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界相关课程研究的缺位是影响初中学生学科素养提高的重要原因。跨界相关课程旨在初中教学科目分化、孤立的基础上增强相互之间的联系。课程开发应先梳理并确定跨学科内容,然后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采用微课、专题讲座、互助课堂等方式组织实施。课程内容选择要注意依据课程标准,突出课程计划的综合性,在学生认知和学力基础上加以实施,并构建跨界相关课程评价体系。
【关键词】跨界相关课程;学科素养;初中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32-03
【作者简介】戴文君,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江苏无锡,214000)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
一、背景与问题
2011年,我校开始组织实施“初中生学科素养培育策略的行动研究”。研究依据初中各科的新课程标准,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促使其主动学习,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积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学科思维、学科基本经验(过程与方法),内化基本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达到某门学科的基本要求,促进初中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研究中,我们逐渐地觉察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知识”为主要逻辑基点而展开的,在特定而具体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变化中,把握核心概念对实现各科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有的核心概念针对性和专业性较强,学生在学科范围内即可理解,然而很多核心概念需要学科以外的知识的支持,学生才能透彻地理解。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对什么是透视法构图效果,历史教师解释不清,学生很难理解世界名画的魅力;美术课欣赏宋徽宗作品,学生认为徽宗是庸君,对其艺术成就不以为然,课堂哗然,美术老师束手无策。再如,对有些内容,教师安排了相应的教学环节却发现学生已在其他科目学习过。与此相反,如果地理课前先由物理教师解释温度与水蒸气之间的关系,学生对降水问题的理解就会清楚很多;如果地理学科与历史学科相互关联,地理教师就无需赘述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只要侧重讲解流经地区及经济作用。
经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我们发现:核心概念与基本原理跨学科交叉与联系的现象在初中各科课程中广泛存在;大量教师对跨学科知识内容采取生搬硬套、照本宣科的策略,学生囫囵吞枣,理解困难;科目本位思想严重,学科之间割裂疏离、互不往来、重复讲解,学生感到无趣,教学效率低下。进而我们得出结论:缺乏跨界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阻碍初中学生学科素养提高的重要问题。
二、跨界相关课程的理解与界定
跨界相关课程的基本含义是对学科的组织方式作出变革,在教授其中一门学科时,能够同时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地理教学能够很自然地引入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与语文教学融合,等等。围绕“相关课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顺序”这个话题,必须回溯赫尔巴特的课程设计思想。
赫尔巴特认为,在他所生活的时代,学校中每一个科目似乎都被放在不同的书格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位置。学生每天单独将一门课从书格里取出来,浏览后再放回原处,日复一日地重复这样的过程,很少发生混淆的情况。然而在实际社会生活中,这些学科很少能各自独立地呈现出来。赫尔巴特疑惑:为什么在学校各个学科之间不能表现出相互的关联性呢?为了矫正这个怪异的现象,赫尔巴特制订相关计划,通过相关课程的路径对各个独立学科进行统合。
从最深层次来讲,证明学科之间相互关联的是统觉理论。相互关联是赫尔巴特“统觉学说”的一个重要特征。简单而言,统觉理论就是儿童依据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如果对于单独一门具体的学科来说,统觉是一个事实,那么在不同学科之间,这肯定也是事实。根据赫尔巴特理论,不仅可以用已经熟悉的历史事实作为学习新的历史知识的基础,还可以用已经熟悉的地理材料帮助学习历史。
学习和借鉴相关的理论[2]①后,我们认为相关课程克服了分科课程的弱点和局限性。在21世纪,改变各个科目独自成体系的旧课程,努力把课程统合成更大的单元的观念正显得日益重要。我们赞同,相关课程是在科目本位、课程的各教学科目分化、孤立的基础上,增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3]相关课程的类型如左图所示。
为此,我们提出“跨界相关课程”的概念。跨界知识,是指在领域分野上归属于某个学科,但是实际兼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需要学科教师合作学生才能掌握的概念、原理、思路和方法。跨界相关课程是指在梳理各学科核心知识交叉内容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核心知识,促使其学科素养提升,借助跨越学科界限的教师的合作来共同承担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跨界相关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开发基本流程。
梳理并确定各学科中有哪些跨学科联系的内容。首先,由学科组长主持,各备课组根据各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联系的内容梳理出来。
其次,开展跨学科联合教研。联合教研集中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是了解交叉内容的学科教学情况,以便更好地掌握学情;第二是立足本学科,针对跨学科内容进行跨学科的教师培训,以便教师通过学习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第三是确定“跨界相关课程”内容,即对那些依托学科无法有效解决且属于学科核心知识的内容,列入跨界相关课程并加以解决。
2.主要实施方式。
根据课程内容特点,跨界相关课程实施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1)微课。有的内容专业性比较强,本学科教师无法表述清楚,由相关专业教师以微课的方式,制作成课程资源或者学习资料。例如,对历史学科文艺复兴中达·芬奇等人的艺术成就,教师通过视频来呈现并解释艺术家“善于利用光的作用,通过明暗对比和阴影烘托”“透视法”等创作手法,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更好地理解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微课时间短、方便、经济,情景化的方式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作为学习资料非常适合集中解决某个问题,成为跨界相关课程最有效的实施方式。
(2)专题讲座。先将跨学科内容的问题分类集中,然后给全年级学生做专题讲座。例如,在语文和音乐的跨界相关课程中开设“声腔与古诗文诵读”的古诗文诵读专题讲座。聘请校外艺术家指导初一学生通过正确的发声方法,模仿“念白节奏”朗诵古诗文,感受诗歌的情韵美和节奏美。专家与学生现场互动,专家示范,学生自告奋勇上台吟诵,根据发声方法齐诵。学生情绪高亢,气氛热烈,达到语文教学无法企及的效果。再如,很多学生在部分文本阅读方面存在困难,教师仔细观察分析,发现对创作背景、作者生活的时代缺乏了解是造成阅读困难的原因之一,于是,语文教师与历史教师合作,先请历史教师根据文本所反映的创作背景做历史人物的专题讲座,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理解,提高了文本阅读成效。
(3)互助课堂。在学科探究性学习活动中,由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学生分组探究、自主学习,教师提供帮助和服务。如果探究有跨界的学科内容,相关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活动,给予必要的指导,及时解决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针对历史课程中关于中外艺术和科技史的内容,根据实际学习内容,由历史教师设计自主探究活动,语文、音乐、美术或者物理、化学教师到场,协同历史教师,提供辅导和帮助。
以上三种方式,微课主要以视频方式呈现,作为解决学科交叉内容的课程和学习资料运用;专题讲座由相关骨干教师承担,也可利用好校外资源,聘请专家或家长参与,作为校本课程实施板块;互助课堂由学校统一要求,学科组或备课组之间协调解决,要注意做好量化统计,计入教师绩效考核。
四、注意的问题
在初中学段,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开发实施跨界相关课程实质上是在“知识本位”课程观和“学生本位”课程观之间寻找平衡所作出的尝试。初中教师应打破学科本位思维,确立跨界教学理念,建立起跨学科联系,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在整体学科知识框架下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学科学习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
跨界相关课程在内容要求上是有界的,主要是指那些帮助解决各学科核心知识,即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学习内容。厘定跨界相关课程的内容要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在三维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的框架下,更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切不可漫无边界地拓展和延伸。
2.做好课程计划。
与分科课程的知识目标相同,跨界相关课程也是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知识问题,但是相关课程实施要求不同于学科教学,与前者相比,其综合性特点非常突出,所以要做好学期甚至学年课程计划,选择好内容,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包括微课视频、互助课堂授课教师等)。跨界相关课程的教学设计也不同于学科教学,要侧重对学生跨学科学习状况等学情的研究,侧重于问题情境设计,侧重于教学方式的创新。
3.尊重学生的认知要求和学力基础。
跨界相关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增强学习能力,提升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所以,实施跨界课程要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学力基础,根据“最近发展区”确定学习任务和内容,不可揠苗助长。
4.解决好评价问题。
科学的跨界相关课程评价应遵循新课程理念,根据各科课程标准中关于评价的建议,确定评价目的,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改善教学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跨界相关课程评价包括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学生的学习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要注重设计方案、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学习体验或感受、学生发展或学习成果等情况。学生学习评价可采用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情况及学习收获等多元评价方法,如,学生在参与小组探究中担任的任务及完成情况,在学习中就某些问题形成的小论文、收获、体会、见解等。
总之,作为提升初中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跨界相关课程因为弥补了学科课程的不足,符合新课程的发展要求,所以具有独特的课程价值。我们希望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开发设计出更加科学的跨界相关课程,促进初中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提升。
【注释】
①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属于综合课程(注:同分科课程相对的概念,综合课程依据课程综合的程度可以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与核心课程)的一种。在学科课程中,许多学科并立,由于学生毫无联系地学习这些课程,所以统一学生的学习结果是困难的。为了避免这种缺陷,考虑把课程间内容重复的地方加以调整,使采用的教材在内容上具有联系,也即在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间,若其内容上有共同之处,可使它们相互联系起来,然后让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巴克.教育问题史[M].单中惠,王强,译.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日]平冢益德.世界教育辞典[M].黄德诚,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502.
[3]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注: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初中生学科素养培育策略的行动研究”(编号:JK9-L24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