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数学自主性学习

2015-06-29 00:31杨敬敏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主参与操作学法

杨敬敏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适当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参与 兴趣 学法 操作 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72-02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技能,终身受用”。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教师不是在教学,而是在激发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自己去学习,对于数学教学而言,只有当学生通过思考有了自己的理解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眼下,“自主学习”已成为教育新时尚,其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正悄然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面貌。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采取适当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下面我就谈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提供自主学习的目标,增强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

教师对于每一节数学教学内容,要仔细思考教学目标,并加以准确定位,使之切合学生的接受实际,然后在课堂上积极和学生对话,对他们提出“你怎么知道?”或“为什么这样?”的问题,把学生对预定目标的每一个反应作为推动学生讨论的机会,促使学生活跃地参与学习。如对于“等比数列”一课的教学目标一般定位于“理解等比數列的概念”,这显然不具有教学中的可操作性,进一步把目标细化为“通过自读和类比等差数列获得等比数列的‘表象概念;通过讨论理解等比数列的函数实质 ; 通过操作掌握等比数列概念的应用”,围绕细化目标,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则教学目标易于得到落实。另外,平时要善于将目标教学与课外学生的活动结合起来,可以把课堂教学目标提前下放给学生或布置课后作为“研究目标”,让学生分组讨论。

当然,实施目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加以调整,把目标教学与学生活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因此,即使目标定得再好,也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操作方法,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既要因材施教,也要因情施教。在实施目标教学中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被动式”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式”学习。

二、激发自主学习动机,形成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兴趣

首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要对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只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在教学中,我常采用介绍数学背景、设置数学悬念、展示数学的美等途径,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几何画板》等现代多媒体工具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求欲。

其次教师要以情引导学生参与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异议甚至争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位顾问和意见交换者,要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三、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会学”,提高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作为教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如在“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这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步骤:①学生作出y=2x,y=3x,y=(1/2)x,y=(1/3)x的图象。②归纳出一般情况下指数函数的图象。③要求学生思考类比得出指数函数的性质。④思维拓展获得解决函数图象和性质的一般思路。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为学生提供了后续学习函数的有效方法。

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感受新知的产生

通过直观操作,既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学生直观操作实验来研究数学规律,既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又培养了良好的研究问题意识。例如:在教学:“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引导学生分别在两张透明的纸上画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把两张纸叠合在一起,固定其中一张而移动另一张,通过学生亲身动手实践,参与数学活动,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两圆的位置的变化及两圆公共点个数的变化情况。以此替代教师苦口婆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不是一味地“授课”而是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掌握了新的知识,同时也掌握了一种可贵的学习方法--“发现”。

五、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缺乏情感的维系,学生对教师总带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等不正常心理。久而久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也不敢回答问题或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那么课堂效果自然也就无法得到提高。因此,要真正确实有效的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精神,就必须重新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平时注重与学生沟通,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与学生交朋友、谈心,进行书信交流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能在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大胆发言,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例:观察下表,求第n行各个数之和。

0

-1 -3 -5

-2 -4 -6 -8 -10

-3 -5 -7 -9 -11 -13 -15

…………

分析:解本题的关键是深入分析上表的结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 得出一般规律。为此,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问题情景:

层次1: 第n行的第一个数是多少?

问题情景: 第n行的第一个数与其所在行数有何关系?

层次2: 第n 行的最后一个数是多少?

问题情景: 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与其所在行数有何关系?

层次3: 求第n行各个数之和?

问题情景: 第n行数列有何性质?

评述: 通过以上逐层分析, 学生顿时茅塞顿开。本题归结为求以(1-n)为首项, (5-5n)为末项,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前(2n-1)项的和。问题和情景的层次化创设, 能引导和帮助学生架起思维的“梯子”,促使思维不断上台阶。

总之,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应该从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认真处理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这一对辨证统一的矛盾,努力营造宽松愉快的教育氛围,积极寻求开放、生动、变化的课堂教育模式,认真实施诱导、鼓励、尝识的教育策略,使学生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 略谈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J] . 教育探索, 2001:32- 33.

[2] 庞维国.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郑金洲.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

[4]程晓堂. 论自主学习[ J] . 学科教育, 1999, ( 9) : 32- 39.

[5] (爱尔兰)David Little等著;邱永忠,林赟,江琴译.自主学习方法与途径.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04.

猜你喜欢
自主参与操作学法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关注生活实践 优化作业设计
构建学生主体课堂,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效率
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施现状及提高策略
引导自主学习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关键
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