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南怀瑾先生在讲到文言文的重要性时曾说:“中国文化宝库一把钥匙打开,就是古文。”可见,文言文在中国文化和语文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梳理,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之一。但对于这种方法,又不可否认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每学一篇文言文,学生似乎都按要求将文本的文言知识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但教师片刻欣喜之后却懊恼地发现——虽然学生写的很多,但成效并不显著,再学一篇新的文言文依然困难重重。
这种现象,姑且称之为文言文的“机械梳理”。
针对文言文机械梳理的低效,可以建立“超级链接”。就像电脑上的超级链接一样,在研究该问题时能随时链接到相关的彼问题。而文言文学习的“超级链接”则主要包括两点:第一,与以往所学文言知识的链接;第二,与人们生活的语境的链接。
一、与以往所学文言知识的链接
以往所学的文言知识,是指以前所学的文言课文和做题中接触的文言文阅读题。学生分门别类地梳理当前所学的文言知识,在将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点分项整理到笔记本上的同时,脑子中能有意识地联想到以往所学的相关文言知识。这样,将现在和以前的文言知识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后,便达到了“一回生二回熟”的境界。当一项文言知识的面目在学生的脑海里逐渐明晰起来的时候,它也就变成了学生的熟人、学生的朋友,学生就不会再畏惧和厌恶了。
比如,梳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一句中的文言实词“间”字的义项时,学生在大脑中应该迅速链接到《史记·项羽本纪》“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中的“间”字,除此之外,还应链接所有练习题句子翻译中的这个字。在不断的链接中,将“间”字的“从小路”义项熟记于心。
二、与人们生活的语境的链接
人们生活的语境,包括文言知识所在的上下文语境和当时的社会大语境。文言文翻译题,往往选择一些对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起关键作用的词语作文赋分点。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出题的规律,不会对句子作冷静的分析,盲目地、想当然地去解释文言文中的词语,结果可想而知。推断文言文词义时,应联系语境,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既要联系全句链接到上下文,揣测当时的语言环境,推断词义;又要尽可能地链接到文言文的写作时间、背景等,关注文言文写作的大环境。
还是以翻译“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一句为例,联系上下文可知蔺相如断定即使给秦王和氏璧,秦王也必定负约不给赵国城池,所以秘密地派人将和氏璧送回,但是大路敢走吗?不敢,所以只能从小路逃走。又联系大背景,可知当时秦国是何等强盛,四方要塞守卫是何等严密,要想逃离,明目张胆从大路走有机会吗?没有,而从小路或许还有一线逃脱的可能。综合以上链接,可以明确得出“间”字在此只能是“从小路”的意思。
综上所述,建立起文言文学习的“超级链接”,文言文梳理就会摆脱机械梳理,走向科学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