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市民文学是指法国中世纪代表市民阶级利益,反映市民阶级情感、趣味和世界观的文学。从中世纪中叶开始,随着城市的建立和发展,市民阶级在法国产生并不断壮大,它与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也日益加剧,反映市民阶级生活和斗争的市民文学便应运而生。这种文学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在中世纪最后几百年间逐渐成为法国文学的主流。
市民文学的突出成就,是大量以列那狐为共同主人公的故事诗,俗称“列那狐故事诗”。它是在东方寓言和法国民间动物故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想内容与中世纪法国社会生活紧密相联,鲜明地体现了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普遍具有的讽刺性和喜剧性,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具有特色。流传至今的列那狐故事诗主要有4部,分别产生于12至14世纪的不同历史阶段,因而也明显地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列那狐的故事》(1175-1250年)主要表现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同象征封建权贵的伊桑格兰狼反复较量以求生存的努力;《列那狐加冕》(12世纪中叶)反对封建王权;《新列那狐》(13世纪末叶)集中攻击以罗马教皇为首的教会,反映了当时市民阶级在王权和教权的斗争中倾向于王权的特点;《冒充的列那狐》(14世纪上半叶)以其揭示阶级矛盾、抨击封建制度、表达市民阶级社会政治观点之尖锐、有力见长。与动物列那狐为主人公的故事诗相映成趣的,是以植物玫瑰为主人公的故事诗《玫瑰传奇》,这部作品第二部分的思想倾向与前者类似,在艺术上却完全采取隐喻的手法。
中世纪法国市民文学对法国乃至欧洲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意大利作家薄伽丘,英国诗人乔叟,法国寓言家拉封丹、戏剧家莫里哀、小说家巴尔扎克,都曾采用中世纪法国故事诗的题材。《玫瑰传奇》的隐喻手法被后世作家广为应用,以莫里哀为代表的法国喜剧,继承和发展了中世纪市民戏剧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