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2015-06-17 16:27:31张志东
新课程·小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注入式数学课前置

张志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获得了快乐,而且有效地训练了他们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同时还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这样的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成为高效课堂,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保证课堂质量

作为教改大潮中的教师,首先要打破“注入式”和“满堂灌”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要大胆地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因为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如果不在这里“大动干戈”,就很难在短时期内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重视前置性作业——预习,培养学生自學能力

预习与否,预习效果如何,前置性作业的布置和完成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着上课质量。前置性作业是学生在自学新知识的前提下,自己独立动手、动脑,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内容。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由依赖变为独立,由被动变为主动,而且加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不断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课堂上交流、探讨、倾听和诉说气氛会更加活跃;学习效果就好,课堂效率就高。

三、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改下新的数学课堂应是自主的、疑探的、合作的、交流的。自主合作探究本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客观需要。课堂上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兴趣,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探究学习和思考。唯有如此,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才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挖掘出创新的潜质。

2.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质疑、探究、交流、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引导全体学生当好学习的主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而且要引导学生激发学习的内驱力,明确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清楚学习的内容和深度,更重要的还要引导学生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规律,学会自我评价、自我了解、自我总结、自我调整、自我超越。

猜你喜欢
注入式数学课前置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教书育人(2020年11期)2020-11-26 06:00:32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18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2:02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学习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新课程研究(2016年2期)2016-12-01 05:53:22
红外导引头注入式闭环试验的边界能力及一致性
“网红”数学课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