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4 11:29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5年31期
关键词:贤士仪礼霸主

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君。当他听说小臣稷是个贤士时,就渴望见稷一面,与稷交谈一番。一天,齐桓公连着三次去见稷,稷托故不见,跟随桓公的人就说:“主公,您贵为万乘之主,他只是个布衣百姓,一天中您来了三次,既然未能见到他,也就算了吧。”齐桓公却颇有耐心,说:“不能这样,贤士傲视爵禄富贵,才会轻视君主,如果其君主傲视霸主也就会轻视贤士。纵有贤士傲视爵禄,我哪里又敢傲视霸主呢?”这一天,齐桓公接连五次前去拜见,才得以见到小臣稷。天下的国君听说了,都说,齐桓公尚且降低身份对待平民,何况我们这些国君呢?于是,他们一起前往朝拜齐桓公。齐桓公能够九次召集诸侯会盟,使天下(错误的事情)全都得到匡正的原因,是他能够礼贤下士啊。

古人尚礼,对别人,对别国,对自己都讲“礼”。中国古代有许多专门记载礼仪的经典,最著名的是“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

礼,繁体为“禮”。会意字,从示,豊亦声。

“示”的甲骨文()()()是祭台的象形,“礼”从“示”表示与祭祀有关;“豊”为“禮”的本字,其甲骨文()像在高脚盘(豆)中盛放着玉器以奉神祇。古人把通灵玉器敬祭神灵以求福,故而,奉神祇之事谓之“禮”。《说文解字·示部》:“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本义是举行仪礼、祭神求福。后引申泛指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如礼仪、婚礼、典礼。“礼”进而指尊敬的态度和动作,如礼让、礼遇、礼赞,也表示庆贺、友好或所赠之物,如礼物、礼金、献礼。

简化字“礼”从示,从乚。“乚”形似一个跪着或弯曲的人形,古同“乙”,有居于其次的意思。中国以自谦和尊重他人为美德,始终把自己放在第二位,不恃强称霸,故以“乙”明之。

猜你喜欢
贤士仪礼霸主
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
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
挑战海洋霸主
杨复《仪礼图》明清版本考——兼论《仪礼图》的版本源流
终极智慧
海洋霸主
海上霸主I:太平洋之心
终极智慧
食物霸主争夺战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