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因子研究*

2015-06-23 16:24:09李明秋
关键词:外语教学资源因子

李明秋

(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因子研究*

李明秋

(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3)

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以辽宁某高校57名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研究与30个题项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探索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子。实验数据显示,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受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能力、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内、外在因素和教学反思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这七项内容具有一定的有效因子作用。

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因子分析;影响因子

一、研究概述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把教师作用提到国家人才战略发展的高度。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是高校坚持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外语教师发展的成效又直接决定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和质量效果。近年来外语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成为外语教育领域的研究焦点,只有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才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两方面,其中教学能力是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原动力,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为更客观、全面的对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评价,将探索性的有效因子分析应用到外语教师教学效果评价中,通过因子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与融合,外语教师可以不断追求整体优化,实现专业素质的动态平衡和协调发展,获得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和生命活力。

(一)国内研究

高等学校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教师首先要具有创新能力和教学能力。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需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这是决定性因素。[1]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最具效力的因素,它的发展经历一个实践、反思、总结、改进、提高的螺旋上升过程。[2]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应基于个体维度、工作任务维度和发展战略维度的三维整合来进行。[3]教师教学能力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可归为四个因子:人格魅力、学生导向、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验证性因素。[4]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不仅对教师了解自己的实际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还可为教学管理部门制定教学改革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5]

(二)国外研究

1973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M cClelland提出教学胜任力的观点,是个人潜在的、深层次的最显著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6]Kumaravadivelu(1994,2006)提出并发展了后方法的概念。在后方法时代背景下,外语教师教学研究也从外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探讨转向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Doyle 1990)。[7]伊朗学者Akbari et a1. (2010)首次在相关文献综述、专家访谈、前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包含 6个因子、42个反思行为描述项的英语教师反思理论模型等。[8]

二、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学活动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输出认识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反思,引导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与批判思辨能力等内容的核心。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以专业理念与师德并重来引导学生知识培养与技能塑造的一种影响教学效能与教学效果的综合能力的体现。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专业知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构成了教师教学能力的组成内容。在此内容模式下,处于教学能力顶端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成为重要内容。

(一)教学认知能力

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分析有效组织知识呈现方式的能力,教师作为教学系统的认知对象来创新认知因式,批判性地认识与反思教学行为及行为要素间的关系,理解和概括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洞察和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深度了解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能力。[9]教师对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策略、学生个体特点进行分析判断,能够对教学学科内容进行选择分析,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效能的把握能力。教师教学知识及其能力的提高将会促进教师教学的认知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力、对教学资源的分析力、对教学对象的洞察力、对教学行为的知觉力、对教学情境的辨别力和对教学管理的思维力。

(二)表达能力

教师教学能力中表达能力是课堂教学语言在教学实施中的主要交际交流工具,教师教学要体现出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才能吸引学生,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富有感染力的课堂加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教学艺术能够促进学生对语言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在有着生动语言教学的艺术殿堂学会知识、学会成长。教师可以通过研读语言表达方面的书籍、学习语言表达规则、进行语感训练、培养表达能力等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专业知识能力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中专业知识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教育情境知识和通识知识。学科知识指教师掌握的某一特定专业的学科知识,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基础,学科知识是教师应具备的适用于教育教学实际的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 ledge,简称PCK)是指一个学科领域主题和问题怎样组织以及对教学的理解[10],是教师对本专业知识进行教学的运用、理解、掌握、融入和展现的过程,是教师独特的学科领域学习内容与教育学知识进行融合揣摩对教师自身的专业进行理解的特定形式。教师学科教学的内容是要求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内容,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新知识,包括由事实、态度、过程、技巧、信念和概念组成的结构,促成了丰富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建立与发展。教学学科知识是教学表达的相互作用的知识基础,是教师独特教学领域学科内容和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

(四)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准确把握专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设计专业教学的着眼点、侧重点和创新点。专业教学活动以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等内容来实现专业教学研究和专业教学创新的能力。专业教师以向学生传授学科专业知识、引导启发学生探索未知,进行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辨能力为着眼点的专业教学。

三、外语专业教学的有效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技术,因子分析不但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还被语言学家用来进行语言研究。[11]将原始变量归纳为少数几个新变量即形成因子。因子是一组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它代表这组变量中所蕴含的共同点。因子分析主要考查不同因素在外语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频率,对相同内容、频繁出现的因子进行分组,最终结果以因子结构体现。

(一)因子分析实验设计

本研究在总结前人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外语教师教学的主客观因素,调查教师教学过程的行为状态与表现,以全面了解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具体的研究目标设计为:探索影响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因子。

(二)研究对象和实验工具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为辽宁某高校的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教师 57人,其中 2735岁教师为 27人,3645岁教师为23人,4660岁教师为 7人。共发放问卷57份,全部回收为有效问卷。笔者事先对问卷进行了多次修改,并对问卷进行了试测,以求在研究上能够实现外语专业教学的有效因子。实验工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反馈情况,旨在对外语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考查和归纳。第二部分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确定题项为30个。内容涉及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状态、教学策略、语言因素、心理因素、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方面。采用 “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的李克特五级量表(1—5 Likert scale),对外语教学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问卷调查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能力状况进行选择,在每个题项后任选一个五分级中的计分程度,如完全符合 =1,基本符合 =2,一般符合=3,不太符合 =4,完全不符合 =5。计分过程按照符合程度分别给予 5、4、3、2或 1分来赋值。预测的问卷整体值 (Cronbachα)达到0.82。

(三)数据收集

通过一系列开放性的书面问卷反馈,了解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现实状况,并提取影响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然后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探索提高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子。

(四)数据分析

下面表1是问卷量表中每个题项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所有题项均值都小于 2.90。题目设计内容涵盖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等方面。超过四分之一的实验对象选择 1(完全符合)或 5(完全不符合)选项。这 30个题目的信度为0.736,比较理想。KM 0和 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表明:卡方 (45)=328.725,p=.000,KMO值为0.732,Bartlett’s球型检定结果显著,较适合采用因子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数据采用斜交旋转 (Direct Oblimin)进行自然归类,得出 6个影响因子,累计解释总问卷方差的61.2%。7个因子的信度区间为0.780.85,具有较高的信度系数,并具有较好的内在一致性 (见表2)。

表1 题项描述性统计 (N=745)

表2 因子信度分析结果

表3中是各题项在各影响因子上的负荷量及因子命名内容。因子一包含5个负荷量超过 0.45的题项,涉及教师的教学语言点讲解、教师性格、教学内容与策略、教学资源选用、教学技术运用等内容。测试认为教师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力等因素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因此,我们将因子一定名为“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能力”。因子二所包含的内容有直接针对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题项(4、6、29)。此外,测试被看做是教师教学能力策略的一部分,因为测试的目的是得到受教育者针对教师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设计内容的适应度的真实反馈。基于此,将因子二定名为 “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因子三定名为 “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因为语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外语教师教学的重要支撑点。因子四,涉及教师教学能力的认知因素,包含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力、对教学资源的分析力、对教学对象的知觉力、对教学情境的辨别力和对教学管理的思维力等内容。因子五是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的影响因素,包含教师的角色把握、学习环境的营造与协调、教学过程有效性、主动性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等因素。因子六定位为教师教学能力内、外在因素,这其中包括人文素质或学科水平以及教学能力、教学意愿和动机、外语教学心理和行为因素、外语教学理念等因素。因子七定位为教学反思能力,其中包括培育反思性英语的文化氛围、提供英语教学反思的个体空间、培养英语教师主体意识、锻造个体反思的能力等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因子四、因子七和因子一所含题项的均值最高,分别为 3.263、3.015和 2.736,因子三次之,为2.339,而因子五、因子三和因子二则较低,分别为1.878、1.974和1.896。

表3 因子结构及负荷

续上表

本实验结果证明,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的影响因子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尤其是教师本身的内、外部影响因子比例高于国外同类实验数据,量化认为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应当从教学反思视角建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教授的观点,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对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因子进行的描述呈现出四个特点:第一,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学能力影响的显著内容;第二,教师教学认知能力依然是教学能力影响因子之一;第三,外语教学能力的内外部影响因子比例占总因素的大部分;第四,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影响因子的构成比例分别为: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能力为 11.3%,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为 16.4%,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为10.7%,教师教学认知能力为 11.8%,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为 15.6%,教师教学能力内、外在因素为 15.8%和教学反思能力为 18.4%,共占100% (见图1)。

图1 影响因子构成比例图

1.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能力

本次实验显示,因子一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能力占总影响因素的 11.3%,排在第六位。综合实验的初始阶段对外语教师进行的问卷反馈结果,我们认为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影响因子受“教师个体与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等影响”。教师的教学意识与教学资源的利用与操作,在某种程度上对教学能力影响因子直接关系到有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与思辨的能力的影响因素。把握有效教学资源使用的适切性能够开发、组织、利用教学资源。本实验中,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题项的第5题和20题的李克特均值和因子一的高数值均揭示了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因素。

2.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

在本次实验的开放式调查问卷反馈中,将近16.4%的教师认为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对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产生直接影响。调查显示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因素的李克特均值为2.721(见表1),表明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影响因子。

3.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

调查问卷反馈中,有 10.7%的教师认为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师的教学因素,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主导功能。李克特均值为2.468(见表1)。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是教学过程的特殊认识过程,是教师教学语言的特殊形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能与学习效果,教师的表达能力会促进学生易于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产生更高的求知欲,激发学习情趣。富于艺术性的语言感染力能够启发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引起学生共鸣。因此,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同样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子之一。

4.教师教学认知能力

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问卷调查发现,有11.8%的教师认为这是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因子之一。教师教学认知能力表现在以教学系统为认知模式,对外语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意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它关系到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与教学实现。李克特均值达到2.786,是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显著影响因素。

5.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外语教师教学能力体现的落脚点。有 15.6%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归因于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因子,李克特均值达到2.654。外语教师课堂教学需要在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安排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甄选丰富有意义的教学材料、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技能等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才能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它也是作为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之一。

6.教师教学能力内、外在因素

有15.8%的教师认为教师教学能力内、外在因素影响其教学能力的发挥,李克特均值达到2.839。教师教学能力内在因素指教师的心理素质、教学态度、教学思辨、教学意志等内容;教师教学能力外在因素指教学环境、教师个体特征、教材、学生、教学设备等内容。

7.教学反思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主体性活动,需要教师从教学活动实际出发对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仔细地观察和严谨地反思来改进教学的行为,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能力提升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有 18.4%的教师认为教学反思能力归因于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核心,李克特均值达到2.876。

四、结束语

实验结果为高校外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因子分析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补充,同时也为教师审视和发挥自身的教学行为能力提供了实证借鉴。它可以作为高校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能力管理绩效的理论依据。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即 “经验+反思=成长”,这一理论对外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是一种经验的最好描述。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相关因子的研究,我们总结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应依赖于教师与教师教学资源组织能力、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师课堂教学实施能力、教师教学能力内、外在因素和教学反思能力等因素。

[1] 郝晓玲.关于大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2):84-85.

[2] 王志伟,孙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高途径探析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5):106-108.

[3] 翟海燕.高校教师岗位胜任力评析——基于个体、任务、战略三维整合模型的研究 [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1(2):19-21.

[4] 汤舒俊,刘亚,郭永玉.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 [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6):78-81.

[5] 王吉权.因子分析法在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15):28-34.

[6] M cClelland D C.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4.

[7] Kumaravadivelu B.The Postmethod Condition:Emerging Strategies for Second/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J].TE-SOL Quarterly,1994(1):27-48.

[8] Akbari R,F Behzadpoor B.Dadvand.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reflection inventory[J].System,2010,38:211-217.

[9] 孙杰远.教学认知能力:教师专业发展核心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59-63.

[10] 朱晓民,陶本一.学科教学知识:教师专业知识的新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06(5):32-34.

[11] 张立飞,严辰松.中国英语学习者错误探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3):133-138.

Effective Factors 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

LiMing-qi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3,Liaoning,China)

University teachers'educating and teaching ability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of teachers'professional ability.Taking the 57 teachers as candidates in one university of Liaoni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this paper,combined with literature study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analysis,intend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Seven effective factors are extracted,indicating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ies have been influenced by teachers and teaching resources organization ability,teaching style and teaching design ability,teaching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teachers'teaching cognitive ability,teachers'classroom teaching ability,teachers'teaching ability to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and teaching reflection ability. These seven factors have certain effective factors'functi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teaching ability;factor analysis;influencing factor

G642.1

A

1009-055X(2015)03-0101-07

(责任编辑:邓泽辉

2014-10-14

2013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 (辽 -0015-B)、辽宁省社科联2014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4lslktzijyx-19)、2014年大连海洋大学校级教学改革项目 (JG2014YB33)

李明秋(1973-),女,辽宁鞍山人,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资源因子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中等数学(2020年1期)2020-08-24 07:57:4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大山教你学外语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大山教你学外语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