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刚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创新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改革重点,将两门课程进行整合成为新时期教学方式改革的最新成果,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之间的整合,并针对其整合方式,提出相应的整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策略
课程整合主要是针对各个学科分裂、联系不紧密的现状而提出的一个解决策略,课程整合就是将两门或以上的学科作为一个教学整合,促进教学内容及结构的变化,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课程整合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都是一次新的体验,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也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因为起步比较晚,因此,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慢慢完善,并要找到相应的整合策略,使学科既独立又融合。
一、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课程整合
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进行课程整合是为了改变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之间相互割裂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增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两个学科之间的整合却是一个较复杂的工程,不仅仅是学校、教师就可以完成的,也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支持及指导,在共同努力下,将两门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让学生将这两门课程成功地联系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整合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的能力,而且要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率。要想将两门学科进行整合,必然要找到小学数学及小学科学之间的联系,才能将其有效地整合起来。小学数学给人以抽象的印象,同时也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而对于科学来说,体现了生活的奥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课程,将两门完全不一样的课程整合在一起,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二、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策略
因为小学数学及小学科学两门学科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如何将两门学科充分地结合在一起,就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实现,同时也不能将其生硬地结合起来,不但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甚至会起到反作用,下面针对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的整合,提出几点整合策略。
1.建立统一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必然要制定一定的教学目标,并且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教学整合,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及逻辑思维,并且要掌握相应的运算方法,从而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而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因为各自的目标不一致,那么就为教学整合提出了难题,因而要找到两门学科的结合点,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其目标可以为教会学生用科学的运算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可以用数学知识来验证或解释科学的奇妙。通过这个教学目标的制定,将两门课程有效地结合起来了,以科学的神奇来增强数学课堂的兴趣,在科学课堂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巩固。两门学科的优势互补使两门学科独立,同时也融合在一起。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时,要结合两个学科之间有联系的教学内容,将两门学科进行整合。比如,小学数学学科中在讲解“重量单位”时可以与小学科学中的“空气有重量吗?”结合,在数学课堂中直接对重量单位进行讲解难免枯燥,学生也不容易接受,但是如果将小学科学中的科学实验引入,让学生不但对课程产生了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掌握重量单位。而小学科学中各种实验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比如测量或计算等,还要用到很多重量单位,也是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及应用,同时也是科学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
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想将小学数学和小学科学进行课程整合,那么主要执行者就是教师,因此,要想获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必然要转变教学观念,数学教师要有基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要对科学知识有了解,而科学教师也要有数学思维,这样才能将两门学科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教师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让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以实现这两门学科的有效结合。学科间的互动与融合,改变了过去学科割裂的局面,在保持学科独立的情况下,增强学科间的融合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要认清这个趋势,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的知识含量,这是教学效果提高的关键,虽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然而教师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课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师的全面素质是其实现的关键因素。
针对学科间割裂的现状,将小学数学与小学科学进行整合,以提高教学效果,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继红.小学科学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与教师能力素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10).
[2]曹志强.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的优势与思考[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29).
[3]喻江.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实验与探究[J].教育界,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