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婷
摘 要:在课堂活动中,朗读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同时朗读教学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有效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语文课堂应重视朗读教学环节的预设,让学生能在朗读中真切地体验文本,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朗读预设;走进文本;凸现情感;提高实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的总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的练习”。
一次公开课活动,听一位老师执教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整个课堂自始至终气氛活跃。回来后把他的课件与听课笔记看了几遍,欣喜地发现:重视朗读教学预设,琅琅的书声时时在教室响起,是这节课的亮点。古人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教学实践中,朗读预设被视为语文学习的至妙之法。本文就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讨朗读预设活动的一些做法。
一、目视其文,口发其声
1.设计默读是初步了解文本的方法
朗读被证明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极有效果的一种方法。目视其文,口发其声,是朗读的方法。如今多媒体课件的介入,往往设计“机读”替代“我读”,“师读”替代“我读”。有时课堂只听“他读”一次,教师就进入主题——品析文本。语文课堂的琅琅书声已渐稀落,甚至销声匿迹。
如何更好地实现语文的教学目标呢?教育界人士在不断探索。我想,让朗读回归语文课堂是一条可以尝试的方法。
我尝试,明确的任务下,让学生“说说罗布泊的印象”,设计默读,达成学生初步了解文章概略。让“罗布泊”在学生脑海中存在一个简单的印象。若设计再次默读,抛以指向性更明确的任务——“为什么说罗布泊是逝去的仙湖?”,学生的脑子里浮现出 “昔日罗布泊”“今日罗布泊”的影子。
2.口发其声,试探走进文本的路径
朗读宛如一味兴奋剂,撞击着学生的耳膜,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活动,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朗读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十分困难,但如何把握基调,这是需要我们教师指导的课题。
有时,语文课堂朗读环节往往安排在分析理解、字词落实、质疑探究、品位欣赏等各个环节之后,课堂中似乎不能忽略以上环节,却常常忽略了朗读环节。
我强调,学生应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发其声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感受生命的绿洲本是美好的事物的设计,要求学生选择哪一种语气符合语境。其实这“向往之情”,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易准确把握,这种目标在这堂公开课中做到了。学生在读中体验着景象,这是本堂课的成功之处。
朗读的抑扬顿挫,如旋律和谐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有谁会拒绝接受美呢?这过程,都是朗读教学预设的价值。所以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
二、心同其情
1.在朗读中体会文本的情境
我们设计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用“向往”的语气朗读,感受罗布泊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优美环境,有助于学生理解这是“昔日的罗布泊”。
接着,又转问“今日的罗布泊”,学生发现文中第三段“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这个短句,教师同样要求学生用适当的语气朗读语段,以此,让学生感受一个“神秘”的沙漠。
2.在朗读中体会文本的主旨
在琅琅的书声中,一个美丽的仙湖,繁华的绿洲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摄氏度”,学生感受到罗布泊的荒凉。文本中两句话的情感,用朗读手段已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前后对比的朗读预设,感受到一个美好事物的毁灭,正应了鲁迅的悲剧之说,而“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学生想到惋惜、痛苦之声回荡于教室之中。通过朗读,学生心目中永远存在一个“绿色的罗布泊”。因此,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预设,是凸现情感目标的重要方法。
三、耳醉其音
1.欣赏,进入文本的内层,进行感悟体验
设计听读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读“曾经的罗布泊”语段。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到罗布泊本是生命的绿洲,那儿景色优美。在聆听中,学生对罗布泊产生了喜爱之情。
当教师朗读到“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读出“悲愤”之情,让学生自然地对眼前的荒漠感到痛心。因此,教师对重点内容适时点拨将推动学生的情感发展。斟酌朗读的过程,教师的适当点拨,学生反复朗读的过程,也是分析文章、领会文章旨意的过程。
2.想象美好感情,重读,再次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
清人贺贻孙在《诗筏》里说:“李、杜诗,韩、苏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数诵数十首,方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这段话也充分说明了多次朗读的重要性。
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是作者感情的真实流露。朗读作为学生体验、感悟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在学生潜心会文基础上的朗读,才不会“淡而无味”,达到“如品佳茗”的效果。这样的朗读预设,才能真正生成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生成学生深刻的生命感悟,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铺路。
朗读应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文课堂本应该有朗读的一个空间,可惜朗读教学的实践都有着很大的滞后性。课堂中可以通过多次朗读,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境界。让朗读归还语文课堂吧!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朗读走入文本,感受其中的美好情感,让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方智范.语文教学与人文素养[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