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6-29 17:09王玉平孟凡莲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学作文教学创新能力

王玉平 孟凡莲

【摘要】在作文教学中利用接受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引导、提升学生的观察、体验生活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试图从课堂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探索在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作文教学 心理学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78-02

在作文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习作,这是时代对语文作文教学提出的重要课题。

一、了解学生认知特点,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写作都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评价要重视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罗生活中的材料。”不少教师为丰富学生生活积累,要求学生坚持写作日记,但效果并不理想。存在内容上千篇一律,态度上敷衍应付,没有鲜活的材料、灵动的思考、真实的体验、独到的感悟,只是一堆假、大、空的文字堆砌。

首先、以周记的方式来积累作文素材。每周的周记由教师统一设计,明确要求。在服从各周总的训练要求的前提下,每天写作的具体内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也就是说,学生观察、了解、体悟到了什么就写什么。这样既突出了训练的计划性和系统性,又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九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学生生活积累的能力已显著提高,生活积累的基本方法已经初步掌握,就可以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作文,不再做硬性规定。到这个学期,学生生活积累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往往能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七年级的学生和九年级的学生虽然只相隔两年,但无论是身体的发育还是心理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训练专题的安排上,就必须考虑这种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七年级阶段,学生的思想认识还比较幼稚,他们重直观、重形象,对比较复杂的事理相对难以认识和把握,因此周记的写作专题就主要是“观察-描写”和“了解-叙述”之类。到了九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就训练其写作“感悟-议论”类专题,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認识水平、审美意思,培养期创新精神。

再次、关注同一学期内周记训练专题的层次性。七年级写人物描写类笔记,先从“我的世界”和“我的亲朋戚友”写起,因为家庭人物学生最熟悉,也最容易写好。接下来写“学校人物”,通过前两周的强化训练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对观察人物的方法已基本掌握,写作水平也有提高,就可以观察“社会人物”了。写到“一面之交”,要求也就更高,对一陌生人,通过一次交往,就要求捕捉人物的思想个性,并生动地将人物描述出来,比前几周的任何一项写作内容都要更困难一些。

二、贴近学生生活,激起写作兴趣的作文命题方法

首先、贴近学生的心理,多角度命题。“情动于衷而发于外”,如何让学生写作情动,命题是极为关键的一步。我们认为只有真正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命题,才能让学生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尝试着运用以下几种角度命题:①运用初中生涉世未深,好探索、好猎奇的心理命题。②运用中学生关注社会、责任心渐强的心理,命一些探究型的题目。③运用爱美、审美心理命一些情操型题目,培养学生人文精神。④还可运用初中生自主性渐强的心理,放手让学生自主命题。

其次、采取灵活多样的命题形式。在具体方式,可视情况选择全命题、半命题、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看图作文等。关键是能起到“投一石而激几层浪”的效果。例如, 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的热映,我出了样一道作文题:“《爸爸去哪儿》大家都看过,请你由‘《爸爸去哪儿》想到的为题作文。 ”由于贴近学生实际, 文题一下拨动了学生心弦,他们从“生命、幸福、色彩、亲情、关爱、感恩”等角度写出了一系列感人肺腑的文章。

三、根据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来进行作文过程指导

首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抓住文章细节的作文指导。朱自清先生曾经指出,要重视作文的单项练习, 即把作文训练中字词句篇各难点分解后,各个击破。 “多作分析的练习,或拿句作单位,或拿节作单位,或拿全篇作单位。 这样,可以集中心力在这个那个小节上。 小节弄清楚了,整篇也便容易清楚了。”例如课题组在讲授分析《背影》一文中对父亲过车道时的动作的描写时,特别强调了关于“攀”、“爬”、“缩”等动作的描写,并让学生体会了这样写的好处,在接下来的写作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借鉴这种方式来进行动作描写。

其次、把握写作心理过程,实现“物”到“意”的转化。如何解决学生写作时“没什么可写”问题,我们可从三方面入手:

(1)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生活经历毕竟有限,生活空间相对狭小,作为语文老师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情况下,要尽可能营造小气候,鼓励学生多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去体验各种社会经历,如公益劳动、家务实践、逛街旅游、志愿者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刊出墙报、探究性学习和写作等,增加他们的生活经历,提高他们的心理认识,为写作提前储蓄素材。

(2)指导学生勤观察、勤积累。学生写作时往往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课题组就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既要观察周围的各型人物,抓住他们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特征;又要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抓住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并将观察所得以观察日记等形式记载下来,作为素材的积累。

(3)实现由物到意的转化。“物”就是社会现实生活,“意”就是写作意识。其实初中学生也时刻生活在现实生活之中,也在自觉不自觉地体验生活,那为什么写作会“捉襟见肘”呢?从观察心理角度分析,那是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还停留在较低水平的感知层面上,没有“领悟”,产生不了写作冲动。作为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体察生活、感悟生活,更要思考、梳理、提炼生活, 真正实现观察———感受———分析———提炼的写作心理过程。

猜你喜欢
心理学作文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