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犀流浸液片减少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量疗效分析

2015-06-14 10:40:58童向东丁仁泉王述民许世广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浸液胸腔镜胸腔

孟 浩,童向东,丁仁泉,王述民,许世广

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辽宁沈阳 110016

在20世纪末,肺癌已成为各种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且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占据恶性肿瘤之首,被认为是目前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1]。肺癌根治术后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能排出胸腔内残留的气体、液体,保持胸腔负压,促进肺复张,预防感染,消除胸腔内残腔,是胸科手术后的必要措施[2]。通过有效减少肺癌术后患者胸腔引流量,缩短拔管时间,可以减少因置管时间过长而导致的疼痛,以达到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目的。本研究应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口服,观察其对胸腔引流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术前明确诊断肺癌且行胸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的患者40例,年龄50~70岁。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0.85±6.38)岁。对照组中,男性13 例,女性7 例;平均年龄(60.25 ±6.47)岁。两组在例数、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排除标准及终止治疗标准 排除标准:(1)肺部良性占位性病变或手术后提示良性病变的患者;(2)就诊时已经有远处多发转移的患者;(3)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4)无法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5)有心源性疾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史及凝血障碍的患者;(6)全肺切除的患者;(7)术前白蛋白<37.0 g/L的患者;(8)其他妨碍观察的因素。终止治疗标准:(1)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2)观察期间发生其他医疗行为的患者;(3)不能坚持或自动停止本试验的患者。

1.3 用药方法 治疗组:术前1 d开始服用草木犀流浸液片,3次/d,每次3片,连续服用4 d(至术后3 d)。对照组:手术方式与治疗组相同,不服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及利尿药等其他影响胸腔引流液渗出的药物,但必要时可服用止血药。手术方法:行胸腔镜左肺或右肺单叶切除,系统性淋巴结清除[3-6]。右侧肺叶切除:常规清扫 2、4、7、8、9、10、11、12 组淋巴结;左侧肺叶切除:常规清扫 5、6、7、8、9、10、11、12 组淋巴结。在行胸腔镜手术清扫过程中充分应用超声刀将淋巴结、脂肪组织与周围器官分离,处理相应的淋巴结滋养血管,纵隔淋巴结连同周围脂肪组织连续、整块切除,以提高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

1.4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直至胸腔液引流量拔管为止)胸腔引流量,记录拔管时间。拔管要求:(1)术侧肺听诊呼吸音清晰;(2)胸水清亮、透明,无混浊;(3)胸片显示肺复张良好;(4)胸水引流量:术后胸腔引流量≤100 ml[7]。记录用药后有无消化道反应、胸痛、皮疹和发热等,拔除引流管1 d后常规摄胸部正侧位片及做胸部超声检查。记录有无残腔胸液增多,有无肺部及胸腔感染等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各分组所得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总样本量<40,最小理论频数也<5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淋巴结清除数量 治疗组20例中,手术中清淋巴结平均为(27.35±7.51)个;对照组20例中,手术中清淋巴结平均为(24.65±2.05)个。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术后胸腔引流液情况 (1)治疗组20例中,术后第1天胸腔引流量≤100 ml者2例;术后第2天胸腔引流量≤100 ml者5例,术后第3天胸腔引流量≤100 ml者8例,术后3 d内胸腔引流量≤100 ml者共15例(包括术后第1天、第2天);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大于3 d拔管分别为2、5、8、5例,分别占10%、25%、40%、25%。(2)对照组20例中,术后第1天胸腔液引流量、术后第2天胸腔液引流量≤100 ml者均为0例,术后第3天胸腔液引流量≤100 ml者3例;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大于3 d拔管分别为 0,0,3,17例,分别占 0%、0%、15%、85%。治疗组术后第2天、第3天胸腔液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拔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药物不良反应 治疗组20例中,发热3例(<38.5℃),占15%;胃肠道反应1例,占5%;无肝肾功能异常变化。拔管后1 d无残腔胸液增多,无肺部及胸腔感染情况。对照组20例发热4例(<38.5℃),占20%;无胃肠道反应,无肝肾功能异常变化。

表1 两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拔管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拔管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例)胸腔引流量(ml)术后第1天 术后第2天 术后第3天拔管时间(d)治疗组 20 268.46 ±97.63 157.69 ±43.80105.38 ±38.43 2.90 ±1.12对照组 20 295.50 ±125.21 220.00 ±82.78168.50 ±69.83 5.55 ±1.85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胸外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液过多而导致延期拔管的情况。延期拔管有以下风险:(1)胸腔引流液流失过多会造成体液丢失和代谢失调,更增加胸腔感染风险;(2)勉强提前拔除胸腔引流管,可能会造成患者胸腔中等量或大量积液,由此而导致相应症状(如胸闷、气短等);(3)如需要胸腔穿刺抽液,会给患者造成新的创伤和痛苦;(4)置管时间过长会增加胸部感染的风险。此外,还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1)术前患者蛋白的情况;(2)术中胸腔粘连的程度,术中清除淋巴结的数目,术中外科止血情况和手术时间;(3)术后止血药物以及抗凝药物的使用等。

近年来,有学者用高聚生、榄香烯乳、鸦胆子油乳剂及一些化疗药物减少术后胸腔积液[8]。这些方法都有一定效果,但也各有一定局限性。为减少术后胸腔积液,本研究尝试应用草木犀流浸液片。草木犀流浸液片是从豆科植物草木犀中提取的以草木犀流浸液为主要成分的纯植物制剂,其药理作用为:(1)有效成分香豆素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管阻力,增加静脉张力,改善循环,使开放的动静脉吻合管关闭;(2)抑制多种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抑制腺苷二磷酸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5-羟色胺、血小板第Ⅳ因子、血栓烷素A和血小板衍生因子从血小板的释放,阻止血清蛋白的丧失,维持正常的胶体渗透压;(3)其鞣酸成分可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炎症介质的合成,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4)增加新生肉芽组织的生成,促进创面愈合;(5)抑制肾小管钠和氯的重吸收[9-11]。考虑其治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水过多的机制可能为:(1)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管阻力;(2)抑制前列腺素及其他炎症介质的合成;(3)促进创面愈合;(4)促进利尿。从本研究结果看,治疗组术前开始口服草木犀流浸液片,可使肺癌术后患者胸腔引流量减少,尤其是术后第2天、第3天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应用草木犀流浸液片可明显缩短术后带管时间,减少患者因带管所造成的痛苦。

通过草木犀流浸液片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液治疗的疗效研究,有以下几点体会:(1)本研究涉及到的肺癌手术包括单孔全腔镜操作、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操作,虽然全胸腔镜手术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切口及创伤小,平均胸腔引流量少[12-13],但是肺癌根治术中如果淋巴结清除过多,也可能会导致术后胸腔引流液过多,用草木犀流浸液片也同样有效。(2)治疗组20例中,有3例患者出现术后发热,但体温都<38.5℃。同时,对照组中,也有4例出现术后发热,最高体温都<38.5℃,考虑可能与术后吸收热有关,不能证实是草木犀流浸液片的不良反应。(3)本次研究的样本病例较少,需要大样本数据来进一步证实草木犀流浸液片对胸腔引流量的影响。

综上所述,采用草木犀流浸液片治疗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胸腔引流液过多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对于肺癌根治术后减少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液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1]粱运宁,王永岗.非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现状[J].广西医学,2008,10:1524-1525.

[2]黄纯杰,赵双奇,孙淼龙,等.开胸术后引流管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7):829-830.

[3]王长利.肺癌[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20-123.

[4]Wu YL,Huang Z,Wang SY,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systematic nodal dissection in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Lung Cancer,2002,36:1-6.

[5]吴一龙,王思愚,黄植蕃,等.Ⅰ~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1):43-45.

[6]刘志艺,林良安,杨建胜,等.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82例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4,36(2):119-121.

[7]陈克能,许绍发.普通胸外科围手术期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36.

[8]杨学亮,刘阳,张竞,等.鸦胆子油乳治疗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胸液过多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8(8):1483-1484.

[9]徐春敏,朱乐亭,韩容.草木犀流浸液片[J].中国新药杂志,2007,16(4):332-334.

[10]Plesca-Manea L,Parvu AE,Parvu M,et al.Effects of Melilotus officinalis on acute inflammation[J].Phytother Res,2002,16(4):316-319.

[11]Asres K,Gibbons S,Hana E,et al.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extracts and a saponin isolated from Melilotus elegans[J].Pharmazie,2005,60(4):310-312.

[12]Lima VP,Bonfi MD,Risso TT,et al.Influence of pleural drainage on postoperative pain,vital capacity and six-minute walk test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J].J BrasPneumol,2008,34(12):1003-1007.

[13]Light RW.Pleural controversy:optimal chest tube size for drainage[J].Respirology,2011,16(2):244-248.

猜你喜欢
浸液胸腔镜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铂钯精矿酸浸与还原工艺的试验探索
石煤钒矿酸浸液中萃取提钒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从低浓度含钯硝浸液中富集钯工艺研究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7:56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