾师生两方及师生之间的互动维度。也就是说要评价对话教学则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教师的教学艺术;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三是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
2、由定量的单方面评价转向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
以前对教学的评价大多数采用的是考试的方式,通过对分数的分析来反映教学效果,而对对话教学进行评价时应结合定性评价的方式,分别描述记录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习事实来进行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设计学生随堂记录卡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可以采用教师行为记录表、教师档案袋等方式全面真实地进行评价。
3、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在对对话教学进行评价时,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比如田野观察法、采用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法、档案袋法等。
5 结语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他的首要作用就是用来进行交流。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平等沟通,才能发挥语言的真正作用。初中英语课堂实施对话教学是时代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回应,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对话、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而当前许多教师对于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如何进行对话教学还不甚明了,因此找到实施策略是当下的重点和难点,期望本文能在解决此问题上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 北京:商务图书馆,1998: 318
[2]刘杰. 马丁.布伯论“东方精神”的价值[J].山东大学学报(文史版),1996(3)
[3]黄志成 王俊. 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述评[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6)
[4]徐洁. 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12)
[5]洪发林. 主体性课堂的新视角—刍议对话教学[J]. 教育论坛,2005(10)
[6]刘庆昌. 对话教学初论[J]. 课程.教材.教法,2001(12)
[7]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J]. 教育工作平台
[8]迟艳杰. 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6
[9]梁晓灵. 高中地理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8.
[10]伍元义. 对话理论及其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11]李海燕. 初中生物对话式教学模式探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12]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6
[13]苏平萍. 初中语文对话教学个案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2006.
[14]陈顺洁 华卜泉.对话教学:概念与要素[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