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阅读与学习情况的相关研究

2015-06-29 03:05余水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大学生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课外阅读与学习情况的关系。方法:以实验法和调查法为主,将132名大学生匹配分为2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再进行为期3年的追踪研究。研究结果:(1)在学校或老师引导下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意识。(2)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娱乐休闲、功利实用等读物逐渐转向专业类读物,并对名著类读物较感兴趣。(3)课外阅读与大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关系密切,阅读课外书将直接影响课堂专业类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有助于班级班风的建设。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阅读 学习情况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01-02

一、前言

尽管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学习的主要方面仍然是知识的学习。因此,此处的大学生学习情况即是指整个知识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细化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养成、制定学习规划、激发学习动机、正确对待学习的态度、合理同化或顺应影响学习的环境因素等等方面[1][2],也是衡量一个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基本方面。而关于课外阅读情况,则是指除了课本(学校或教师为学生指定的教学用书)的阅读与学习外,大学生通过图书馆借阅或书店购买书籍而展开的阅读与学习基本情况。

关于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内涵,是近5年来才开始提及,历史上的研究并不多。而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则延续了近25年左右的时间,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如赵秀山[3](1994)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的研究、王国洪[4](2009)关于“文科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鲁雷[5](2012)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等。已有研究在总体上表现了大学生课外阅读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大学生课外阅读数量在逐步减少、阅读面不断缩小;阅读形式逐渐从纸质书籍到电子书籍,再到只阅读图片知识。特别是近几年来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很少把课外阅读当做学习的主要途径,课外阅读状况越来越糟糕,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大学4年基本上不读课外书的现象。这样的变化趋势,不利于学校优良学风建设的需要,更不利于大学生的成才与发展。

纵观已有研究,大多是将课外阅读与学生的综合素质相联系,呼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善图书馆的阅读环境、营造健康的阅读文化氛围等,以此引导大学生多读课外书。而本文欲将课外阅读与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分析,自下而上地从结果探寻原因,以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不良观点和态度。

二、 主要的研究设计

以纵向追踪研究为主要研究思路,以调查法和实验法为具体方法,对贵州省某新建本科院校文科师范类学生132名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学习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实验样本采用匹配分组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3人;实验组69人,教学自然班级),即在实验班采取强制阅读、强制记录读书笔记的要求,在对照班则不做任何阅读课外书的相关规定。追踪研究的时间为3年,即大一、大二、大三。课外阅读情况的数据来源于辅导员对学生读书笔记的检查与记录,学习情况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辅导员对学生的各种学习记录以及访谈调查。具体实验设计详见图1:

图1:研究设计图

三、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1.实验班与对照班课外阅读情况

实验班由辅导员要求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并强制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而对照班则没有这一要求。其他诸如班级男女比例、专业、课程安排等等方面,两个班完全一致。三年后根据两班辅导员各自反馈的信息,以及学生三年的各种学习记录得知,实验班阅读课外书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班。实验班除少部分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完成辅导员的阅读要求外,绝大部分学生均完成了阅读课外书的任务,有的学生则“超额”完成阅读任务,自发地扩大阅读量。而对照班三年中基本上很少有学生主动去借阅课外书,仅有的阅读基本上都是休闲娱乐式的阅读,大部分学生基本上没有阅读课外书的意识。以上信息表明,在辅导员强制阅读课外书的要求下,大部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意识得到加强,也能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体验。

2.实验班课外阅读数量

三年中所调查大学生阅读量最高的是35册,最少的是19册,平均阅读量为29.18册。按照三年6个学期(在校时间27月)的时间来推算,阅读量最多的为1.30册/月,最少的为平均每月0.70册/月,总体平均数为1.07册/月。说明少部分学生平均三个月阅读2册课外书,大部分学生则每月阅读一册书以上。同时,随着年级的增加,大一大二学生均能完成一定的阅读量,而大三开始有部分学生不能完成阅读量。这些数据表明低年级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阅读任务,而高年级则慢慢开始懈怠。这与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相关研究结论相似。例如:余水(2014)有关大学生学习情况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学生情况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消减,表现为低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优于高年级学生。这个趋势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基本一致。我们认为,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慢慢接触学习之外的领域,如实践锻炼,参加社团工作等,亦或由于就业压力等原因,致使高年级学生花在学习上的精力逐渐减少。

3.实验班阅读课外书的种类

三年中阅读课外书的总类别可以大致分为13类,即一般的故事书籍(如故事会、杂志、言情小说等)、影视娱乐(如《电影欣赏》)、中国经典名著(如《红楼梦》)、外国经典名著(如《乱世佳人》)、诗歌散文(如《三毛文集》)、普通小说(如《女生寝室》)、武侠小说(如《射雕英雄传》)、科普生活类读物(如《怎样吃素食才营养》)、励志类读物(如《1分钟社交成功术》)、专业相关类(如《教育漫话》)、历史类读物(如《世纪大审判-南京大屠杀》)、军事类读物(如《西点军校》)、运动休闲类读物(如《摄影爱好者》)等。

从年级发展方面看,大一阅读课外书的主要类别依次为:普通小说(45.6%)、外国名著(14.5%)、励志类书籍(12.0%)、一般的故事书籍(8.9%)。大二阅读课外书的主要类别依次为:普通小说(46.38%)、外国名著(8.3%)、专业类(8.3%)、励志类书籍(8.2%)、历史类(7.8%),大三阅读课外书的主要类别是:专业类(31.9%)、普通小说(26.1%)、励志类书籍(14.4%)、外国名著(6.3%)、没有阅读课外书(10.1%)。endprint

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阅读课外书在种类方面存在年级差异。具体而言,大一大二阅读量最多的是普通小说类读物;从大二开始到大三,则逐步转向专业类读物,但普通小说始终是大学生最大的阅读主体(阅读量平均占比为39.4%);而三年中均始终受到大学生喜欢的是外国名著(阅读量平均占比9.7%)和励志类读物(阅读量平均占比为11.3%)。研究认为,低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对课外阅读没有明确计划与方向,完全靠兴趣引导阅读;进入中高年级后,逐渐认识到课外阅读与专业学习有密切关系,进而增加了专业相关的课外书籍阅读,这是个顺理成章的过程。而关于外国名著的阅读备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学生一方面受到“要读就读经典书籍”的无意识驱力影响,另一方面也逐渐认识到阅读名著可以从中汲取知识,积累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因此才导致大学生一直喜欢阅读外国名著。大学生较多阅读普通小说,也表明大学生课外阅读有休闲娱乐的目的和动机存在。励志类读物受欢迎的原因应该是功利和实用动机在起作用。本研究关于大学生存在娱乐休闲的阅读动机的结果与王国洪(2009)等人的研究相一致。但是,大学生喜欢阅读外国名著的事实,并逐渐加强专业类书籍的阅读却与杨冬梅[6](2006)等人研究结果相反。

四、关于学习情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明确:大学生学习情况一般是指整个知识学习的过程,而知识学习专指对专业课程以及公共课程等文化知识的学习。在大学里,知识学习最直接的表现结果就是课程学习的合格率。此外,大学生学习情况的好坏还表现在班级整体学习氛围方面,以及参加各种文体活动的积极姿态、学生干部成长速度等,概括起来就是优良班风建设情况。为充分展现两个班的学习情况差异,本研究从课程合格率和班风建设两个方面来进行综合的比较与分析。

1.关于课程合格率的比较分析

在课程合格率方面,实验班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班,特别是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方面,实验班与对照班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以同一门课程、同一位授课教师、同一份考核试卷、相同的考核方式、相同的考核标准的课程合格率(专业基础课程与通识类课程各选一门课为例)来说明两个班之间的差异(见表1)。

表1:实验班与对照班课程考核情况对照表

表1的结果表明,实验班学习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班,卡方检验结果:两个班的学习情况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在整体上,对照班的学习情况不如实验班。检查两个班的3年来学习情况记录发现,在一年级两个学期内,差异不明显;但从二年级开始,对照班的学习情况一直低于实验班。以上结果说明,实验班学习情况从二年级开始即慢慢超过对照班。

2.关于班级班风建设情况的对比

对于班风建设情况的对比,采取访谈法进行,即访谈所有两个班的任课教师、团总支学生会老师和学生干部,以及其他学生关于两个班的基本情况。一共访谈了10位任课教师和30名学生。访谈结果均显示,三年来,特别是后2年内,实验班在班风建设方面均优于对照班。在班级课堂学习氛围方面,任课教师评价结果为:在课堂纪律、课堂活跃、师生互动、领悟能力等方面,实验班存在明显的优势。在学生个体成长方面,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成长为学校各级学生会干部的人数分别为:19人(占班级人数28.0%)与12人(占班级人数19.0%);其中担任主要学生干部职位的人数为:实验班5人,对照班2人。访谈学生管理工作专职老师的结果也表明:实验班的学生干部综合工作能力优于对照班。在组织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方面,实验班的凝聚力要优于对照班。以上数据均可以充分地表明,在班级班风学风建设方面,实验班优于对照班。

五、课外阅读与学习情况的关系

荀子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是说,书籍于个体而言,有帮助个体知识化与文明化的意义和作用。“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则强调读书的意义重大。把读书与获取知识密切地联系起来、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与成长的观点由来已久。学生通过阅读书籍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服务社会,这是作为学生的首要任务,也是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意义所在。本研究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与学习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课外阅读与学习情况关系密切,课外阅读能够充分地促进大学生改善学习情况,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才。

第一,课外阅读能够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实验班广泛参加课外阅读活动明显提高了该班学生在专业课程考核方面的达标率。说明课外阅读不但不会干扰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相反却让大学生对课堂的专业知识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际上是两个平行班,任课教师、课程设置、考核与管理等等方面均有一致的标准,甚至连寝室都是两个班相互混合的。出现学习情况的显著差异,唯一的原因只能解释为:实验班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加强了学习的目的与发展规划等,促进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与消化,学以致用,最终在课堂知识学习方面优于对照班。

第二,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通过阅读,大学生可以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最终达成良性循环,成长为有涵养、有知识、有能力的合格大学生。实验班开展的课外读书活动,促进学生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不断完善个人的综合素质。

第三,课外阅读能够有效促进班级优良班风的形成。一人学,三人范,最终全班蔚然成风。优良班风的形成反过来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也在此。

总而言之,在当今网络发达、科技和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不但不能减少阅读课外书,反而应该加强课外书的阅读。减少看图、看手机屏幕的时间,将更多时间用在课外阅读上面去。相对“读图、读屏”式的电子书籍而言,纸质书籍的知识是系统化的、科学化的知识,而且知识含量远远高于电子书籍。因此,阅读课外书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需要大力提倡。

六、研究结语

研究发现,在学校或老师引导下的课外阅读活动有助于增强大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意识。随着年级的增高,大学生的阅读从娱乐休闲、功利实用等读物逐渐转向专业类读物,并对名著类读物较感兴趣。课外阅读与大学生课堂知识学习的关系密切,阅读课外书将直接影响课堂专业类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同时能够有助于班级班风的建设,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学习氛围。

但是,本次研究中所发现的“大学生始终喜欢阅读外国名著”,以及“随年级而逐渐加强专业类书籍的阅读”的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不甚相同。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差异所致,亦或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真实转变,究竟是何因,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

[1]余水.贵州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的编制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3-66.

[2]余水.贵州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06):131-135.

[3]赵秀山、李素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61-63.

[4]王国洪.对文科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反思及建议[J].教育与职业,2009年(18):187-188.

[5]鲁雷、谌兵.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8):54-56.

[6]杨冬梅.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3):93-94.

作者简介:

余水(1976-),男,贵州贵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大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