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接触对精神病患者的积极影响

2015-06-24 14:31孙桂荷孙亚娜忻丽云
关键词:精神病技巧护士

孙桂荷,孙亚娜,忻丽云

(1.河北省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河北 宣化 075131;2.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53000)

有效接触对精神病患者的积极影响

孙桂荷1,孙亚娜2,忻丽云1

(1.河北省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河北 宣化 075131;2.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 沧州 053000)

目的 探讨有效接触在精神病护理中所起的积极影响与作用。方法 96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精神病护理3个月,实验组采用有效接触护理3个月,分别于入组时和护理3个月后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N-BPRS)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入组时两组N-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实验组N-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精神病患者的不同病症和个性特点,采取个性化接触技巧,对疾病康复有积极影响。

有效接触;精神病护理;积极影响

精神病是指在社会环境、心理学、生物学等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出现失调症状导致患者行为、意志、情感、认知等方面出现程度不同的障碍性疾病[1]。由于精神病患者在思维、意识及行为方面受疾病的影响,使其与人沟通及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接触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室,精神科护士掌握一定的接触技巧,有利于和病人交流,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对疾病的康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01—2013-12月张家口市沙岭子医院住院女性精神病患者96例,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实验组年龄17~58岁,平均年龄(35.54±8.05)岁;病程4~60个月,平均病程(11.02±12.32)月;精分症22例,躁狂症11例,抑郁症7例,其他8例。对照组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34.82±9.05)岁;病程5~62个月,平均病程(10.24±11.43)月;精分症20例,躁狂症13例,抑郁症5例,其他1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关于精神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器质性疾病。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疾病构成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精神病护理,实验组采用有效接触护理。

1.2.1 接触精神病患者基本要求 接触前要熟知患者病情,重点了解与病情有关的社会心理因素。尊重患者人格,不能流露轻视态度,平等相待,消除患者抵触和不安情绪;注意仪表端庄,加强道德、语言、行动等修养,给病人以振奋和愉快感;为患者保守秘密,不宣扬其病态表现,从反常行为中体验病人内心痛苦;讲究语言的艺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1.2.2 个性化接触技巧 技巧之一,接触合作的患者,以倾听和集中焦点的技巧为主。如接触妄想情绪强烈和躁狂状态者,护士要做一个安静的主动倾听者,和病人多一些目光接触,适当的点头或上身前倾表现出全神贯注状,患者会感觉受到尊重,因而会继续言语表达。当患者离开说话主题时,护士应巧妙地将话题集中到主题上,如:“等一下,我们现在在谈你对某某某的意见”,引导其回到主题。对注意力不集中的患者,在接触结束前,运用综合回顾技巧,如对患者说:“今天我们讨论了什么什么,你觉得怎么样?”加深患者对问题的理解和认同。

技巧之二,接触不合作患者,以沉默、观察和开放性话题的接触技巧为主。当患者不主动倾诉,应善用患者的知觉功能去接触,适当的沉默可给患者留有时间思考问题,让他觉得护士在陪伴和接纳他;善于将观察结果传递给患者,使患者感受到护士在注意关怀他,如:“看出你很疲倦,昨晚没睡好吧?”。护士作为接触患者的主动方,应用开放的话题引导病人自由表达,避免使用选择题或是非题。

技巧之三,掌握不同住院阶段患者的接触技巧。接触新入院患者应主动热情接待,使其有宾至如归感,安全检查时注意尊重患者人格。接触新入院冲动患者,不能惊慌失措,应镇定机敏地组织人力完成保护工作,重点满足其基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接触住院期间的患者,本着尊重其人格的原则,据其不同的病症采取不同的接触方法,重点满足其自尊的需要,如对敏感多疑患者,不能过分热情也不能怠慢,保持适当距离,避免运用肢体语言,表情也不能丰富;接触神经症患者,不要过分关注其躯体不适,要投其所好分散其注意力;接触不保持自我整洁、不安心休养、不按时起居、拒绝服药的患者,使用行动疗法[2],与其共同制定目标,积极启发和鼓励患者,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接触不配合、被动及缺乏耐心的患者,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质奖励[3];接触癔病患者要善于积极暗示,癔病最容易接受暗示,高度暗示可使患者迅速被周围人的态度、行为、言语感染和影响[4]。接触恢复期即将出院的患者,要传递出鼓励和支持,增强其防御能力,重点满足其心理需求。

技巧之四,合理运用身势语。护士的仪表、手势、姿势、表情、态度、目光以及与病人的空间关系极易影响患者情绪。如接触钟情妄想者,要严肃、自然大方,不能表现出轻浮、做作,以免被视为妄想对象;对恐惧不安者要多陪伴,稳定其情绪。

1.3 效果评定

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N-BPRS)评定精神病症状的严重程度。分别于入组时和护理3个月后根据N-BPRS减分情况评定两组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两组入组时N-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实验组N-BPR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有效接触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传统精神病护理。

表1 两组有效接触前后N-BPRS评分比较

3 讨 论

精神病患者情感、认知、意志及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出现了较为持久的明显异常,致使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学习及生活,患者的动作行为常人难以理解,严重者在病态心理支配下可有自杀或攻击他人的动作行为[5]。因此,在和精神病患者接触中,需掌握一定的技巧。本研究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病情、不同病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个性化接触,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产生了积极影响,临床效果满意。

对实验组精神病患者运用沉默观察、行动疗法、综合回顾、积极暗示、鼓励支持与奖励、主动倾听等个性化有效接触护理,与常规传统精神病护理比较,N-BP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个性化有效接触护理,患者刚入院时的紧张、敌对性、猜疑、不合作明显减轻,能尽快适应住院环境,消除对封闭病房的恐惧,较快融入病友生活中,减轻了病人的抵触情绪,为其有效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患者住院期间的焦虑诉述、抑郁情绪、注意涣散显著改善,夸大诉述、情绪高涨、言语零乱、运动增多、兴奋、不合作、装相作态基本消除,明显能自愿表达需要和想法,有效控制自己的异常行为,减少了冲动攻击行为的发生次数,降低了意外风险的发生率。患者出院时的情感退缩、情感平淡、无助和绝望基本消除,不寻常思维内容、社交无能、功能丧失程度大有改观,明显能正确对待疾病、树立自信、增强信心,对其逐步回归家庭和社会,正确面对未来有积极影响。

精神专科的独特性重在强调和患者的接触沟通,在与患者接触中,恰当使用有益暗示、合理解释、确切保证等方法,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与调控[6],接触时善于体会患者的心境,真正理解接纳尊重患者。灵活运用有效接触技巧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

[1]徐建丽.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2(7):1023-1024.

[2]徐晓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33.

[3]蔡海英,龚诚华,胡号应,等.2008-2010年广州市越秀区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2011,17(11):977-978.

[4]高云,任赐儿,张献强.96例慢性精分症患者出院后社会日常生活能力康复追踪观察[J].广州医药,2005,36(5):54-56.

[5]张永生,宋德宽,邹文珍.社区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康复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53-154.

[6]张晓芳.浅议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4):27-29.

[责任编辑:李蓟龙]

孙桂荷(1970-),女,河北尚义人,主管护师。

R 473

B

10.3969/j.issn.1673-1492.2015.02.032

来稿日期:2014-11-07

猜你喜欢
精神病技巧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都有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