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宏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中国的工业”。
【课程标准】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中国工业的分布特点之后进行的拓展提升的学习。优化我国工业的方向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承载着中国未来的中学生,了解我国的工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非常必要。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中国传统工业的特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在前面农业的学习中也初步了解了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上都为本节课的知识学习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做了必要的知识及理念储备。
【教学目标】1.结合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传统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理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概况。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国情意识,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振兴祖国努力学习的决心并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分布现状。
难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地图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引入:阅读资料,承上启下
1.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我国工业产品在世界上的地位描述”,提问:关于中国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用下列哪个词汇描述表示比较准确?(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工业大国、工业强国)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虽然我国许多工业产品出口数量庞大,但我国目前还只能是工业大国,而不是工业强国;我国目前处在工业化阶段的中后期。
对应的学生活动:1.阅读文字资料提取信息,思考问题。
2.了解我国工业在世界的地位及所处的阶段。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区域发展进程中所处的阶段,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理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分析环境污染、高新技术产业奠定基础。
过渡:正因为我国还没有像发达国家一样完全实现工业化,所以我国工业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教学环节二
观看视频,分析工业问题,明确工业方向
教师活动:播放“穹顶之下”五个剪切片段,按顺序出示下列问题串。
视频1“对小女孩的采访”
问题1:小女孩看不到蓝天的原因是什么?
视频2“雾霾的两大原因”
问题2:我国工业煤数量巨大,其他国家发展燃煤过程中也有污染吗?
视频3“其他国家(印度、伊朗;美国和伦敦历史上的污染)的污染情况”
问题3:既然钢铁等企业污染如此严重,发展中国家为什么不对这些企业予以取缔呢?
视频4“对钢铁企业的采访”
问题4:有没有一种方法,既能减少污染,又能够使“我们的经济不掉下来?”
视频5“专家谈我国工业的发展方向”
对应的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五个逻辑思维关系逐步递进的五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在对问题的递进式思考中,意识到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各个问题设计意图如下:
问题1:视频播放,吸引学生注意力。
问题2:了解当今对人们生活影响最大的环境问题雾霾的产生原因及与工业的关系。
问题3:了解环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极易出现的问题,学会以发展的视角看问题。理解我国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问题4:了解污染问题的治理涉及就业问题、经济问题等多方面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学会用综合观点看问题。
问题5:理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教学环节三
观看图片 知晓高新技术产业类型
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图片,让学生猜测属于哪类高新技术产业。思考该类产业与目前学习的哪个学科关系密切?
对应的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并思考
设计意图: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类型,与所学知识建立联系,树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环节四
看地图 归纳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特点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分布特点。
对应的学生活动:结合地图,归纳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初步学会根据地图归纳地理事物分布特点的一般方法。
教学环节五
谈理想 交流分享职业规划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特点思考未来职业规划,结合自己擅长的学科,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与同学分享职业规划。
对应的学生活动:结合知识,选择自己将来从事的产业类型,初步规划未来职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分享交流能力。树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结合微信圈盛传的“穹顶之下”视频对我国工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发展方向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热情。
2.问题串的设计紧密结合视频,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逐步深入的思考中自然得出“中国工业发展必须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路”的结论,成功地突破了“理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这一教学难点。
3.将了解高新技术产业与目前所学学科、学生个人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使学生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树立为振兴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决心。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