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教育

2015-06-16 13:38邓飞李来春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4期
关键词:人文素养儿童文学语料库

邓飞+++李来春

[摘 要]英语儿童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趣味性和语言难度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将其引入初中英语教学中,能够较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语料库的方法,挑选出适合初中学生拓展阅读的英语儿童文学作品《夏洛的网》,以该作品为例,分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开展阅读教学,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其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儿童文学;英语教学;人文素养;语料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培养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201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也提到了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首先是“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1]也就是说,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中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重任。

然而,在当前中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英语教材的局限性。很多教材关注的主要是语言知识,尤其是语法系统知识。教材的编排设计大多围绕语法知识来进行,缺少适合少年儿童兴趣和认知特点的、有故事情节的情景和内容。二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功利性。课堂教学过分强调专项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培养,缺失对语言的感受、理解、欣赏以及人文精神的挖掘,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引入英语儿童文学作品,以彰显课程的人文价值,以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儿童文学具有以下特征:极富童趣,充满幻想,故事性强,情节简单直观,语言简洁易懂等。而很多英语儿童文学作品在语言难度、趣味性等方面都比较适合初中生的发展水平。以下,笔者以《夏洛的网》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发挥英语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

一、关于《夏洛的网》

《夏洛的网》是一首关于生命、友情、诺言、爱与忠诚的赞歌。小猪威尔伯刚出生就面临被杀的境地,由农场主的女儿芬救下并精心呵护,后来送到了舅舅朱克曼家的谷仓里住下。在那里,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圣诞节快到了,威尔伯面临着被制成火腿的危险。正在他悲痛绝望的时候,看似渺小的夏洛却承诺可以救他。夏洛吐出一根根丝在猪栏上织出了被人类视为奇迹的网上文字,彻底逆转了威尔伯的命运,最终让它在集市的大赛中赢得特别奖和一个安享天命的未来。而夏洛的生命却因此走到了尽头。当夏洛产完卵死去后,威尔伯用心照顾夏洛留下的卵,直到小蜘蛛全部被孵出,报答了夏洛的救命之恩。

该书共22章,故事性强,语言简洁易懂,句子结构多为简单句。用该书的电子文本建立一个小型语料库,通过语料库的检索工具AntConc3.2.4w检索出该语料库的词频表,然后与新课标初中英语词汇表1600词进行对比,显示该书80%的词汇均在初中英语词汇表1600词范围之内,适合初中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因此,将其导入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不仅在语言习得方面对学生大有裨益,而且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能让学生获得强烈的人文熏陶,较好地落实新课标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基于此,笔者尝试在教学中以这个故事编织出一张爱心与温情、友谊与忠诚的网,将人文素养教育播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教学活动设计

1.阅读前思考,激发好奇心

题目往往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总结,或是对全文基调的暗示。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之前,教师可针对小说的题目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预测该文学作品的主题,以此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例如,对于Charlottes Web(夏洛的网)这一题目,笔者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知道Charlotte(夏洛)是个名字,Web在中文里是“网或蜘蛛网”的意思。继而让学生猜测Charlottes Web在文中指什么?这时,学生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猜测,如猜测Charlotte是个人,Web是互联网的意思;或web是蜘蛛网,那么Charlotte就该是只蜘蛛,Charlottes Web便是“夏洛(Charlotte)的蜘蛛网”,等等。笔者继续引导,如果题目是“一只名叫夏洛(Charlotte)的蜘蛛的网”,那么,我们可否预测这部作品想要讲述怎样的故事呢?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兴趣高涨,展开了富于想象力的各种预测。而预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编故事,从中发展创新能力的过程。

其后,笔者用PPT、图片、主题音乐、视频片段等,向学生介绍作者和作品信息。如该作品在1952年首次出版,次年获美国儿童文学的最高奖项——纽贝利奖;作品讲述了一只叫威尔伯的小猪和一只名为夏洛的蜘蛛之间的友谊,小猪威尔伯刚出生的时候因为长得丑,要被大人送往屠宰场……在介绍故事内容时,笔者故意留下悬念,让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故事的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自然会积极地阅读作品。

2.阅读过程中朗读和讨论,体会语言美和理解主题

在本次阅读教学中,笔者先要求学生进行了课前阅读。每周阅读一章,长度约900个单词左右。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笔者采用了朗读欣赏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语言之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主题。

阅读文学作品是读者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活动。阅读的最佳境界是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与作品人物心灵相通,产生共鸣。而朗读则是实现这种对话与共鸣最好的方式。教学中,笔者先选取一个精彩片段配乐朗读,然后进行讲解。接着,邀请个别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选精彩片段,其他同学则跟着轻声朗读,大家一起体会书中感人的细节描写。朗读过后,师生一起对该片段进行解读,讨论其中的优美之处。对作品的朗读不仅让学生从优美的文字中体会到英语的韵律美,更激起了他们心中无尽的爱与温情。

精彩段落朗读后,笔者和学生一起进入了互动讨论环节。全班48个学生分为8个小组,针对笔者预设的每一章节的相关问题展开小组讨论。此时,笔者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讨论,必要时可以用汉语辅助,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

例如,在第一章中,芬(Fern)的爸爸拿着斧子要去处理掉一生出来就有缺陷的小猪威尔伯,却遭到了芬的强烈反对。此时的问题是:If you were Fern, would you take pity on this small and weak pig, and promise to take care of him?(如果你是芬,你会同情这只瘦小的小猪并承诺照顾它吗?)学生讨论后,笔者又将问题延伸到人类: How should we treat the weak people around us? To ignore them or give them more love and care?(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周围的弱小群体?是置之不理还是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而有些小组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If you were given a chance to raise a pet, which one would you like, the strong one or the weak and small one?(如果让你养一只宠物,你是喜欢健壮的还是弱小的?)……小组讨论后,学生按照要求一起合作整理讨论结果,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做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则不时针对汇报情况提出问题和总结,并展开师生互动。随着问题的深入探讨,学生的思考越来越深入,他们对于作品的主题——Friendship and Loyalty, Meaning of Life(友谊与忠诚、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3.阅读后观影和表演,深入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在学生全部阅读完成后,笔者组织学生观看了由小说改编的电影,并提醒学生在看电影时,注意观看中英文字幕,模仿对话中的语音语调。观影之后,笔者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不同的片段进行角色扮演,或在小说的基础上,根据某些情节改编剧本进行表演。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构思情境,准备道具,确定角色分工,认真背诵台词,并进行演练,再次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

到了课堂表演环节,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认真观看并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打分。全部表演结束后,教师及时对表演情况作出总结评价,评价主要涉及编剧、表情、语音语调、语言流利程度、小组间的合作配合等方面。最后,根据教师和各小组的评价分数,评选出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等奖项。

这种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融合了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的锻炼,提升了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和感受,而富有创意的评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热情。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更深刻地感受到夏洛和威尔伯之间的真情与无私的关爱,在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体悟作品的生命诠释中,自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结语

语言是促进心智发展的重要工具,“作为母语之外的符号工具,外语能够调节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学习者从多角度深入理解世界的多样性,提高分析能力与认知水平,从而扩展心理空间,丰富概念系统”[2]。同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3]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儿童文学作品,为学生提供了理想学习平台。引导学生阅读作品,积累和应用语言,落实了语言的“工具性”;而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与情感,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最终使“人文性”无形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实现了“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要求。我们将继续探索,让学生自然地进入第二语言世界,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程晓堂,岳颖.2008.语言作为心智发展的工具—兼论外语学习的意义[J].中国外语,(1):51-57.

[3]苏霍姆林斯基.1999.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 刘 颖)

猜你喜欢
人文素养儿童文学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