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峰+高晓莹
一、问题的提出
对化学平衡状态的比较能够考查学生思维的抽象性、深刻性和灵活性,是高中化学教与学的难点。等效平衡思想是解决该类问题的核心,但是现有的化学教材、课程标准以及考试说明均未明确提出等效平衡的思想。针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往往直接给出相应条件下的结论让学生去识记,然后反复做题加以强化。[1]关于等效平衡的讨论,储开桂提出指导学生构建“中间体模型”[2],王锐提出分类讨论两类等效平衡的问题[3],但是都没有讨论为什么这样做或这样操作的支撑(原因)是什么,结论给得有些突兀,不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形成深层次的思维。
本文拟从教材例题出发,挖掘新的教学资源,依托平衡常数讨论相关结论,从建立平衡的条件、气体充入量等方面设计驱动性的问题,使抽象的问题显性化,使复杂的问题拆分化(形成一系列“子问题”),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自主发现、自然生成,形成等效平衡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问题的解决
(一)认识等效平衡
问题情境: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2O混合加热到80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 (g)?葑H2 (g)+CO2(g) K=1.00。[4]该温度下,在一组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原料建立平衡,投入原料的物质的量具体情况见表1。
问题1:结合投料1~5的具体数据,利用平衡常数K计算并比较该反应达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或浓度,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问题处理定量化。学生已学过平衡常数及其应用,通过比较计算结果能够发现:同一可逆反应,在一定外界条件下,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无关(反应无论从正反应开始,还是从逆反应开始,或是正逆反应同时进行都可)。譬如,投料1、2、3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即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均相同),投料4、5也能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
表1
问题2:在数轴上将投料1表示为初始状态A点,B、D两点分别对应投料2和投料3,若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在某时刻A点的组成能否转化至B、D两点对应的物料组成?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时,结合问题1的结论易知投料2、3与投料1(分别对应B点、D点、A点)均能达到同一平衡点C对应的组成(相同平衡状态),思考投料2、3的物料组成如何转化可以与投料1的物料组成建立关系?(具体见图1)
设计意图:将知识内隐的规律通过图像直观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B点、D点均可由A点转化而来,平衡点C是由A点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点。引导学生按照方程式的计量系数通过极限转化将B、D的组成转换至反应物CO、H2O,再与A点组成比较,得出若可逆反应的投料1、2、3符合“物料相当”(即元素守恒),就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或等同平衡(相同组分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体积分数均相同)。
问题3:结合问题2易知可逆反应的投料1、2、3对应的A、B、D三点均可渐变至同一平衡点C,若对任意可逆反应aA(g)+bB(g)?葑cC(g)在等温等容(或等温等压)下建立平衡,投料一、二最终达到同一平衡状态,推导两种投料需符合的一般关系?
设计意图:将结论进行推广,使学生理解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以不同投料达到同一平衡状态需符合的一般要求,为接下来的讨论作铺垫。
问题4:由问题3的结论易知投料4、5也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利用平衡常数K计算投料4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并与投料3对应的平衡比较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运用K计算,让学生对等效平衡产生感性认识,深入理解等效平衡是根据平衡常数K讨论得来的一类特殊的化学平衡,顺势引出等效平衡的概念——同一条件下,同一可逆反应在不同投料下达到平衡,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相同。至此完成等效平衡第一层次理解。提请注意,上述讨论的等同平衡也属于等效平衡。
(二)探究等效平衡
问题5:同一可逆反应aA(g)+bB(g)?葑cC(g)在什么前提下K值才有关联?在两个密闭容器中的反应物(或生成物)投料的物质的量的极值相同,若两个容器的体积不等,两容器中一定能建立等效平衡吗?由此思考等效平衡的讨论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5探讨,等效平衡是根据平衡常数K讨论得来的一类特殊的化学平衡,同一可逆反应只有在温度不变时,K才有关联,得出讨论等效平衡的前提:一是温度恒定;二是对两种投料所处的容器特征加以限定(一般分为等容和等压两种情况)。
问题6:温度一定,在两个等容密闭容器中进行投料1、4的反应,当投料1、4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极值比例相同,若改变(增大或缩小)容器的体积,能否使投料1、4的起始浓度相同?结合K值分析,若投料1、4起始浓度相同时,各组分的平衡浓度有何规律?然后采取相反操作(“加压”或“减压”)恢复恒容(原先体积),结合浓度商Q与K比较,分析新平衡各组分的浓度、百分含量的特点,判断还能构成等效平衡吗?
设计意图:引出等温等容时等效平衡讨论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型(图2)构建假想中间态(俗称“分离压缩”),联系K值解析等效平衡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知道改变容器体积的理由(与参照体系构建相同起始浓度,结合定温时K为定值,则两种投料的平衡浓度必定相同,百分含量自然相同),再压缩得到题设条件下的平衡。(平衡建立与途径无关)
问题情境:等温下,在一组等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原料发生N2(g)+3H2(g)?葑2NH3(g),具体投料情况见表2。
问题7:结合问题6的思维模型,初始投料2、3符合“物料相当”,和初始投料1符合“物料成比例”,利用上述模型分析,达到新平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是否相同,几种投料能达到等效平衡吗?初始投料2、3与上面的再投料1、2、3达到新平衡的百分含量是否相同,几种投料能达到等效平衡吗?endprint
设计意图:全面讨论等温等容条件下的等效平衡,由一般的等体积反应自然过渡到不等体积反应讨论,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强化思维模型的运用。
问题情境:等温下,在一组等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原料发生N2(g)+3H2(g)?葑2NH3(g),具体投料情况见表2。
问题8:分析平衡时再投料1、2、3的ν(正)、ν(逆)如何变化,平衡如何移动,达到新平衡时,利用上述模型分析,各组分的百分含量是否相同? N2的转化率如何变化,N2和NH3的物质的量范围?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讨论,让学生熟练掌握极值转化、构建假想中间态进行等效平衡的判断。利用Q与K的关系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利用等效平衡原理解决不同投料达到平衡的最终结果,澄清了学生的认知误区:平衡正向移动,转化率一定增大;投料从不同方向投入,难以判断平衡体系各组分关系,顺利突破教与学的难点。
问题9:等温下可逆反应aA(g)+bB(g)?葑cC(g)在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原料一、二最终建立等效平衡。请分两种情况讨论:若a+b=c,推导两种投料需符合的关系?若a+b≠c,推导两种投料需符合的关系?
设计意图:总结等温等容条件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极值成比例;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的反应,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极值需完全相等。
问题10:等温等压下可逆反应aA(g)+bB(g)?葑cC(g)在上述投料一、二情况下达到平衡,投料一、二极值转化后符合物料成比例。讨论若a+b=c,投料一、二最终能否达到等效平衡?若a+b≠c,投料一、二最终能否达到等效平衡?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等温等压下,联系温度一定,K值一定,若起始浓度相同,由K决定的平衡浓度相同,达到等效平衡。总结等温等压下,建立等效平衡的条件:投料极值转化后对应项比例相同,与具体反应的气体系数无关。至此完成等效平衡第二层次理解。
(三)运用等效平衡
问题情境: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发生N2(g)+3H2(g)?葑2NH3(g) ΔH=-92.4 kJ·molˉ1,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3。
表3
问题12:试比较①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②甲、乙、丙三个容器中N2的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③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压强的大小关系;④甲、乙两个容器中α1+α2与1的大小关系;⑤a+0.5c与92.4的大小关系;⑥乙、丙平衡速率的大小比较;⑦2c1与c3的大小关系;⑧乙、丙两个容器中NH3的转化率的大小关系。
问题13:将问题12题设条件“恒温恒容”改为“恒温恒压”,回答①~⑧。
设计意图:将等效平衡原理作为认识工具,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深化对核心概念原理本质的认识,形成等效平衡的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思考与体会
(一)通过K值相关计算引入等效平衡
化学上某些问题在定性层面上很难说清楚,即使你给学生重复讲解多次,学生还是不得要领,不能有效运用。如果让学生亲自算一算,教师对数据适当点拨,即使抽象的概念、原理也会变得直观,有利于理解概念、原理。
(二)通过问题驱动探究等效平衡
“驱动性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策略。[5]在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分析的基础上,还需思考以下问题:怎样联系核心概念K构建等效平衡思想;怎样理解等效操作变换的支撑;怎样才能有意识去运用思维模型。为此,需要设计一组驱动性问题,前面问题解决后,改变研究的前提,譬如从物料相当→物料成比例,从等体积反应→不等体积反应,从恒温恒容→恒温恒压,从单一研究百分含量→物质的量、浓度、压强、转化率、反应热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前置问题的解决需为后续问题提供方法经验,激发解决后续问题的求知欲,达到多角度、全方位研究等效平衡。
(三)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等效平衡的思维、方法模型
等效平衡的计算,理论分析解决了概念、原理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建立思维、方法模型显得水到渠成。以直观的模型比较气体反应平衡状态,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其解决化学问题的难度。[6]从K值不变→“变容”构造相同起始浓度→组分百分含量相同(假想等效平衡态)→“变容”恢复题设容器体积→完成化学平衡状态比较。
化学平衡状态比较类问题的解决需熟练掌握等效平衡思想,它能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核心概念、原理的能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起点高、难度大、综合性强。实践证明,如在平时教学中多加思考、精心设计,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思想,理清学生思路,必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丹丹,靳莹,张晓莹﹒用数学模型法分析等效平衡[J]﹒化学教学,2012(1):70﹒
[2] 储开桂﹒例析“中间体模型法”在等效平衡解析中的应用[J]﹒化学教学,2012(1):67-69﹒
[3] 王锐﹒中学化学等效平衡解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2):136-138﹒
[4] 王祖浩﹒化学反应原理(苏教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50﹒
[5] 胡久华,郇乐﹒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驱动性问题链的设计[J]﹒教育科学研究,2012(9):50-55﹒
[6] 张颖﹒利用模型降低化学平衡的学习难度[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8):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