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娟
[摘要]讲、练、评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三大环节。特别是试卷讲评更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教师及时的讲评、全面的总结、科学的分析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及时发现知识的缺漏,巩固其基础知识,以期挖掘习题中的潜在因素,使学生提高审题和解题的能力与技巧,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因此,正确处理好讲、练、评这三大环节,并切实抓好讲评这一关,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都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关键词]试卷讲评教学效率有效性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30119
试卷讲评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改进教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查漏补缺,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上好试卷讲评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复习质量。但有些教师对试卷讲评课不够重视,表现在:教师上新课投入时间多,试卷讲评投入时间少;教师“满堂灌”,学生参与少;教师对学生批评多,鼓励少。这些都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历史试卷讲评课呢?实践证明,教师要上一节成功的讲评课,必须根据历史科的特点,做好以下四点。
一、讲评试卷一定要及时
每一次考试结束,学生都会非常想了解自己的答题结果,并且对自己刚刚做过的题目还记忆犹新。如果讲评试卷及时,对提高教学效率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平时的测试结束后,教师最好能在当天改完试卷,及时了解并分析学生答题的整体情况,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逐项分析学生答题的错误及原因,从而了解学生平时学习中的弱点盲点。然后第一时间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习中的得失,及时纠正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教师不能及时把学生测试的情况反馈给学生,既会使学生测试出现的错误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也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公布试卷成绩时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公布成绩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方法得当,切忌对成绩好有进步的学生一边倒的表扬,而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嘲笑、谩骂或讽刺,刻意贬低学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等。这样既不会让学生重视纠正本次测试中出现的错误,也不会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师不当的语言会对学生造成隐性的伤害,更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所以公布学生成绩时,教师对于考得好的有进步的学生要给予表扬,进行激励;对于考得差的成绩有退步的学生更是要提出希望,进行鼓励。这个环节一定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
三、讲评试卷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批改学生试卷中应要注意收集、整理和归纳学生答题中出现的典型性错误,以此为突破口进行举一反三、多角度地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得更为透彻,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讲评中切忌面面俱到,对于学生掌握得较好、错误较少的题目,应该是不讲评或少讲评。要上好一节讲评课,要注重做好以下两点。
1.狠抓基础典型题,密切联系课本,归纳总结
认清时、地、事、物等构成历史的基础要素,分析其因与果,这些都是历史学习的关键,试卷检测考查的主要内容也是这些。所以教师在讲评时不仅仅是要讲题目本身,而要讲与该知识点有关的一系列内容,就该题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多角度设问。这样不仅能启发学生答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归纳总结能力,也会使学生在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上有很好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的效率。现以2014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试卷中的一道选择题为例说明之。
下列战役中解放华北全境的是()
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
答案是选D。这道题属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主要战役专题的内容。教师在讲评时首先要问学生这是中国历史哪一个时期的问题,等学生正确回答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后,再和学生一起找该题解题的突破口。这是“解放华北全境”的战役,然后问学生与“华北”这个地理位置比较接近的是哪一个地方的战役,学生会很快地找到“平津”,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是“平津战役”。接着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其他三个备选答案中在什么情况下会考到:问到“解放了东北全境”的应该是“辽沈战役”;考到“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的战役”是“淮海战役”;考到“促使国民党政权直接垮台的战役”就是“渡江战役”。总之,教师在讲评时,既要引导学生如何答题,也要让学生进行联系、对比、归纳、总结,掌握比较多的知识点,学习起来就更得法更有效。
2.多讲解题思路,注重知识点的发散和变化
教师在讲评时,一定要抓住学生错得比较多的基础典型题来评析。先要启发学生说出该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该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方面有哪些较为常见的题型。然后进一步分析该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该类题目的突破口在哪里,什么才是最佳的解题途径。最后还要评析该题的干扰因素是什么,为什么会出错。这样的讲评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讲评试卷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解题指导,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好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并且可以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
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确立了美元在哪一体系中的中心,从而获取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
A.世界殖民体系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国际货币体系D.雅尔塔体系
答案是C。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时间是“二战”后,范畴是“美元”,当属经济类。分析四个备先答案里面属于经济类的只有C这个选项。当然也可以用排除法或联系记忆法等。
在教学环境等基本情况一样的情况下,如果试卷讲评技高一筹,教学质量就能上一个台阶。所以,教师如果不仅仅要求学生停留在只会答某道题的层面上,就应该积极开展试卷讲评研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吕世虎,巩增泰.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2]蒋完尧,汪玉珍.评课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苏]尤·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戚雪琴.例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与管理,2011(6).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