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波+赵晔炜
摘要:城市行政环境的变更及公共安全现状,对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智慧城市的提出与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操作空间,为有效控制公共安全事件注入新的理念和能量。本文从制度和技术双重维度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提出了智慧安全作为新型的城市安全管理模式,希冀改进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和无组织状态,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智慧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安全;物联网;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D035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5)03-0062-07
一、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梳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①,城市社会转型逐步深入,旧有利益格局被打破的同时,新型利益矛盾日渐凸显,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社会治安等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另因社会阶层日趋分化,社会价值观趋于多元,各方对抗性冲突增强,社会控制难度增大。城市行政环境的变更及公共安全现状,对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问题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全局问题。如何探求科学、高效、合理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政府提升城市管理品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HJ1.8mm
国内学者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研究方面已有了初步进展。较多学者从管理制度体系建构层面对此做了探讨,主要包括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角色定位、利益调解、预防性措施、组织机制保障和应急管理机制等。雷仲敏认为应强化立法,明确政府和社会团体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整合资源,打破条块分割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动员社会、公众和企业共同深入到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模块中。[1]吴家庆等认为应注重协调利益关系,有效避免社会冲突和社会矛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张芳山提出要加大预测和脆弱性分析,做好公共安全管理的预防性措施,同时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提供组织保障。[3]史培军等从公共安全管理组织机构设置的角度提出了体系存在的不足,在危机应对方面,还没有真正做到“横向到边”和“纵向到底”。[4]孙斌提出应该加强社会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扩大公共安全信息的范围,加强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强化供给对需求的调节作用,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建立统一报警机制。[5]
相对于传统的以制度为主的研究维度,智慧城市(SmartCity)〖ZW(DY〗本文认为,智慧城市(SmartCity)是一个涵盖赛博城市(CyberCity)、数字城市(DigitalCity)、泛在城市(UbiquitousCity)、智能城市(IntelligentCity)等特征的概念范畴。〖ZW)〗的提出与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操作空间,为有效控制公共安全事件注入了新的理念和能量。智慧城市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以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多网融合为依托,实现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可从根本上改变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模式,优化城市的运行机制,提升城市管理的效能和品质。基于此,一些学者从技术维度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信息化进行了初步探索。傅首清等提出在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六大平台,即整合协同的组织平台、日常公共安全信息监测分析和预警平台、信息发布和危机处理指挥平台、以物联网为基础的重点区域管控平台、恢复与评价发展平台和公共安全教育培训与公众参与平台。[6]代宝乾认为物联网将大大提升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水平,通过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危险源监控和隐患排查体系等基础性工作,提高预防预警能力。[7]陈如明从云计算在智慧城市中应用的角度,指出在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应急联动通信系统,涉及多部门、多系统、跨地域快速联动响应,构建一种真正云化、智慧化的智慧应急联动协同快速响应决策调度体系,改变灾难性突发事件来临时应急联动“联而微动”甚至“联而不动”的被动局面。
目前,国内外一些城市已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智慧化实践进行了探索。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DataCenter,简称IDC)利用联机、宽带和无线全覆盖的服务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所有的城市公共安全信息被搜集到统一的中央管控中心,并在此被整合和管理,让公众能够随时随地感知自身周边环境的安全状态。自2002年开始,台湾桃园便积极推进U化(Ubiquitous)的“U-桃园”建设,大量运用宽频应用服务,透过行动装置和无线网络环境的完备度,在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安全监控和预防等方面实现多元化发展,桃园县域内的公众均可不限时空地透过信息通讯设备享受到便捷、安全的优质生活服务。首尔推出的“U-Governance”服务构建了具备开放式和智慧化的安全保障体系,针对突发事件与政府、法院、消防局和警察局等部门连接,成立整合营运中心,提供事前感测、警告和回应等防范措施,为市民构建安全的生活环境。
由上述可知,现有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有了初步探索,某些研究在制度体系建构上对城市公共安全的管理有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但在研究过程中未能够关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技术创新的支撑;另有研究过度倡导技术决定论,而忽视了管理的组织体制要求,造成了片面强调技术对运作流程的固化而非对治理模式革新的发展态势。本文则着眼点在于,实现智慧城市与公共安全管理的有效融合,从制度和技术双重维度对智慧城市进行研究,通过智慧技术的新理念来探求新型的城市安全管理模式,[JP4希冀改进城市公共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率和无组织状态,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JP
二、智慧安全管理的概念阐释
智慧安全管理是指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通过对城市事物的整体感知,增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特殊、危险源事物的动态发展情况,提前预防控制突发公共事件,为城市中的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以及社会生产、工作生活提供智慧化的安全服务和保障。智慧安全管理理念把城市本身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城市中的市民、交通、能源、商业、通信、水资源构成一个个子系统。[9]在传统城市管理中,这些系统之间是孤立和零散的,无法为城市发展提供完整的信息支撑。智慧安全管理则通过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最优化等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网络化、层次化的方式,将城市管理中的各个子系统彼此联系、相互促进,使城市中的安全基础设施形成网络,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凸显出来,使之成为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神经系统”。智慧城市的实质在于整合城市不同部门和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重新整合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调作业,更加全面地掌握信息,合理分配利用资源,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城市管理的最优化决策,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