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华
(湖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咸宁 437005)
“国培计划
——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自我评价个案研究
刘晓华
(湖北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北 咸宁 437005)
“国培计划”自2010年全面推进以来,培养了一大批正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种子教师,给教师培训体系乃至整个教师教育体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实施“国培计划”,培训绩效评价至关重要。承训单位应积极加入评价主体行列,及时评价承训项目绩效。本研究采用李氏评价模型,对2014年本校承训的“国培计划”进行项目设计的适切性、项目过程的满意度和项目结果的影响力评价。
“国培计划”;李氏评价模型;绩效自评;项目结果的影响力
“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2010年首次实施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作为“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模式是组织支教教师、师范院校学生到农村中小学支教,进行顶岗实习,被置换出来的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培训机构和优质中小学、研修基地进行为期3-6个月的脱产研修,置换脱产研修的目的是提高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能在实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中发挥辐射、引领和带头作用。
湖北科技学院(以下以“我校”或“本校”代替)自2010年起开始承担“国培计划”的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任务。2014年承训项目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是其中之一。
“国培计划”项目绩效评价重要性不言而喻。评价主体应具多元化,除了第三方(政府主管部门、或政府委托的评估机构),参训学员之外,项目承训者,更应该作为重要评价主体,对承训项目开展及时全面的评价,对“国培”工作的有效进行、使整个“国培计划”良性发展至关重要。
正是基于此,我们决定对我校承担的2014年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进行自评。希望通过此研究,能为“国培计划”评价体系的全面构建做一点努力。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14年我校承担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计划人数50人,实际报到48名,报到率96%。48人均顺利完成了培训,结业率100%。 学员来自湖北省部分县市农村小学,81%的学员年龄在四十岁以下,67%的学员具有本科文凭,其他的均具有专科文凭,67%的学员毕业于英语专业,64%的学员毕业于师范院校,27%的学员教龄在5年以下,20%的学员教龄15年总以上。总体上是一支年富力强、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对培训充满渴望的队伍。
(二)项目评价模型
关于“国培计划”评价模型的构建,不少学者已作尝试。比如王姣姣提出的“五层面、全方位”模型[1],张坤香的CEMAPA模型[2],李桂荣的三维度评价模型等[3]。以上各模型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鉴于自评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决定采用李桂荣的三维度评价模型(简称李氏模型)。所谓李氏评价模型,就是:“设计是否有效,过程是否有效,结果是否有效”的评价模型。“设计是否有效”是对项目设计的适切性评价,包括培训目的、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方式、培训管理、培训条件、考核方式和追踪方式八个方面。“过程是否有效”是对项目过程的满意度评价,包括“培训讲师、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管理”四个一级指标,“师资结构、教师质量、课程结构、课堂效果、培训形式多样性、培训形式实效性、教学管理、生活管理、学习管理、追踪管理”十个二级指标。“结果是否有效”是对项目影响力评价,包括“对受训教师本人的影响、对受训教师所教学生的影响、对受训教师所在学校的影响、对整个教师培训系统的影响”四个一级指标。“教育精神、教育知识、教育能力、精神状态、学习心理、学业成绩、学习能力、对同事的影响、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国培的示范作用、国培的引领作用”十一个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都有相应的考察重点。我们认为,李氏评价模型在“国培计划”项目绩效自我评价中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三)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两种研究方法。文本分析:根据李氏模型的评价指标,对2014年我校承担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设计书进行比对研究;问卷调查:培训项目结束时,我校根据李氏评价模型设置的培训后效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四)项目评价
1. 项目设计的适切性评价
李氏评价模型认为,培训项目设计是否科学,是否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主要从培训目的、培训讲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管理、培训条件、考核方式和追踪方式等八个方面进行考察。鉴于培训管理多主体、培训保障由教务等部门负责,加上研究周期的缘故,本文只重点考察培训目的、培训讲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培训考核五个方面的设计。“我校设计”主要是指我校《“国培计划——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计划(2014)》文本中的设计指标。
表1显示,我校承担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目的设计有个别指标缺失,培训讲师设计也有个别指标缺失;培训内容设计两个指标只是部分达标;培训方式设计一个指标部分达到要求、一个指标表述模糊;考核方式设计一个指标缺失。
表1 项目设计的适切性指标比对
2. 培训过程满意度评价
关于培训过程的满意度评价,李氏模型构建了四个一级指标,和十个二级指标(见表2)。“培训管理”,因为培训管理的多主体缘故,只着重考察“教学管理”。“我校情况”均为培训结束时我校设计的培训后效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表2 项目过程的满意度指标比对
通过比对(见表2),培训学员对专家来源和组成的满意度较高,尤其对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在讲师总数中所占比例感到满意。就讲师质量而言,80%的学员反映受益最大的是来自一线的讲师,44%的学员选择了课改专家,35%的学员认为高校教师的授课受益最大。
培训内容的课程结构调查结果显示,学员对课程模块的结构比例表示满意。对教育理念课程的满意度达到81%,专业知识(包括学科教学知识)的满意度达到84%,专业能力(包括学科教学能力)的满意度高达89%。
学员对培训形式的满意度较高,在专题讲座、话题研讨、案例评析、现场观摩、交流分享、论文撰写与答辩中,最受欢迎的形式依次是现场观摩、案例评析和交流分享。而对我校首次采用的结业设计(包括结业论文、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三种形式)和现场答辩,大部分学员表示“感觉新鲜”“开始紧张”甚至“恐慌”,过后“感觉受益很大”。部分学员表示,结业论文撰写使他们学会了科研的基本流程和规范,答辩使他们进一步澄清教学观念,结业设计(尤其是论文的撰写)拉近了他们跟科研的距离,使他们对科研不再觉得“神秘、高不可攀”。对培训形式的实效性,学员表示基本满意,但培训形式的针对性需要改进。
就教学(培训)管理而言,学员对教学组织和教学纪律方面的管理表示满意;对专用教室的学习环境“很”满意;对以QQ群作为学习资源共享平台表示满意;对班级活动的开展满意;对“一个指导教师和三个学员组成的学习共同体”“尤其”满意。我校首次实施由一个指导教师和三个学员组成学习共同体,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指导学员的学习、科研、后续追踪工作,帮助学员更好地利用培训平台,更有效地学习,更快地提升自己。学员反映,学习共同体让他们有更好的归属感,学习更轻松,交流更方便愉快。
3. 培训结果的影响力评价
李氏评价模型对培训结果的评价主要关注“对受训教师本人的影响”、“对受训教师所教学生的影响”、“对受训教师所在学校的影响”和“整个教师培训系统的影响”四个一级指标,还是因为研究周期的缘故,本文只关注对受训教师本人的影响,重点关注“教育精神”“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信息主要从结业论文、调查问卷的主观题、学员撰写的培训心得和教育叙事中获取。
48名学员中42名学员选择撰写结业论文、6名学员选择教学案例设计作为结业设计。结业论文基本能够做到选题适当,撰写规范;答辩语言表达流畅,观点阐述清晰。有些学员答辩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教学案例设计合理,学员结业说课,大有把答辩评委当作自己学生的架势,苦口婆心,循循善诱。
调查问卷的学员主观答案显示,学员的教育精神、师德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结业论文和案例教学设计显示,学员的知识和能力均得到提高;培训心得和教育叙事显示,学员在教育态度和生活情态等方面也发生了改变。有学员表示自己的“教、学观念均得到了更新,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提高”;“3个月的学习不可能涵盖所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授课教师给我们提供了学习方法,起到了‘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功效,让我们终身受益。”“国培,让我经历了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激动。”“学习是充实的,学习是收获的,学习是难忘的。”“感受国培:教育理念好似望远镜,让你登高望远;课例研究好似显微镜,从问题出发,解剖麻雀;身心好似洗礼,只为庄严地出发。依恋国培:九十多个日子太短,只争朝夕,课堂上质疑问难,思想交锋,图书馆里流连书海,穷根究底。”
(一)项目设计的适切性
项目设计整体符合要求,有一定的适切性。当然,培训目的设计和培训讲师设计虽各有一个指标缺失,但均基本达到要求。建议培训内容应该增设前沿知识。培训方式除了系统讲授语音知识外,还应该有提升英语表达能力的课程设计。考核方式还应有课堂表现档案袋等方式的设计。
(二)项目过程的满意度
学员对项目过程的四个一级指标内容整体比较满意。在培训方式的针对性方面需作改进。学员的英语能力、英语水平各不相同;从教经历和人生阅历也有差异;认知方式自然不一样。在培训方式上应该尊重差异,增强培训方式的针对性,使学员均能在自己适应和喜欢的方式里学习、思考、成长。“教育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学员的“灯”形形色色,点“灯”的方式自然也应该多姿多彩。建议把课程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兼顾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员的学习需求。建议充分发挥指导教师作用,保持与学员联系,了解学员精神、工作及生活状态,及时帮助排忧解难;定期访问学员,现场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与有研究兴趣和能力的学员建立科研小组,共同研究小学英语教学问题。
(三)项目结果的影响力
像其他各期“国培计划”项目一样,2014年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对参训学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到了巩固和补充,科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得以增强。但就如何帮助学员把所学理念、知识和能力迁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让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先进的理念教育学生,用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情态感染学生,让学生随同自己一同成长;并向同事传递先进的教育信息,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让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学发生改变;并通过国培计划去影响其他形式的培训、乃至整个培训系统,是国培计划承训者不断研究的话题。
“国培计划”是国家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自2010年全面推进以来,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正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教师,同时也为整个教师培训体系的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培训主体之一的高校为这一成果的取得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国培计划”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不仅耗费了上至教育主管部门,下至培训承担机构和参训教师的大量时间和心血,更是耗费国家巨额资金。故而,培训绩效的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构建科学的评价理论体系,以多元评价主体,系统、科学的进行项目实施绩效评价甚为关键。作为培训院校,应该积极加入评价主体行列,及时对自己承训的“国培计划”项目进行自评。在项目自我评价工作中,我们认为李氏评价模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有助于总结经验,寻找差距,不断完善项目设计的适切性,提高项目过程的满意度,提升项目结果的影响力,更有效地完成“国培计划”培训任务。
[1] 王姣姣. “国培计划”实效自评模式探究与反思[J].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1,(12):6~8.
[2] 张坤香. “国培计划”短期集中研修项目的绩效评估模型[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6):101~104.
[3] 李桂荣,韩肖艳. “国培计划”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与抽样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14,(12):1~6.
2095-4654(2015)05-0085-04
2015-03-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培计划——基于动态需求分析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13BYY073);湖北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国培计划——基于动态需求分析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2013-XA-019)
G451.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