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玲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数学概念、教材难点、习题等进行变式,揭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有效关联,凸显数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变与不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变式训练 小学数学 思维发展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79
著名教育家波利亚曾经指出,有经验的教师,应当向学生提供那些并不复杂但意义深刻的习题,以此发掘学生的思维,使其进入神秘的数学领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变式练习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一、深入浅出,突破难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教材中的教学难点,教师除了要考虑教学方法之外,更要从思维入手,因势利导,巧妙运用变式教学,深入浅出,帮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几分之一的本质内涵,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变式练习。变式一:有一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平分成两半的蛋糕的一半看做二分之一;变式二:怎样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二分之一?学生经过动手操作,不管是对折、横折或者斜着折,都能够得到二分之一;变式三:怎样才能折出更多的几分之一?学生通过对折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二次对折,三次对折,得到了分数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二分之一等,不管对折多少次,每一份就是几分之一。此时我继续引导:四分之一和十二分之一相比,哪个更大?为什么?学生通过动手折纸的实践,体会到对折的次数越多,得到的分数越小。
变式练习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表象,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
二、去伪存真,克服定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复杂的数学概念往往容易混淆,不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将内容相近的知识进行变式组合,帮助学生去伪存真,克服数学思维的负面迁移。
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有这样一道题:图1中的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空白部分是阴影部分的几分之几?
图1 图2
学生认为,阴影部分是整个图形的 ,空白部分就是整体“1”减去 ,那么空白部分就占阴影部分的 。从这个错误可以看出,定式思维对学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为了让学生突破这一误区,我特意设置了这样的变式练习:(1)在图2中,红色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2)绿色是红色的几分之几?学生经过观察和分析,认为在题目(1)中,要以总图为单位“1”,在圆形中,红色占圆形的二分之一;在长方形中,红色占长方形的 。对于题目(2),要求出绿色是红色的几分之几,关键是要找准单位“1”,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先要求出绿色和红色分别占图形的几分之几,然后再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绿色是红色的几分之几。
通过以上变式练习,学生不但能够去伪存真,深刻理解分数意义的内涵,而且从中感受到审题的重要性,从而有效突破思维误区,提升了思维的严谨性。
三、对比辨析,深入本质
变式练习不但能够增大课堂容量,而且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拓展课堂习题的深度和广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比辨析,通过变式练习,让学生辨别细微的差异,体验数学概念的本质。
例如,对于一年级的“加法和减法”,学生常犯这样的错误:一见到“几比几多几”,就以为要用加法;一见到“几比几少几”,就要用减法。为此,我设计了变式练习:(1)小芳跳绳跳了12下,比小明多跳了5下,小明跳了多少下?(2)小芳跳绳跳了12下,小明比她多跳了5下,小明跳了几下?(3)小芳跳绳跳了12下,小明比她少跳了5下,小明跳了几下?(4)小芳跳绳跳了12下,比小明少跳了5下,小明跳了几下?
先让学生用学具摆出来进行对比,然后思考:四道题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虽然(1)(2)两题都有“多跳”这个条件,但前者的结果是比12少5,后者的结果是比12多5;同理,虽然(3)(4)两题都有少跳这个条件,但前者的结果是比12少5,后者的结果是比12多5。由此,学生通过辨别细微的差别,理清了数量关系,理解了“多”和“少”的数学内涵。
通过变式练习,既能够让学生把握多与少的数量关系,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总之,教学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就要多从教材中寻找素材,让课堂提升思维含量,实现高效和有效性。
(责编 金 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