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琦
读好句子,从基本的规范和技巧来说,主要是指在句子的停顿、重音和语调等几个方面达到基本要求。
一、 句子的停顿
所谓停顿,是指夹在一串音节中的空隙,这个空隙有长有短。“停”(本文中用“/”表示),指语音间的断;顿(本文中用“∧”表示),指语音间稍长一点的停留(语音不断)。
1. 停顿的种类
(1) 标点符号标示的停顿。标点符号是语句停顿的标志。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停顿的相对长度。其规律大致是:句号、问号、叹号>分号、冒号>逗号>顿号。需要注意的是:标点符号的停顿只是形式的标示,在朗读过程中,要重视文句内容的具体运用,不可机械地进行。
(2) 语法要求的停顿。句子是按照语法的规律构成的,要清楚地读出它的意思,必须根据语法的要求,作出恰当的停顿。一个完整的句子,都包括主语、谓语两个部分,在主谓语之间适当顿一下,可以清楚地表达句子两个部分的意思:“谁—做什么”“什么—怎么样”“什么—是什么”。这种训练,从低年级开始学习句子的时候,就要注意怎样帮助学生掌握主语、谓语之间的停顿。可以采用问读法。例如,读“大脑会思考。”(苏教版一上《人有两个宝》)教师可以问:“大脑会干什么?”学生答:“大脑∧会思考。”
① 主语、谓语之间要停顿。老师通过问答,再借助手势或者教鞭,让学生把两个部分连起来读。通过反复训练,学生朗读时就会把句子看成主语、谓语部分了,这实际上是渗透了语法知识。
② 句子中间长的介词结构的前后要停顿,例如——
妈妈∧对孩子调皮的行为∧一直是宽容的。
高耸入云的紫峰大厦在二零一零年∧建成了。
③ 句子中间并列成分之间要停顿。文章中表示同等位置、同等关系、同等样式的词语之间适当停顿。它们之间的并列关系,决定它们的停顿应该同位置、同时间。这样的停顿在小语教材中还是比较多见的。
譬如,“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苏教版三下《海底世界》)读这一段话,都应在“有的”之后顿一下,以表示并列的关系。如果在“有的像什么”后面停顿,意思就变了,与原意不符。
此外,句子中间,中心词和它的修饰成分之间,一些独立成分未用标点符号隔开的,有时也要作适当的停顿。宾语和补语比较复杂时,在它们之前,也要有适当的停顿。
上述这些停顿的时间都是比较短的,这种停顿,是不太明显的,语音往往不断。
(3) 逻辑的停顿。为了突出某一点,强调某种特殊的意思,常常需要作出适当的停顿。这种停顿是由句子自身的或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决定的,所以叫逻辑停顿。这种停顿可能在语法停顿的地方,也可能不在语法停顿的地方。如——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苏教版五下《只拣儿童多处行》)“成千盈百”前面没有标点符号,要停一下,以突出眼前看到的情景,表现出作者对孩子的欢喜。
(4) 感情的停顿。为了表达某种感情的需要而作出的停顿,叫做感情的停顿。这种停顿如果跟语法的停顿、逻辑的停顿相重合,就可以适当延长停顿的时间。如——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苏教版四下《生命的壮歌》)这里为了表达老羚羊行为的悲壮,所有的语法停顿,都可以适当延长停顿的时间。
2. 停顿与气息
恰当的停顿,与恰当的呼吸有很大关系。教师要告诉学生,不是每次停顿都要吸一口气。节奏舒缓的时候,可以用“缓呼”“缓吸”的方法,使呼吸和停顿自然地配合在一起,显不出呼吸的动作;节奏紧促,感情强烈的时候,停顿变短,多用“急呼”“急吸”的办法,有时甚至可以一口气读出好几句话,呼吸的动作也可以明显地觉察到。
二、 句子的重音
1. 重音的意义
所谓“重音”,就是我们在朗读时需要强调或突出的词或词组。朗读时,重音的位置不同,意思就会显然不同,看下面的句子:
① 这是一支铅笔。
② 这是一支铅笔。
③ 这是一支铅笔。
④ 这是一支铅笔。
⑤ 这是一支铅笔。
⑥ 这是一支铅笔。
① 是一般的叙述。② 指“这”一支,不是那一支。③ 这只“是”一支笔,而不是其他什么。④ 这是“一支”铅笔,不是几支铅笔。⑤ 这是一“支”铅笔,不是一打或一盒铅笔。⑥ 这是一支“铅笔”,不是其他的什么笔。这个例子说明,重音落的位置不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2. 重音的种类
(1) 语法重音。根据句子的语法规律作出的重读,叫做语法重音。例如——
“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苏教版一下《草原的早晨》)
“蓝天是白云的家。”(苏教版一上《家》)
“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苏教版一上《看菊花》)
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句子总是告诉别人,“干什么”或者“怎么样”的,所以我们读的时候,只有把谓语读重一点,给别人的印象才会深刻。
句子中的修饰成分,比它的中心词要读得重一些。句子中所以要加修饰成分,就是为了对句子的某个词语加以修饰、限制和强调。我们朗读时,只有对这些修饰语适当地重读,才能把句子的原意表达得清楚、准确。
述宾结构重读宾语,例如,“赶着那欢乐的羊群。”(苏教版一下《草原的早晨》)
述补结构重读补语部分,例如,“鼠标点得飞快。”(苏教版一下《“好学的爸爸》)
偏正结构重读修饰语,例如,“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苏教版一下《小池塘》)
特指疑问句重读疑问代词。句子中表示指代关系的词语,“这、那、谁、什么”有时也要重读,因为这些词语在文句中,都是有所指代的,把它重读,就能突出被指代的事物,体现出和被指代事物之间的呼应关系。例如——
“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天上的星星还多。”(苏教版一下《鲜花和星星》)
并列关系重读并列成分。文章中常有并列语句,句中最主要的并列成分便形成并列性重音。并列性重音体现内容中的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情况,但思想感情的趋向是一致的,并列性重音在朗读中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例如——
“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更艳。”(苏教版四下《沙漠中的绿洲》)这里的“绿”“翠”“艳”是并列性重音,“更”是次要重音。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苏教版五上《成语故事》)这里的“矛”和“盾”是核心词,在文中也是并列的关系,朗读时应突出它们的并列关系,统领全篇,引出下文。
(2) 逻辑重音。逻辑重音,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的,是为了表现文句的特殊含义的,也叫强调重音。例如——
“这不是雨,而是除草剂,是专门用来收拾你们的!”(苏教版三上《小稻秧脱险记》)
“小鸟们开心极了,它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又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苏教版二上《云房子》)
“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苏教版三上《拉萨的天空》)
“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苏教版三上《第八次》)
这些例子里,要强调的词或者词组,有时间的久暂,有程度的极限,有感情的浓淡……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有点儿“极而言之”的味道。
(3) 感情重音。为了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对某些词语,往往要读得重一点,这叫感情重音。逻辑重音只体现在一两个有关的音节上,而感情重音常常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每一个音节都加强音量,有时也只是一个词,或者一个音节。如——
“荆江告急!武汉告急!九江告急!”(苏教版五下《大江保卫战》)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苏教版五下《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3. 重音的表示
我们确定句子中重音的位置,是为了把它表达出来,重音朗读的表达技巧也有好几种方法:可以在朗读句子时加重对重音的语气;也可以在朗读时将重音的音节相对延长;还可以在重音前或者重音后安排一个停顿,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有时重音轻读也有相同的效果。显然,这些方法是互相联系的,在朗读中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
三、 句子的语调
要读好句子,还要注意句子的语调。一般来说,我们根据句子的用途不同,朗读时采取相应的语调。
1. 陈述句
陈述句在书写时句末有句号,在朗读时则用平调,也有用降调一说。要读得平稳,末尾稍微降低一些收住,表示一句话完了。
另外,语势和缓的祈使句也可以用这样的平调。
2. 疑问句(包括设问句、反问句)
朗读时,要用疑问的语调,句尾升调,及时把句末的字音读得稍扬一点,让语调往上挑,把疑问的语气表达出来。
3. 祈使句、感叹句
祈使句和感叹句的句末多用叹号表示,但是有些祈使句的语气较弱,可以用句号结尾。在朗读时,这两种句子一般用降调,也就是句子末尾一个字的音要下降,把祈使、感叹的语气表达出来。
同样一句,用不同的语调,就表示不同的意思:
① 他走了。
② 他走了?↗
③ 他走了!↘
第一句是陈述句,告诉别人他走了,用平调;第二句是疑问句,询问这个人是不是走了,用升调;第三句,强调或者感慨他走的事实,用降调。
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提醒他们不能拿腔拿调,故意把句末字音拖长,或者拉得很长。
语调是贯穿句子的。如句末的句号,表示一句话的意思表达完了,读的时候语调抑一些。而句子中间的逗号,表示意思未完,它的语调一般要稍稍扬一点。例如——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响声,↗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
在语调的表现中,语速也往往跟音高变化结合在一起,为语调表达提供形式手段。大致有以下几种:
平调,快速平调表示冷淡,慢速平调表示庄严或者沉痛的情感。如:“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苏教版五上《大海中永生》)慢速平调比较好。
先低后高,扬上调,一般快速升调表示反诘,中速升调表示不确信,慢速升调表示鼓动。如:“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苏教版三上《哪吒闹海》)快速升调较恰当。
先高后低,慢速降调表示坚定,中速降调表示直陈,句末音节读得短。如:“来不↗及了!↘”(苏教版五下《大江保卫战》)中速降调就不妥,应该先高后低,慢速降调。
先低后高再降低,意在言外,要把某一音节加强,拖长声音。如:你真是↘太“聪明”↗了!↘
4. 长句的朗读
有些长句的主干加了好多的枝叶,要读好这一种长句,首先必须理解长句,要能分清长句的主干和枝叶。如——
“王丹怀着对妹妹的歉疚和建设好家乡的强烈愿望来到了王刘庄。”读这一长句就可以用指导缩句的方法指导朗读。教师问学生:“这个句子讲谁,怎么样?”学生答:“王丹来到王刘庄。”教师再引导:“王丹怀着什么来到了王刘庄?”学生答:“怀着歉疚和强烈愿望。”教师:“对谁的歉疚?什么样的强烈愿望?”学生:“对妹妹的歉疚和建设好家乡的强烈愿望。”就这样,一个长句子变成可以理解又好读的句子了:
王丹∧怀着(对妹妹的)歉疚∧和(建设好家乡的)强烈愿望∧来到了王刘庄。
四、引文的朗读
朗读引文必须跟上下文句区别开来。如果读得毫无区别,那就不能清楚、鲜明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了。
朗读不同人物的对话,可以借助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来区分。要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语调。但要自然,不要勉强,不要矫揉造作,不要改变朗读者本人的嗓音,不要扮演角色。朗读反面人物的语言,要慎重处理。一般的都可以用一种令人厌恶的语调,声音一般要低沉一些,以示否定和批判。朗读英雄模范人物的语言,应态度庄重,投入饱满的热情,音量要比引文的前后文句稍许强一些,引文前后的停顿也稍许长一些,以示区别和突出。
为了读好句子,上面讲了几点基本的规范和训练技巧。由此不难看出,句子的朗读训练的意义是多元的:
其一、读好句是与理解句子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确的朗读既是理解的过程,又是理解的结果。
其二、读好句子跟语法、修辞和标点符号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小学阶段,尤其是低、中年级,一般是不讲语法、修辞的知识,而正确、到位的朗读,正渗透了这些相关的知识。
其三、读好句子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联系在一起的。朗读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央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