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眉 俞玥颖 泮巧楠
[摘 要] 公益创业指在社会使命激发下,个人或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个体具有的社会归属感及自我效能感较高。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的创业目的、创业机会、创业者的特质不同。在美国的公益创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实践教学时老师会发起公益创业项目、危机应对项目,学生也会自发公益创业项目,与非政府组织合作。中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应将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实践掌握经验并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进行社会说服。
[关键词] 美国;公益创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 G53/57/712 [文献标识码] B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被称为“社会创业”,指在社会使命激发下,个人或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Gregory,1998),具有社会性、创新性和市场导向性特征。在世界知名商学院中,培养公益创业者和社会创新者已经越来越成为提高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战略。除了教授相关内容,战略和理论外,公益创业和创新教育能为公益创业者和革新者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并让学生看到自己作为社会创新者所发挥的效能。作为创业教育中的一个特殊领域,公益创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中国教育界的关注,但真正开展系统化教学的高校则少之又少,仅有极个别高校,如湖南大学、北京大学将公益创业纳入高校创业教育体系中,而多数高校尚未将公益创业人才的培养的引导提上日程。
一、公益创业和商业创业的区别
(一)创业目的不同
对于一个公益创业者来说,创业目的直接影响创业者如何认知和评估机会。公益创业者的创业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价值,创造利润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而不是目的本身。与商业创业者相比,创造多少社会价值是衡量一个公益创业者成功的主要标准[1]。而对于商业创业者而言,赢利是目的,否则会被市场所淘汰。例如,公益创业者雇佣弱势群体或者销售与创业目的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说,像商业创业一样捐赠,做慈善等执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公益创业的利润不是分配给股东,而是被再投入公益创业目的中。在商业创业当中,社会财富是经济财富的副产品。
(二)创业机会的不同
公益创业机会和商业创业机会从理论上来讲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在实践方面来说,两者存在着差异。市场失灵为商业创业和公益创业提供不同的创业机会,商业创业注重当下社会的新需要,而公益创业常常通过创新方法聚焦有效的社会服务。在商业创业中,需要的是总市场规模足够大或者能够不断增加产业结构。而在公益创业中,社会需要比市场规模重要的多。因此,公益创业的机会相对于商业创业更广,公益创业的资源不仅可以自己创造还可以通过社会捐赠方式获得。
(三)创业者的特质不同
公益创业者首先应具有创业者共同的特性即创新力强、风险承受力强、资源整合能力强等等,除此之外,公益创业者比商业创业者更应具有仁慈与善良心、爱心与热心以及更为重要的无私奉献社会的良好品德和改造社会的强烈意愿和事业心。
二、社会认同和自我效能
在公益创业和创新过程中,教育是一种催化剂,可以引导和提高学生改变世界的意愿,帮助他们认同社会企业家群体和坚定他们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信念。本文借鉴社会认同理论[2]和自我效能理论[3]来为公益创业和创新教育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合理解释。
(一)社会认同理论
根据社会认同理论,人们的社会归属感来源于一定社会范畴中的社会身份(例如,组织,民族,宗教,运动队等)。社会范畴通过界定种类的特征来影响对自我和行为的界定,形成自我定义。自我分类理论[4]拓展了人们形成社会身份的过程,解释了个体如何逐步淡化自我概念,把自己的身份同化到一个“圈内人”的标准。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共同的命运,共同承担未来的成功和失败[5]。因此,用一种认同的方法进行公益创业和创新教育,促进了公益创业群体作为社会范畴而存在,通过界定公益创业群体,培养学生发展成为公益创业者的愿景。
(二)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理论认为“人们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可以调动积极性,认知资源,追溯行为的成因以获得对生活中事件的掌控”[6]。个体具有较高的公益创业自我效能感,即个人有能力并且具有积极促进社会变化的信念更有可能参与,坚持和执行为创造社会价值做出的各种努力。因此,着眼于发展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在公益创业领域,是培养社会企业家的一个重要战略。伍德和班杜拉(1989)[7]提出了三种途径,我们认为这三种途径体现了自我效能对公益创业教育的影响:(1)掌握经验,即在过去的表现中获得的个人成功;(2)建模,即通过观察他人进行替代性学习;(3)社会说服,即现实的鼓励。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技术和方法,除了帮助学生识别公益创业者,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公益创业自我效能。因此,学生们将更有可能真正表现出公益创业者的行为。
三、美国公益创业教育的教学策略
在美国的公益创业教育中,教育者专注于“界定社会范畴”、“识别典型的成员和特点”、“鼓励积极参与”这三个主要步骤以帮助学生发展公益创业者的身份,同样,“替代性学习”,“社会劝说”,“掌握经验”这三种途径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公益创业自我效能。以下将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课堂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案例和讲座也可以有效地被用于公益创业教育中。阅读和讲座非常适合用来打基础,让他们了解怎么样的人是公益创业者?他们都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帮助学生认同公益创业。阅读、讨论和讲座可以帮助学生模拟公益创业者的有效战略和工具发展其他公益项目,提升自我效能感。此外,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研究成功或者不成功的公益创业者的情境案例来帮助学生更加客观地看待公益创业。endprint
美国高校公益创业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社会问题,经济模式,贫困抗争策略和其他理论方法。首先,采用的课程材料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本地和全球社会所面临的挑战,帮助学生识别他们能够并且愿意做出积极贡献的地方。第二,各种经济模型被引入公益创业的课程教学中,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等,为学生看待社会问题提供更加广阔的视角。第三,对各种扶贫战略的利弊进行讨论,包括小额信贷,微型特许经营,外援和社会企业的创建。最后,引入各种各样的其他的理论方法和工具,如行动研究,正向偏差,欣赏式探询等。
课后作业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公益创业群体,如阅读知名公益创业者的故事,对公益创业者进行采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是什么让这些人成为公益创业者?他们喜欢什么?他们是如何成为变革的推动者?是什么使他们成功?
(二)实践教学
除了课堂教学,美国公益创业教育最常规的途径还是鼓励老师将群体公益创业项目纳入到他们的教学中去。团队创业项目给了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的机会并获得相关经验,有助于巩固他们的社会认同和自我效能。美国高校的学生可以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益创业项目,包括:
1.危机应对项目
如为一次自然灾害提供援助,学生通过发展和使用他们的技能掌握了经验,并见证了他们的努力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学生学会进行研究,找出社会需求,开发潜在的解决方案。他们积极动员并获取资源(例如,志愿者,金钱,实物捐赠),积累经验。因为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对社会的影响,所以学生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更大的信心(即,自我效能感)。
2.由老师发起的公益创业项目
老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他们发起的公益创业项目,像社会企业家一样分析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需求并提供好的解决方案。当学生们参与微型企业的培训和小额信贷计划时,他们近距离地了解公益创业群体。同样,通过对社会企业家和非政府组织管理人员进行访谈,学生能够学习经验,并模仿提出策略。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开始奏效,他们的公益创业的自我效能感同样会增加。
3.学生自发的公益创业项目
学生自发创立一个社会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学生像社会企业家一样积极调查当地小部分人群的需求,定义特殊的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商业培训,引导,和提供贷款)。当他们参与实施方案时,他们开始将自己视为社会企业家:如制作培训素材,实施培训课程,招募志愿者。从掌握经验的角度来看,公益创业项目帮助学生发展了更强的自我效能感。
4.与非政府组织或现有的社会企业合作的项目
通过跟这些机构共事,与它们的创建者和董事会见面,给了学生间接地从他人那里学习公益创业者经验的机会。与此同时,学生作为公益创业者积极参与,帮助机构用新的方式整合资源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时通过参与掌握了经验。
四、对中国高校公益创业教育的启示
美国公益创业教育为中国高校的公益创业教育提供了启示,具体归纳如下: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替代性学习
在公益创业教育的课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可或缺,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积累起对公益创业者的认知,为实践教学打下基础。所以中国高校公益创业也不可摒弃了这些在商科教育中被广泛使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使用任何与公益创业相关的素材,并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成为公益创业者。
(二)通过实践公益创业项目掌握经验
如果说替代性学习为公益创业教育打下了基础,那么学生身体力行地进行公益创业项目的实践则提供的了宝贵的经验积累。研究证明,个体在挑战任务时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经历中所形成的的自我效能感与其他形式影响模式相比,能够产生更加强、更普遍性的效能信念[7]。团队实践项目给了学生积极参与公益创业的机会并获得经验,有助于巩固他们的社会认同和自我效能。如前所述的团队公益创业项目让学生作为公益创业范畴中的一份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并有效实践技能。
(三)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进行社会说服
公益创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也受到外界环境、言语鼓励和行为认可等因素的影响。公益创业者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支持相当于得到正向反馈,这种正向反馈能使创业者坚定信心。所以,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将有利于创业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校园主流媒体对公益创业的宣传工作,介绍和普及公益创业理念,宣传公益创业典型、公益创业政策;举办公益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讲座;培养公益创业团队,提供良好的公益创业环境,包括资金支持、社会网络的引入和追踪报道,营造浓厚的公益创业氛围。
[参 考 文 献]
[1]Zhao, H., Seibert, S. E., & Hills, G. E. (2005).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0: 1265-1272
[2]Hogg, M. A., & Terry, D. J. (2000). Social identity and self categorization processes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5: 121-140
[3]Bandura, A. (1997).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4]Tajfel, H., & Turner, J. C. (1979).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Austin and Worchel, (Eds.) [J].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33-47. Monterey, CA: Brooks/Cole
[5]Brower, H. H. (2011).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service learning: A pedagogical framework and case example in a third world contex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and Education, 10: 58-76
[6]Wilson, F., Kickul, J., & Marlino, D. (2013). Gender,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entrepreneurial career intentions: Implications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1: 387-406
[7]Wood, R. E., & Bandura, A. (1989).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in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4: 361-384
[责任编辑:刘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