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的研究综述及问题前瞻

2015-06-16 11:55王超
桂海论丛 2015年3期
关键词:述评

王超

摘 要:流动党员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学术界对流动党员问题的相关研究呈现出“三不少三不多”的总体特点,即,政策研究不少,学术研究不多;文章数量不少,立项项目不多;报纸发表不少,期刊发表不多。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流动党员的概念、类型和管理等层面的问题与对策。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对流动党员问题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如研究上的理论提升,实践中的党建工作开展、自身作用发挥和管理机制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流动党员;前沿问题;述评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升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要素流动加速,“单位人”逐步向“社会人”转变,越来越多的党员成为流动党员。从党建角度来讲,流动党员队伍的出现和发展无疑对传统模式下的党建工作和党员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实际上提出了在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格局下如何从整个战略理念上来重新审视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的问题。从政治社会学研究角度看,流动党员研究能够为分析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社会多重转型过程中的现代化发展轨迹和方向提供一个重要的观察视角,同时也能为探究党社关系变迁这一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无法回避的结构性问题提供一个独特的切入点。近年来,有关流动党员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笔者试图对流动党员的已有研究作出简要述评的基础上,从党社关系的研究路径来分析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若干前沿问题。

一、流动党员相关研究的总体特点

为了准确把握流动党员研究的总体特点,探寻研究规律,笔者在中国知网上通过高级检索方式,以主题和篇名作为检索条件,以流动党员作为主题词,不设时间段进行精确检索,共检索出文章2912篇,排除诸如“XX地《关于流动党员管理的规定》”、“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有关问题的解答”等与学术研究关系不紧密的文章,剩有2891篇文章直接与流动党员及学术研究相关。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来看,在总体上有以下特点。

(一)从时间分布来看,2007年成为研究拐点

20世纪80年末到90年代初期,关于流动党员的研究较少,直到1993年才有4篇文章。从1994年到2004年,每年都有两位数的文章发表,到2004年这一年达到51篇,可以看出学界对此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如图1)。从2005年至2014年,每年文章数量都以三位数来计算,其中,2007年达到这一研究阶段的小高潮,发表657篇文章,成为一个研究拐点。以后的几年虽然文章还是保持三位数的发表数量,但是整体出现递减趋势。流动党员研究的时间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基于“管控型”、“建党式”路径下的流动党员研究空间在缩小。因为从研究路径来看,2007年前后基本是以传统党建路径开展研究,强调对流动党员的组织管理,2007年前属于流动党员研究的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在流动党员中建立党组织,强调组织管理;2007年后至今属于流动党员研究的发展阶段,处在传统党建研究路径向新的研究路径转换的阶段,强调建立党组织和组织管理的文章减少,使得整体数量呈现下滑趋势。

(二)从作者单位来源看,党校系统成果较多

对流动党员的研究者多数来自各级党委和职能部门以及党校系统,大约占到60%,其余的主要来自各类高校,在成果上体现出“官样色彩浓”,学术味道少的特点。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共性:首先,在文章框架结构上呈现出“意义——做法——问题——对策”或者“背景——做法——经验——问题——建议”的篇章布局;其次,在文章方法上多是以阐释性研究为主,介绍经验做法的多,有些个案研究也引入了社会学的相关方法,但基本属于比较朴素简单的调查方法;再次,在文章语言上更多采用的是官方话语而非学术话语。从党校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研究文章来看,值得肯定的是提出的对策建议实践性较强,这与党校和实际部门强调实地调研是分不开的。

(三)从发表期刊来看,报纸占据相当分量

流动党员的研究成果多数发表在报纸,占71.2%,仅有约21.8%的发表在一般学术期刊上(如图2)。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多是政策解读式或是实务性研究,且文章篇幅较小,这些研究缺乏理论层面的对话,与通常意义上的学术研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

(四)从基金项目立项来看,国家层级项目短缺

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层面,经核查,2010-2014年连续五年没有专门的流动党员研究项目立项,虽然有些文章标注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但仔细核对,并不属于专门的流动党员研究项目。有几个省市社科规划课题对流动党员的研究进行了立项资助,比如2007年湖南省社科项目立了一项《学生流动党员管理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教育部和有些省教育厅也有立项资助,如教育部2007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年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从这些项目的立项时间来看,基本属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范围内,与当前流动党员发展的实践不尽相适应。

二、当前流动党员研究的多维视角

近年来,一些学者从流动党员的概念、类型和管理等层面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不同视角的研究,成果颇丰。

(一)关于流动党员概念的研究

在实践探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对流动党员的概念做出了明确界定:“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在此前后,随着流动党员队伍的发展,一些学者和党务工作者对流动党员的概念内涵也从不同学科角度或侧重流动党员的某一方面特征对其进行了阐发,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一是“特定内涵说”。有学者从流动党员概念发展的视角,提出了流动党员的“特定内涵说”,认为“流动党员最初指的是流动就业人口中的党员”,但随着对流动党员研究的深入,流动党员一词已有了特定的内涵,这种特定内涵主要是“与原所在地区或所在单位党组织主动或被动地失去了正常的组织联系,其组织身份事实上处于流出、流入两地区、单位党组织都无法行使有效管理状态下的这样一类党员群体。”[1]55二是“四条件说”。有学者提出流动党员的“四条件说”,即“前提条件”表明党员流动的原因;“时间条件”表明流动党员的流动时间必须较长;“核心要件”表明党员无法正常参加活动;“必要条件”表明流动党员没有与新单位新居地党组织建立组织关系,且四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2]20-21。目前,学界对流动党员概念的使用较为一致,基本上是以“中办意见”中的界定为准。endprint

(二)关于流动党员类型的研究

流动党员量多分布广,流动性强,几乎遍布全国。有效治理流动党员,有必要明确流动党员的基本分类。当前学界对流动党员的类型研究的主要观点如下:一是“二分法”。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聚集地集中且相对固定的流动党员和分布分散且流动频繁的流动党员两类。二是“三分法”。即按照地域划分,可将流动党员分为本地流出党员、本地流动党员和外地流入本地的党员。三是“四分法”。即按身份划分,可以分为农村流动党员、城市社区流动党员、部分转业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流动党员、外出学习进修、借调工作、办理公务、休假探亲,连续时间超过3个月,或转移正式组织关系而人事行政关系仍在原单位的党员[2]20-21。四是“五分法”。有学者将流动党员分为五类,“地下”党员、“口袋”党员、“挂靠”党员、“户口”党员、“隐名”党员[3]。虽然流动党员的分类法较多,但是依照的标准主要是身份特征、地域行业、流动状态及实际状况等。过多的分类法往往容易导致管理的无序。学界应该对流动党员提出比较一致的分类法。根据对流动党员的考察分析,综合学界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流动党员分为四类比较全面且不分散,即进城务工的农村党员,也就是农民工流动党员;大中专毕业生中本人与组织关系相互分离的部分党员;工作人员中派驻外地且管辖关系仍在原单位的部分党员;由于体制改革产生的流动党员。

(三)关于流动党员管理困境的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流动党员问题日益引起一些地方的重视。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对流动党员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目前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仍然面临较多问题,这也是学界一直关注的领域。对于流动党员共性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底数摸清难。一部分党员到流入地后,认为亮明党员身份意味着要交纳党费,参加组织生活,自己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宁愿隐藏党员身份,也不主动寻找党组织,甚至在党组织寻找时也不愿意亮明身份[4]22。二是管理规范难。现有研究成果指出,流动党员的流动性使其纳入组织管理难,同时流动地的党组织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目前覆盖率并不高,导致流动党员即使亮明了身份也存在管不了、管不到的问题。还必须指出的是流动党员本身也存在躲避管理的社会心理,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加强教育难。学界认为流动党员教育难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不符合流动党员自身需求。也有学者指出许多党建工作者都困惑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如何确定,原因在于对流动党员思想行为的陌生,无法有针对性地确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强调统一性,而流动党员内部差异大,所需的教育内容是多维的;缺少专门的教育管理流动党员的规范性文件[5]109。在流动党员存在的普遍问题研究基础上,学界也专门对学生流动党员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有学者指出,学生流动党员犹如“嫁出去的女儿别人的媳”,存在无人管理的问题[6]。也有学者指出,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转移存在困难[7]。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流动党员管理难的最关键的是保障难题和体制难题。

(四)关于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的研究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学界从不同视角提出了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路和对策,主要观点如下:一是管理理念视角。创新流动党员管理理念基本形成共识,认为应由“过去的封闭半封闭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现代、由单位管理走向更广泛的区域管理”[8]。也有学者更进一步指出,程序化的一些管理项目有条件当然仍要实施,但如条件缺乏,则不必过于拘泥管理形式,一切以管理实效为重[1]57。二是党组织设置视角。对此,学界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只不过在表述上存在话语差别。例如,有学者提出要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主要做好关涉流动党员的企事业单位党建、行业组织党建、社区党建三方面[9]。也有学者研究更加精细化,提出了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置的十种方式,即楼宇组建法、市场组建法、行业组建法、工程项目组建法、个体私营协会组建法、跟踪管理法、集中代管法、委托管理法、持证管理法、站室管理法[5]109。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流动党员管理固然需要社区、非公企业等党组织的管理,但光靠这些党组织要解决好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其效果可想而知,需要上级党组织加强指导。三是管理模式视角。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模式:第一,双重管理模式。党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且由原单位党组织证明其为党员,实现流入地和流出地双重管理的效应[10]。具体方式是,流出地与流入地签订共管协议,两地党组织协商确定权责,实行“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作用共促”的管理方法[4]25。第二,属地(流入地)管理模式。即在农民工流动党员人数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专门管理农民工流动党员的党组织,实行以流出地党组织管理为主[4]25,其中广州市花都区设立的中共湖南省新田县驻花都区流动党委就是一个实例。第三,中介管理模式。即以中介组织或者人才服务机构党组织为依托,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第四,行业管理模式。根据流动党员的职业特点在建筑工地、菜市场等建立各类行业党组织[11]。第五,网络管理模式。根据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总体素质好、文化层次高、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熟练等特点,在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中试行电子党员卡制度[12],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对毕业生流动党员的管理[13]。还有学者设计了高校流动党员的网络平台[14]。此外,还有学者专门针对流动党员隐性流失问题提出了“四维治理模式”,即从组织创新、党性修养、人性管理、价值实现四个维度打造立体式的治理模式[15]。

(五)关于流动党员作用发挥的研究

在已有研究成果中,还有少量文章涉及到流动党员的作用问题。如有学者提出要发挥流动党员“宣传员”、“信息员”和“联络员”的作用[16]。有的提出引导流动党员在带头创业、带动就业、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等实践中贡献力量的问题[17]。针对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的问题,有学者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认为可以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对流动党员设岗定责和年终进行综合评议,促进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及对流动党员中具有突出贡献的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积极流动党员作用发挥的积极性[18]。endprint

综上,学界和实际工作者在流动党员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呈现出向精细化发展的倾向。但是,这些成果的研究范式多是基于“传统党建”和“组织管理”的理论框架,着眼于将流动党员纳入组织体系和实现组织管理。笔者在认可加强流动党员组织管理的前提下,反对“只管不用”或“重管轻用”,甚至刻意强调困难而不积极探索的做法。对流动党员的研究,既需要引入新的理论框架,也需要拓展研究视野,使流动党员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若干问题

目前,流动党员问题已经成为城镇化进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同时,也必须看到,流动党员问题仍然是党建研究领域的新课题,还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一)流动党员研究的理论提升问题

当前基于传统党建和组织管理的研究范式展开的以实践建构为主要目的的流动党员研究呈现“三不少三不多”的现状,即,政策研究不少,学术研究不多;文章数量不少,立项项目不多;报纸发表不少,期刊发表不多。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理论的提升。流动党员的实证研究基本停留在现象描述和原因分析上,就事论事的多,而理论思考的少。所以,流动党员研究急需提升理论研究力度,拓宽理论视野,将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引入到流动党员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流动党员研究的学术积累,而且有可能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前瞻性的理论指导意见。

(二)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开展问题

一直以来,各级党组织关于流动党员的工作重心突出的问题是重“建党”而轻“党建”。对流动党员仅仅满足于建立党组织,要求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而缺乏对流动党员的党建工作开展及其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发挥的重视。只重“建党”而不能创造有效开展“党建”的条件,流动党员对其价值和作用发挥会产生严重心理落差。长此以往,将严重破坏流动党员的党建生态,使流动党员失去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研究和探索在流动党员中建立党组织,实现组织覆盖的同时,应该将工作重心适当调整,着眼于流动党员的党建工作的开展,逐步确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成为流动党员的“家”,在流动群体中确立政治核心地位。而对流动党员“党建”工作开展的把握,也不能仅仅停留于对党建的重视本身,还应当将流动党员的党建工作融入到流动群体的治理结构或现实需求中,以提高双方的组织融合度和利益联结度。一是将流动党员党组织纳入到区域化党建格局中,从党建资源共享的层面对流动党员的党建工作开展提供帮助。二是将流动党员的党建工作的着力点从一般的任务安排转变到切切实实为流动群体提供有效服务上来。三是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适应生产要素流动需要的党组织体系。

(三)流动党员自身作用发挥问题

一直以来,各级党组织对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是重“形式”而轻“内容”。当前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带有明显的娱乐性、活动性、聚会性、被动性,与所代表的利益群体的实际需求融合不够,实际上偏离了其作用发挥的执政性、功能性、治理性、主体性的价值取向。虽然表面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但是长期过多追求形式化,将严重影响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失去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这与有些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认识上的误区是分不开的。受“组织内”和“组织外”的二元区分思维束缚,有些党组织视流动党员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将其控制在可以有序控制的范围内,将流动党员作用发挥理解为在确保“不出事”前提下开展党内活动,其最大的局限性是忽视了流动党员的优势和作用。事实上,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基于乡缘、地缘及党员先进性等优势更易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化解当事人一方涉及流动群体的社会矛盾中。因此,一方面需要研究流动党员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定位问题,切实把流动党员置入诸如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现实问题中来观察其优势和作用,另一方面要研究流动党员作用发挥的实现机制问题,突破传统党建模式,摆脱固有模式和习惯做法,走出思维定势和工作定势,推动流动党员党建运行方式创新。

(四)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问题

在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叫难”的声音不绝于耳。很多困扰流动党员管理的问题,其症结并不在于管理流动党员的基层党组织自身,而在于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滞后。党组织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是为“超稳定社会结构的党员群体而设计的”,主要依托户籍管理制度和单位组织管理制度,手段主要是行政控制为主,形式强调规范统一性。如果还是沿用这种模式管理流动党员将会难以奏效。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流动党员的关系接转来说,如果跨市流动,需要经过支部、上级党(工)委、市委组织部,再到流入地的市委组织部、党(工)委、支部。这些繁琐的程序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流动党员宁可隐藏身份。因此,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研究的是:一是针对流动党员管理的创新办法研究;二是依托网络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制度问题研究;三是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协同联动机制建设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国舫.流动党员管理面临的难题及其对策[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3).

[2]于 红.关于流动党员问题的思考[J].求实,2007(8).

[3]毛晓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党员管理的新途径[J].理论界,2006(4):122.

[4]杨群红.农民工流动党员群体的基本特点及管理创新[J].学习论坛,2012(10).

[5]高国舫.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J].长白学刊,2007(5).

[6]陈 敏、胡 琳.高校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163.

[7]普通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研究课题组.普通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管理对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2):80.

[8]陈文胜.试析网络环境下流动党员管理机制的创新[J].唯实,2010(3):19.

[9]戴长征.如何构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J].新视野,2008(5):77.

[10]乐山立事达实业有限公司党委.关于流动党员“双重组织关系”管理新模式的探索[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4(6):31.

[11]王世谊.“两新组织”中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研究[J].新视野,2009(1):56.

[12]祖 勤.浅议如何建立高校毕业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63.

[13]杜 兵.新时期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与对策[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7(6):33-34.

[14]魏德平,曹光柱,陈佳伦.依托网络平台加强高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研究[J].大学教育,2014(11):176.

[15]徐敏宁,陈安国,等.流动党员隐性流失问题的思维治理模式探析[J].中国共产党:人大复印资料,2013(4):95.

[16]胡绪虎,万柳春,胡传文.发挥流动党员“三员”作用[J].当代江西,2010(5):44.

[17]中共成都市委组织部.发挥流动党员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党建研究,2011(12):48.

[18]蒯正明.新时期非公企业流动党员管理面临的难题、原因与对策分析[J].天府新,2013(5):17.endprint

猜你喜欢
述评
河套文化研究现状述评
政策执行网络研究述评
国内职业高原(2002—2016)研究进展与述评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嵇康教育思想研究述评
关于法学视角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探析
近十年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研究述评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